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扉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业全面开放,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是严格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的要求,开放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同意外国的资本在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中介组织,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拥有国民的权利,撤销了之前国外跨国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条令,我国也在慢慢开放资本项目,中国的资本市场在金融业全面开放政策之下,市场走向了自由化。具体的金融业全面开放对我国金融产业组织的影响有哪些?下文将就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目前,在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同意外国的资本在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中介组织以来,外国资本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的公司等,这些国外的资本大多数都已经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当然这些跨国的资本中介的组织,在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运行,当然要有一定的制度,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具体的制度是指,合格的被允许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境外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将一定的外汇资金汇入并且将这些外汇的资金,转换成为我国的货币人民币,当然这些转换的过程一定是在相关的规定与限制下进行的,在中国证券市场对此有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用于投资在中国的证券交易的市场,这些跨国的资本中介的组织在中国出售资产、股票和债券等资本性项目获得的收益,还要扣除账面价值后的余额,指出售股票、债券或不动产等资本性项目取得的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后的余额,还有股票获取的股息收入,这些跨国的资本中介的组织在中国获取的这些收入,在经过批准又可以转为外汇汇出,这一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市场开放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有更多的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业[1]。
在我国的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是有限制的,称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这样的壁垒还分为政策性壁垒和经济性壁垒。在我国的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对于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性壁垒将逐步取消,现阶段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主要体现在经济性壁垒,这些经济性壁垒主要体现在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对特殊资源占有以及外资企业的规模经济,这些方面形成的壁垒。在我国的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对我国金融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绝对成本优势与规模经济产生的壁垒[2]。
国外的金融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可以利用价格的优势,提高了绝对成本壁垒。也就是说国内的金融企业和跨国的金融企业,即便是对于相同的产品,国内的金融企业是不具备任何的价格的优势,而且跨国金融企业还有很多的途径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是想成了绝对的成本壁垒。除此之外,跨国金融集团要是对国内的企业进行垄断性并购,这就是对我国本土的金融企业形成了绝对性的成本壁垒。
跨国金融企业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之后,也对规模经济壁垒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金融业不同于其他的制造业,金融业增加服务量后边际成本与制造业增加产量后边际成本,相比于制造业下降得更快,因此在金融界是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这在企业来说就是形成的规模经济壁垒。中国国内的大多数的金融企业,企业规模比较小,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十分弱或者说基本不占有优势,跨国金融企业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由于这些企业能够进入中国投资,一定是具有雄厚的资本,和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的,进入中国进行的投资,一定是规模巨大的,这样的跨国金融企业相比中国大多数小规模的金融企业,规模经济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由此可见,跨国金融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对我国的金融业的规模经济造成一定的壁垒。
除此之外,跨国的金融企业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实施了纵向一体化战略,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成规模的扩张,建立市场垄断,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一体化金融的批零的业务,另一方面,跨国的金融企业和我国本土的金融业组成战略联盟,或者直接并购我国的金融企业,跨国的金融企业在品牌的树立上,采取了很多手段,例如降价、网络营销、跨文化营销以及做公益树立自己企业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品牌。
跨国的企业在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之后,跨国的企业凭借规模的优势,对于国内的金融市场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也容易形成壁垒,对于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有了很大的提升,着一定会波及国内的一些金融企业,影响他们的行为[3]。
金融行业本就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其中最常见也是各大企业最长使用的就是价格竞争,跨国的企业为了更快地占领中国市场,提升自家企业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占有率,往往就会使用价格竞争,国内的企业也会使用这种战略,加入价格战的行列。价格竞争就是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制定价格歧视策略。
现今企业除了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之外,在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还要有一定的促销策略,企业的促销策略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因此,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采取的各种促销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跨国的企业因为本身财力的雄厚和运营机制的成熟,因此,在促销方面有着充足的经验,采取了各种的广告、促销活动以及联名的宣传活动,这些有效的促销策略,可以很好地帮助跨国的企业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和树立这些跨国企业的企业形象。
对我国金融产业组织受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影响,还体现在对金融业市场绩效方面,在看过外企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随着外企在中国占领一定的份额和树立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此外内外企业对于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采取了各种降价促销策略。投资者在投入相同的货币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促另一个侧面来看这种降价促销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社会福利水平[4]。
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因为运营的成熟化,在平时企业运营中,已实现了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这样的企业的管理效率更高,公司总部可以对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及时地制定决策,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及时地协调事物,例如协调顾客和金融商的关系。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也对国内的一些金融企业起到榜样的作用,国内的金融企业可以向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学习运营技术水平,并且根据这些技术水平,还可以做创新和本土化的改造,使得中国金融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跨国金融企业为了在中国金融市场站稳脚跟,采取了很多的策略,就像上面提到的低价促销策略来提升和扩大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这样的不良的价格战,必定会使国内的一部分金融企业的利润水平下降,总而言之,跨国金融企业为了在中国金融市场站稳脚跟,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都会使我国的金融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有所下降,这市场竞争之下,一部分的规模较小管理差的企业,因为资金与技术的不成熟,必将支撑不住,遭到市场的淘汰。
中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一定会给国内的一部分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绩效和增强我国本土的竞争力就变得很迫切了,从大方面来看,要加强国内金融企业的并购和重组,给予这些企业一些运营管理的知识,然后针对这些企业的特征与实际的情况,按照一些专业化分工,与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的要求,培育一批国内款地区、跨部门及跨行业的大型金融企业集团,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降低管理的费用,这一系列的并购与重组,可以对国内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好的提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金融企业的发展,总之在金融业全面开放国内的企业要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占领金融市场的份额。
总而言之,金融业全面开放对我国金融产业组织的影响,国内的金融企业要优化金融行业结构,促进金融业的全面发展,要培养适合金融业发展的环境,探究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特性以及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制定金融行业改革和继续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以便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