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特征及意义探析

2020-02-27 16:10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救灾灾区精神

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先进文化包括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缔造的中华民族优秀红色文化,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其中“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席卷了汶川及其周边县市区,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大地震给灾区群众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地震灾害发生后,党和国家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救人为第一要务,最终夺取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抗震救灾中有一种被瞬时凝聚起来的力量,让大自然在疯狂的咆哮声中归于沉寂,这种力量就是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非常状态下的激发与彰显。“抗震救灾精神主要包含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互助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3]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汶川大地震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形成,而在之后的历次抗震救灾实践和灾后重建中不断发展和深化。抗震救灾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了深厚的时代情怀、人文情怀,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析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特征和内蕴情怀,对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特征

(一)深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以最快速度赶往灾区,他说:“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早一秒到达受灾地区,就可能早抢救更多的生命。有人就会有一切,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我们全社会,共同追求的就是让所有的人民幸福、安康。”因此,地震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都把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摆在首要位置。以人民利益为重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感召力,是全体公民最核心的认同力,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和谐力。人民利益重于泰山,地震发生后,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当地政府更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召开会议,启动应急预案,作出紧急部署,成立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坐镇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市,现场指挥抗震救灾。这次抗震救灾,动员了全国、全社会的力量,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古今中外,各个国家、民族都注重以民为本,这样的思想可以更好地凝聚力量,拥有强大的信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从中国古代大禹治理黄河疏通水患十三载拯救老百姓的感人事迹,到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四十余年为民请命、为国奔走,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再到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始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最后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始终坚持将一心为民、以人为本的主线贯穿始终。从汶川特大地震到雅安地震再到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在历次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本精神在实践中、在与世界的沟通中一次又一次得到彰显,一次又一次得以体现。

(二)鲜明的历史情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这在历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党中央是地震灾区人们的主心骨,为引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各行各业支援灾区、共克时艰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面对灾情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立刻作出安排部署,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指示和批示并前往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了解灾情。最关键的是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实践中,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面行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全面救援、火速救援,踏入“受灾孤岛”,第一时间到灾区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灾难最重的地方去。历次大地震灾区都是千疮百孔,但是党和政府丝毫没有退却,更没有回避,而是直视问题,直面灾情,众志成城抗灾减灾,同心协力灾后重建。敬爱的子弟兵、武警官兵更是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亿万民众自发参与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的无私奉献行动,也在灾区成为最感人的画面、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鲜明彰显,第一时间激发和带动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焕发,从开始就为夺取这场地震劫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抗震救灾斗争中塑造和展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全党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动力,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武器,是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教材。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万众一心,原本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在这生与死、血与火、俭与难的熔炉冶炼中,尽显其真谛与本色。

(三)深厚的集体主义情怀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取得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九寨沟地震等一次又一次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集体性。在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等的救援工作中,一方面,中央各部门、全国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纷纷驰援灾区,对口援建灾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祖国大地“东西南北中”,不论男女老幼,无论国内国外,世界中华儿女都关注着、关心着灾区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离不弃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人民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深的民族团结情怀。在各级党组织的号召下,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有钱捐钱、有物捐物,全国各地党组织与党员同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关注灾区人民、帮助灾区人民,形成抗震救灾的最大“同心圆”。在地震灾区,十万多基层党员干部身份特殊,他们既是受难者,又是自发救人者,同时又扮演了救灾的主要指挥者。大家同舟共济,共同发扬团结互助、攻坚克难的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这种帮扶有灾区党组织内部的帮扶,也有非灾区党组织与灾区党组织之间的帮扶。帮扶的形式主要有社会爱心资金援助、企业结对帮扶、党员个人爱心救助等多种方式。同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国家组织抗震救灾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自愿交纳抗震救灾“党费”,体现了党的积极性和先进性,并在实践中树立榜样。从十几元到数千万元,支付“特殊党费”的党员来自工厂、农村、军队、机关和社区。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党员,也有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和业主。在一次次无私的捐助中,在一次次奋不顾身的奔赴灾区中,在一次次抗震救灾实践中,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彰显和弘扬。在大灾大难面前,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应该让位于、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这是一种最崇高的境界。

(四)浓郁的人文情怀

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和尊重生命的价值理性”[5]。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离不开人民,人民不能没有国家,真正伟大的国家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和权利放在第一位。保护每一个生命,爱护每一个公民,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充分展现。每次抗震救灾,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救人最重要,并亲赴灾区,在余震不断中指挥抢险救援。地震发生后仅仅几小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就赶到灾区,当了解到有大量学生被埋在废墟下,他喊出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的时代最强音。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地震灾情,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指出当时正值主汛期,又处旅游旺季,要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和地质监测,密切防范各类灾害,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震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为了救人,各军兵种纷纷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实施救援,把抢救生命作为第一任务。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统筹安排,迅速决断,开展大规模的“地毯式”搜救,争取在第一时间救出更多人。虽超过了72小时这个黄金救援期,但是人们并没有放弃,100小时后、164小时后、179小时后,废墟下的一个个生还者,不断突破着生命极限。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极大地彰显了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第一次大规模调集多军种、多兵种,全力救灾;第一次启动紧急应急机制,集全国之力支援灾区;第一次设立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日,举国祭奠遇难平民;第一次以开放的态度,让国际救援队直接进入灾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这是一种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也因此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文明进步、团结自信、开放透明的中国。

(五)丰厚的民族情怀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依靠的就是民族精神迸发出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大灾大难面前英勇抗争、永不低头,显示出顽强的战斗力和生命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以大智大勇,战胜大灾大难,是中华民族精神早在自己的生成期就已确立的固有品格。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日益光大。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性格。我国干部群众在伟大的抗震救灾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又融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厚植了民族精神土壤。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品质;表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意识;彰显了“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民族价值取向;凸显了“迎难而上、不屈不饶”的英雄民族气概;突出了“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锤炼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内在品格,是新世纪中华民族接受的一次民族团结、民族奋斗、民族抗争、民族复兴的大考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与智慧的内在品格;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执政水平与使命担当;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将永远记住2008年这个不平凡的5月,它用数万名同胞的生命、数百万人民的流离失所,在我们心头刻下伤痛的烙印;与此同时,我们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把民族自觉和必胜的信念镌刻在了灵魂深处。抗震救灾的壮歌中我们唱出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六)独特的爱国主义情怀

抗震救灾精神是在抗震救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有丰富的民族精神特质,又与时俱进,具有独特的超越性。正如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6]608祖国,是每一位公民的强大依靠,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港湾。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道:“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在《夜泊水村》中感叹:“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习近平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热爱祖国,就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和情感深处的大爱、真爱。这种献身祖国的大爱,是中华儿女心灵的旗帜和行动的昭示。这场抗震救灾,四川感动中国,中国感动世界。那些在灾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不屈服的真情事迹,那些舍己为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感人场景,那些无私奉献、真心付出、慈爱善举的动人画面,既是人与人的真情演绎,也是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更是爱国主义的生动写照。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雨,经受了各种磨难甚至屈辱,但中国人民却顽强地挺住了。不抛弃,不放弃,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集合,战胜了一次又一次艰难困苦,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七)突出的科学情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运用于抗震救灾实践之中,最终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在历次抗震救灾中,科学所显示的力量是巨大的。抗灾初期,面对急需解救的众多埋在废墟下的群众,面对水、电、交通、通信设施严重损害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采取措施,明确分工,严密组织,科学筹划,在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同时积极深入灾区开展了救助工作。利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盲目的救治,运用先进的装备、器材而没有乱成一团,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党和政府果断决定,采取人员隔绝和消毒防疫的方式防止疾病的蔓延,有效遏制了疾病的传播。尊重科学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施救彰显科学,信息变得公开、透明,举国救灾机制更为有效。汶川、玉树、雅安和九寨沟等历次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组织抗震救灾有序、有力、有效。人力分配、军队调动、物资运输、社会治安、后勤供应、情报科研、医疗防疫、教育宣传、灾民安置……各种各样事项齐头并进,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中国政府果断有效的迅速施救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救援队伍到达受灾的地区后组织大批专业力量形成救治合力。救援队伍更加专业化,救援技术更加先进化、科学化。充分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技术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搜救,政府把保障公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力求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历次大地震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场特殊考试”[7]。正是由于他们尊重科学、运用科学、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精神,使得抗震救灾取得了胜利,显示出强大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事实再一次说明,我们党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态度越端正,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越高;越是在丰富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在攻坚克难、应付复杂局面的磨练中锻炼成长,我们就越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二、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抗震救灾本身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整体精神面貌。抗震救灾精神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构成因素之一,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离不开以抗震救灾精神为载体的建设活动。这样的活动也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提供了重要支撑,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是全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的总体展现。抗震救灾工作首先是理想信念的工作。救灾环境的极度恶劣、救灾力量以及救灾资源的严重不足等都将成为影响救灾队伍参与救灾工作的重要因素。地震灾区余震不断、次生灾害随时发生、救灾物资极其匮乏、信息交通严重中断等因素极大制约着救灾进程,严重威胁着救灾人员与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但是救灾队伍与灾区群众在面临特大地震灾害时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崇高信念是打不倒的。

其次,抗震救灾精神也是全国人民道德素质的一次大检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各年龄阶段的人们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大家捐款捐物,积极做志愿服务,与灾区群众共渡难关。其中,有拾荒老人捐赠拾荒积蓄,有老共产党员捐赠特殊党费,有无名捐赠者多次捐赠等等。这些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道德素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道德心灵,增强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道德力量,再一次提升了中国人民的道德水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情系灾区”“地震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等话语在人们耳边回响,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再次,抗震救灾是一次中国人民纪律水平的大考验。救灾过程中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党员干部严守救灾纪律,听从组织安排,始终奋斗在救灾第一线。正是铁一般的刚强纪律铸就了铁一般的人民军队与人民公仆,他们即使日夜奋战也毫无怨言,就算再苦再累也身先士卒。救灾志愿服务队伍一心只想为灾区群众服务,没有出现任何“趁火打劫”的救灾乱象。从上到下,救灾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这正是由于有坚强的组织纪律作为保障与后盾。人民思想道德建设要求的各方面、各要素在抗震救灾伟大实践中得以充分展现,也进一步凝练了抗震救灾精神。同时,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宣传题材,对提高广大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最后,抗震救灾伟大实践是全民性的一次科学文化素质大提升。抗震救灾精神内涵中的科学救灾也深刻体现着抗震救灾伟大实践对全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特大地震灾害不是一次简单的自然灾害,它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的特点,是一次人与自然全方位的比拼。抗震救灾既要靠人类的物质财富作保障,也离不开人类的智力支持。特大地震灾害再一次唤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意识,也再一次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救灾知识的科学普及。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地区特别是工厂、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纷纷开展救灾演练,政府相关部门也组织各种防灾抗灾活动,发放学习资料,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救灾知识宣传等。救灾知识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工厂,更走进了基层人民群众。同时,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的人文精神内涵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题材,也应走进课堂、工厂和基层群众。要把课堂教育体系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教育内容与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抗震救灾精神教育的时代作用。同时要将企业文化教育与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激发企业员工的集体主义、团结协作、踏实肯干、诚信敬业的精神品质。更要将抗震救灾精神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睦邻友好的社区氛围。总之,抗震救灾精神中蕴含的科学文化教育资源丰富而深刻,需要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去挖掘与运用。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伟大工程,对构建怎样的国民精神体系、塑造怎样的国民精神涵养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8]46精神文明建设不应是空谈理论,更应是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摆事实、说道理,用事实感人,以行为动人。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丰富精神文明内涵、实施精神文明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中蕴含的科学文化教育资源丰富而深刻,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做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各条战线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他们的英雄行为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有力注解。要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活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使他们的崇高精神在人民群众中落地扎根。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是文艺创作的深厚土壤和不竭源泉,要精心组织好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让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心灵的震撼、获得思想的升华。

(二)抗震救灾精神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源泉

国民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手段之一。国民的基本素质要求及其建构,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本任务。国民教育也应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时代特征,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凝聚在当代的精神力量,它反映了新时期国民的整体精神风貌,把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是实现国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抗震救灾精神主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对国民教育起推动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9]124从抗震救灾精神中积极寻找国民教育的切合点与出发点,让国民教育更具现实性与时代性,从而切实提高国民教育的实效性。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重建文明,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这是祖国对青年一代的热切召唤,也是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

抗震救灾伟大实践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克艰难的一次伟大抗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中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一次检验。其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光耀史册的英雄壮举,也汇聚了无数中国人民的爱心。抗震救灾精神是对抗震救灾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与深刻总结,抗震救灾精神是整合各方面要素的统一体,因此它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与社会意义十分丰富,需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改进传播手段。它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哲学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教育等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时代课题,学习抗震救灾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备课程,以此让抗震救灾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救灾灾区精神
航母救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社会化救灾人员虚拟配置研究
灾区援建项目代建制及其实践探讨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