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娜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对于各个行业或是企业发展而言,五险二金的缴纳都对员工有着重要影响。企业为保证发展的长久性和稳定性,更需要对五险二金的缴纳问题进行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员工得到最大保障,降低人才流失率。但是研究发现,当前很多企业和工作人员缺乏对五险二金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此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企业长远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将对五险二金在保险福利和薪资管理的核算问题,希望在本文研究下,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能对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重视,从而在调节制度后实现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确保进行五险二金核算用友财务软件中已经对[HR基础设置]、[薪资管理]、[保险福利]和[人事管理]模块进行构建和启用。一般要求在[保险福利]模块启用前要对其他模块进行启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方向和流程的合理性,降低误差发生率的提升。
账套基础设置工作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制定行政部门、销售部门和生产等主要部门。其二,设置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生产人员等人员种类。其三,人员档案中有“张三”“李四”等人员姓名,并且保证人员姓名和工作部门、人员工作种类进行对应。其四,在人事管理模块中输入部门档案和人员工作信息,保证数据信息在完成输入后及时进行审核。其五,在薪资管理模块中增加人员档案,确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工资项目收录其中,如果张三为老员工,保留上一年工资的所以数据信息,而李四作为新增人员,也要保证其参加工作后工资数据的保留。其六,如果企业在固定年月对所有在职员工进行五险两金缴纳,那么在固定年月前退休的工作人员不享受这一政策。
增设福利类别。在软件中应该提前进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设置,之后企业就需要按照发展情况和员工需求进行其他福利项目的增加。如果在这一账套中需要进行生育保险的增设,就需要在保险股利模块下进行设置,按照福利种类的划分方式,在类别中增加生育保险,并完成确定后进行系统创建。
对基数缴纳的数据来源进行设定。可以设定本套账中的员工缴纳基数为上年度月收入平均工资,通过对工资系统的统计分析,进行模块分析和数据操作。具体步骤为:在保险福利模块中,进行基础设置选择,并定位到福利业务模块设置中,对模块中涉及的具体信息进行修改,通过缴费基数选项的设定,对工资取值进行选择,从而进行工资类别和项目确定。在对该步骤进行重复操作的同时,实现类别的重复设置。
对缴纳比例进行精准设置。当前这一系统中已经预设了四险两金的缴纳额定数量,因此企业需要按照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比例的调节和修正。假设该账套中的五险二金单位缴纳比例不同,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在业务框架中进行比例步骤的调节。通过对上述步骤的重复,需要更为精准的进行福利类别中单位比例和个人比例的精准核算。在当前构建的系统中已经设置了四险两金的缴纳公式,如果在这一环节中增加生育保险,那么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缴纳金额的重新划分。具体操作步骤为:在设置选项中寻找到福利业务选项,在对话框中进行上述其他保险增加方式的输入。
对于有条件的企业而言,如果想要进行其他福利的增设,那么缴纳金额的方式也可以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操作。此外,还可以按照员工发展需求为其构建保险账户。在完成员工五险二金账户开设后,系统可以自动为员工生成个人福利档案,并对其中涉及的保险缴纳比例进行数据直接读取。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是,在开户工作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计算,并且新老员工的计算和操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老员工具备上年工资基数,系统可以直接按照上一年要求自动进行缴纳基础的分析,但是新员工没有上一年的工资数据,在软件自动读取的过程中上一年的缴纳数据基数就成为零,计算方式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再次调节。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新增员工缴纳基数的调整,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其一,新员工在开户之前不需要对之前缴纳的基数进行重新调节,直接在员工福利档案一栏中进行缴纳基数设定后。其二,对之前缴纳的数据基数进行重新设定,直接对员工进行开户设置。在对员工开户之前,可以将缴纳的固定基数进行数据设定,比如划分为3000,那么全新的数据值就可以对信息修改后的员工发挥保险作用,福利档案一栏中的缴纳基数也可以自动化完成数据调节。此种方式的修改不会对老员工的信息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老员工的福利档案基数不会出现自动更新问题,即便对其进行重新计算,也不会出现新值的替换。所以,需要对缴纳基础后的固定值进行调整,之后再对新员工进行开户。
福利缴纳。在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已经设定的缴纳基数和固定比例进行单位和个人金额的调节。具体操作步骤为:在系统中选取保险福利中的福利业务,进行下一步福利缴纳,在系统弹出的缴纳对话框中,进行具体福利项目的选择,并在缴纳类型选择后进行缴纳方式的筛选,之后进行项目全选,通过对项目的全部计算进行数据结果的选择。后续其他项目同样需要按照此种福利类别的情况进行重新计算和研究。
在单位生成的五险二金系统中,需要对其进行分别记录。操作步骤:在福利保险模块中选择福利业务,选取费用分摊,在系统弹出对话框后,完成上述系统设置的操作。
对选取数据的关系公式进行重新定义。比如群众最关心的养老保险,具体操作步骤:在对薪资管理模块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设置选项的调节,从而定位到工资项目设置环节,将弹出选择对话框中,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
将模块中显示的结果进行保险项目合计金额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总账系统信息的录入。根据下发金额的工资情况可以将三险两金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中,因此在某种程度而言,三险两金并不是对工资的一次性处理,而是对合计金额的调整,所以在费用划分的过程中也要按照员工实际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保费用扣分方式的合理性。
为确保公司发展水平和工作方案的合理性,应该严格按照公司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进行工作薪酬的划分,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员工提供和营造一个更为舒适和合理的工作环境,在吸收和吸引先进性人才的同时,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员工能为企业发展和工作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五险两金主要指的就是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当前我国法律制度已经明确提出,企业在创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严格落实和贯彻五险两金制度,为企业员工营造和构建健全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在出现意外或是问题的时候得到必要的保障与补偿。因此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怎样借助福利保险和薪资管理进行五险两金的缴纳对于公司和员工的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但是基于新员工的出现,所以企业在借助软件进行保险金额的核算过程中也要对不同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老员工缴纳基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有保证企业在五险两金上缴纳问题的正确性,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稳定基础,实现企业和员工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