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梁
(融汇通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幅提升了支付模式的安全性便捷性,也使得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活动时,逐渐将工作重心从保障资金安全、确保支付合规转向企业资产增值管理。基于此,对于企业资金管理路径优化与模式创新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的资金支付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的支付手段所替代,而移动支付手段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资金支付的便捷性,使得企业无法再依托内部银行、结算中心,开展相关资金管理活动。这给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基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存量和流向流量,开展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企业资金使用状况的动态监控,对企业的资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围绕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使用状况,科学编制资金计划。第二、围绕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成本、资金效率,开展精细化控制与核算工作,进一步增强资金配置的合理性。第三、企业管理层应将资金当做重要资源,用于调控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规划资金的使用方案,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联动协同,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企业资金管控的战略目标。
现阶段,风险管理是绝大多数信息化企业的重要资金管理内容,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对资金管理活动中的风险管控要求:第一、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开展风险管理;依托资金规划与预算编制活动,强化资金流动的合理性,实时监督资金使用状况,及时发现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推动资金管理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有效把控资金支付所产生的潜在风险。第二、对企业的理财活动投资活动开展风险评估,从客户信用、金融工具、汇率、利率等多方面把控企业风险。第三、企业管理层应从战略角度,统筹安排资金管理计划,科学分析企业的资金链条,结合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情况,适当调整资金管理机制,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同时,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的扩张阶段,应严格把控资金的流动情况,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着手,严格把控资金风险。
在新形势下,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活动时,不再将货币作为管理对象,而是寻求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通过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构建各项经济活动的票据池、资金池,控制并降低资金成本;这也逐渐成为大部分企业资金管理活动的着眼点。在产融结合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外部财务公司开始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依托规模化优势,降低资金成本,盘活沉淀资金,创造资金价值。基于此,当前资金管理涵盖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资产证券化、融资融券、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方面,这也给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资金作为投资、融资活动的主体,具有资本属性。基于此,企业在确定资金管理思路时,应始终坚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带动资本管理,集中企业内部相对有限的资金资源,开展资本配置活动,重组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网络公司的主要产业包括信息产业、金融产业,在企业的战略布局规划下,应始终坚持以资金为核心纽带,将企业的绩效考核、计划、预算、战略相串联,确保企业资金可以成为企业开展资本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标尺,提高资本管控质量,达成协同管理目标。
网络服务公司的基本业务属性使得企业管理层需要始终坚持风险管控,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企业资金管理活动,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企业在资金管理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拓展,其业务种类将更加多元,面对的经营风险、金融风险也在持续加大。基于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依托企业自身资源与经营优势,整合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效益,尽可能地控制并削减资金风险,有效把控企业各项产品的金融风险,充分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比如,企业可以与当地的政策性银行加强合作,深入研究企业承担的政府性债务;通过研究解决方案,以企业部分收益为基础,与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签订低息贷款,延长企业融资偿还周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控制企业的资金风险。
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也应不断调整自身定位,依托自身资源,构建资源管理中心,形成对内、对外的资金优势;依托信息技术优势与信息资源,不断拓展企业的金融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管理、债务债券管理、金融工具管理、对外投资、对外融资、内部融资等多项业务,持续增强各类金融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创新资金管理思路,将金融与自身产业相融合,持续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企业需要依托有效路径优化资金管理模式,比如,依托信息技术,梳理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活动,将企业的各业务场景融入于资金管控一体化机制中;在企业的战略层级,开展智能分析活动;在企业的管控层级,制定资金计划并执行预算规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活动,有效控制企业资金预算,合并、汇总报表系统,借助融资管理系统传递支付信息,依托资金归集系统下拨各类资金;在企业运营层级,借助固定资产系统传递凭证信息,依托网上报销系统传递各类凭证信息,并将支付信息传递到资金结算模块,由资金结算模块将支付结果与凭证信息传递到基本建设监管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在企业的基础层级,需要持续推动流程的信息化、各项制度的流程化以及管理工作的制度化。
企业主要依靠预算管理,将各计划的实施与战略规划目标相连,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基于此,企业应对原有的预算编制方式进行创新。长时间以来,企业的预算编制主要为逐级报送、由下至上、逐级汇总,为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预算编制策略:第一、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根据战略规划分配各项任务,并将具体任务传递到企业内部各部门,由各部门依照分得的具体任务目标,开展初步的预算编制活动。第二、汇总企业内部各部门初步预算,并对其进行审核,再次将其下发至各部门。第三、各部门应结合下发的预算指标,对资金预算编制进行细化,再次报送资金预测报告。第四、企业财务部门审定细化后的编制预算,向企业内部各部门给予执行指令,在监督系统与核算系统中输入预算指标,实时监督、跟踪各部门对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帮助管理层开展相应的决策活动。这种创新式的预算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量化预算指标,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刚性控制,进而将企业资金规划、各部门资金规划、企业发展目标、各部门发展目标整合成整体[1]。
企业需要依托资金归集,实现资金管控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各级管理层需要结合实际的管理需求,分解资金归集管控的各项步骤。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分为以下三点:第一、资金可视,借助资金归集系统,确保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资金流动状况,支持企业管理层对资金的各项流动信息实时查看。第二、资金可查,这主要是指资金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企业管理层能够动态监督资金的数量、流向、流量等信息,更好地追溯资金的往来信息。第三、可控,及时发现企业资金的异常变动,开展有效的管控活动,避免出现各类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依托资金归集系统,企业应确保全方面监控资金的使用情况,实现动态跟踪。此外,企业应将资金预算管理与资金归集系统相连,进一步实现预警跟踪的管理目标,实时把控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持续增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周转率[2]。
企业应构建报销平台,管理日常业务,尤其要向管理费用、差旅费用、资产购置、薪酬福利、销售、采购等日常资金使用提供在线支付、在线审批、在线申请的信息技术支持,充分提升资金支付效率,构建经营资金链条,持续管控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还应构建融资管理平台,主要管理融资过程、融资方案,向内部提供融资服务,管理企业的债务债权,持续拓展企业内部资金的各项金融功能,有效管控金融工具风险,连接企业的资金预算、资金归集模块,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资金缺口进行预估,提前开展资金融资活动。
企业财务核算是企业的基础性模块,主要用于归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核算,借助多维度的资金管理模式,从不同方式、不同单位、不同时间、不同用途等多个角度,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进行精细化核算,确保核算结果能够将资金管理状况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将核算信息提供给企业决策层。此外,作为衔接企业资金管理活动各模块的中枢,财务核算有助于更好地比对网络报销、资金归集、预算编制的各项财务信息;同时,提取各模块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所产生资金流的一般规律进行挖掘、整理、分析,为企业管理层开展决策活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资金管理质量、效率,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所面临的挑战集中在管理要点出现变化、风险管理、金融服务方面;通过坚持资金管理为核心,将风险管控作为导向,从财务核算、融资管理、资金归集、资金预算管理方面着手,能够进一步优化企业资金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