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0-02-27 07:18王海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名镇领域文献

郭 莉,王海明

(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四川宜宾644007)

从2003年起至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公布6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数量达到528个(其中名镇252个,名村276个),分布范围涵盖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的颁布与实施,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7月1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将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由以往的单一性保护,趋向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护进程。此后,相关专家学者也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丰厚的硕果。如赵勇(2008)通过时间序列曲线预谢模型的方法,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预警系统。又如,周铁军(2011)通过对典型村镇的实地调研和特征总结,分析在地域化实施中的问题,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但在研究和保护进程中,单一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不能直观地映射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研究主流趋向。对此,系统全面梳理近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现状,把控和关注本领域研究的进展和热点,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研究资源,推进研究工作的持续性。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通过中国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CNKI)中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挖掘和分析,探究和揭示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的现状、地域特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深入推进提供新的理路。

一、方案设计

本研究方案是建立在文献计量数据由来和研究谱系构建的基础之上,以2003年至2017年为时间节点,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献的研究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揭示其发展的动向和后续研究的理路。

(一)文献计量数据由来

本研究以CNKI检索平台为数据源,通过高级检索,检索式为:主题=“历史文化名镇”或“历史文化名村”,进行精确匹配,选择时间节点为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检索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文献来源为核心期刊,获取文献总量为158篇,通过反复筛选、除掉简讯、访谈、时评、通告、会议纪要等非学术性文献48篇,最终选取110篇核心文献作为探讨的有效数据样本。

(二)研究谱系构建

基于选取的110篇文献数据来源,通过文献产量与年度分布、著者分析、期刊分布、地区分布、被引用及下载等层面的系统分析,并结合文献主题的聚类分析,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来揭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的近况、学术格局以及发展路径,从而形成本研究的知识谱系。

二、计量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阶段运用文献计量法,通过文献产量、著者分布、区域分布、刊物来源、被引情况和资助情况6个方面的深入分析,主要论证了文献的生产总量、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等问题,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图1 文献量与年代统计

(一)文献产量与年度分布

文献的生产量和年度分布,与该领域的成长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水准。关于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研究,自1998年刘沛林撰写的《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一文,全面论述了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构想,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确认条件、保护内容、原则、方式、措施及开发方向等作了具体的分析[1]。该文的发表势必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进程。根据文献年度和产量的基元剖析,从1999年至2003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此阶段关于本研究的论文数量只有2篇;2004-005年国家公布的第二批名录期间,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其研究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背景;2006-2010年发文量处于较为平稳阶段,研究成果聚焦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相关理论、政策、个案分析、开发模式、保护路径与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解读;2011-2012年发文量出现一次高峰,文献数量达到30篇,并且研究的领域更加多元化;2013年后,发文量虽然呈现波动态势,但研究由理论逐渐向实践深入,更加偏重于以资源聚合与服务、旅游驱动与开发等方法,并解决了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中的实际问题(见图1)。

(二)著者分布特点

表1 核心著者(团队)统计表

针对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领域的著者进行统计,有利于确定该研究领域的核心著者和团队,也利于进一步探析核心著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今后该领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统计按照第一署名作者来梳理,110篇文献中合作团队有67个,独立作者有30位,从中可以看出,合作团队占据该研究领域的学术重要场地。再依照发文产量方面来阐述,发文量超过2篇的团队和著者有8个(人),共发文25篇,占总体的22.73%(见表1)。统计表明,8名核心作者和团队中既有知名的专家与教授,也有才华出众的年轻博士,对此在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领域中形成了结构合理、造诣精深的梯队体系。

(三)著者单位和地区分布

通过第一署名单位和区域分布的统计,既可以了解核心作者所聚集的机构和单位,又可以揭示核心作者地域分布的均衡性。从发文单位方面来分析,发文量超过2篇的单位有18个,主要分布于高校、研究院(所、中心)、政府部门,其中高校发文量为36篇,所占比率为33%;政府部门发文8篇,占比率7.27%;研究院、所、中心发文量4篇,占比率3.64%。就整体统计而言,110篇文献中高校发文总量为63篇,占比率57.23%;研究院、所、中心发文36篇,占比率的32.73%;政府单位发文11篇,占比率10%(见图2)。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具备该领域的良好条件和学术环境,是聚集人才的重要场地。从著者区域分布方面来看,分布区域虽较为广泛,涵盖了2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但分布区域也存在着不均衡现状,体现了各个区域关注程度的差异性。如北京、江苏、湖南、重庆、广西、四川、河北、湖北、浙江、上海等地区(见表2),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图2 发文著者单位统计

表2 发文著者区域分布

(四)刊物来源统计与分析

针对文献期刊来源与学科背景情况的系统统计与分析,既可明确此领域的主要刊物和学科范围,亦可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从期刊来源方面来了解,110篇文献刊登于54种学术期刊之上,平均每种刊物刊载相关学术文献2.04篇(见表3);基于学科背景的层面来看,研究本领域学科分布较为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涉猎了12个学科,其中人文经济地理、建筑科学、艺术学、高校综合性学报、综合社科期刊等学科,占刊文总数的78%(见表4),被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的关键信息来源,也体现其在该领域研究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表3 期刊来源统计与分析

表4 学科领域统计与分析

(五)被引及下载情况

被引及下载情况是学术论文的重要构成元素,一方面可以了解文献的历史背景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衡量文献价值吸引度与渗透力的重要指标。从下载频次上来分析,下载超过1 000的论文有28篇,占比率的25.45%;下载超过500次的有52篇(见图3),占比率的47.27%。如赵勇、张捷、李娜、梁莉刊发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2],下载频次为3 360次。从被引次数来阐述,110篇论文中有99篇文献被引用(见图4),被引率达90%。如赵勇、张捷、章锦河撰写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一文[3],被引次数达215次,位居被引频次的榜首。通过下载量和被引频次的整体来论证,下载量和被引频次为正比关系,下载量排名首位的文献,其被引频次位居第三。下载量排名前三的文献,赵勇团队占据两席;被引频次前三者,全为赵勇团队。这也充分证实了赵勇团队在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地位,同时形成了强大的学术队伍,从而为其他学者的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图3 文献下载量统计

图4 被引频次分析

(六)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对于基金资助情况的解析,既可以表明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此研究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也利于相关学者对该项研究的持续性推进。经统计发现,110篇文献获不同级别的基金资助70篇,占比率63.64%。根据基金资助力度的角度来理解,获得2项及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献有29篇,占总论文数的26.36%;获得3个基金的文献有9篇,占论文数8.18%(见表5)。如黄勇、石亚灵发表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更新——以重庆偏岩镇为例》,该文通过网络结构稳定性、脆弱性与均衡性三方面构成的社会关系保护评价体系,计算并对比分析网络密度、K- 核、切点等 6 项指标的论证,为历史文化名镇社会网络保护提出对策[4]。此篇论文虽刊发的时间段较短,但被同行高下载和引用,同时也获得了4个项目基金的资助。从取得成果的视角来认知,针对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获同一基金资助取得2项及以上的成果有28篇,占总比率25.45%(见表6)。这充分诠释了项目基金的资助,为成果的获取提供了重要条件保障和经费支持,也为该领域研究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注入了活力。

表5 获多项基金资助统计

表6 取得成果情况统计

三、文献主题分析

主题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相关领域的研究热度和关注度,也可以反映射该研究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针对主题词的频次和聚类进行系统梳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一)高频关键词论述

关键词是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也是展现文献核心思想的重要依据。通过对110篇学术文献的统计,发现共有420个关键词。从表7中可以表明,“个案与价值性”“空间与形态演变”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其中“个案与价值性”关键词呈现的频次高达80次,“空间与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与价值”“开发利用与发展”等关键词呈现的频次为30次以上,可见这些关键词已成为近15年学界关注的热点。此外,学界对“现状与成因分析”“遴选机制与评价”“规划设计与方针”等关键词也有所涉猎,近几年还扩展到“保护模式与理念”“路径选择与对策”“旅游资源与开发”等关键词的探究,从而表明近15年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研究热点不断变化、研究内容不断延伸、研究方法不断拓展。

(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也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利于该研究向更深、更广层面的持续性。本研究基于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总结了该研究的核心特质。

1.个案与价值特征的基础性研究占主导。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国内诸多学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查、调研、价值特征等基础性研究工作,为该项研究的后续进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邵甬、付娟娟撰写的《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意义与方法》,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意义与目的,确立了价值评价因子,构建了适合于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5]。

2.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形态演变探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形态演变,通过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时空因素等方面探讨,探寻古村落空间演变的最佳轨迹,为进一步的保护规划提供编制依据[6]。对此,形态演变积淀了历史发展历程,揭示了形态演变的关键因子,产生了不同区域的地域化特质,同时延续了历史文脉的不断兴盛。

3.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模式与发展研究。保护模式与理念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研究的核心区域,保护模式、保护策略、保护与发展等方法,成为当今学者关注和探讨的关键,并为各个学科的研究拓展了新视野。关于保护模式与发展研究,学者们基于客观性、完整性与整体性的原则,遵循动态性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模式。

4.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模式研究。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模式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主要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旅游开发模式、旅游管理、体验性旅游与产业合作模式等层面进行了深入论析。何峰、杨燕、易伟建三位学者,运用SWOT分析法,区位条件、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稀缺性强、知名度高等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塑造品牌形象、提升景区品质、加强规划管理、强化村民参与力度、实施区域旅游协作等具体开发策略[7]。

5.统筹规划与战略方针的研究。统筹规划与战略方针的颁布与出台,带动了学术界研究成果的盛行,也促使了研究成果更加趋向针对性和具体化。学者们根据颁布的相关条例,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明确了相关规划的定位,梳理出一条能够真实反映历史文化村镇规律和特点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并有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利用活动限定"的管理新途径[8-9],从而增强了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

6.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多元学科的互相交融。上述论析中得知,人文经济地理学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学科,与其关系密切的有建筑学、艺术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等学科,诠释了交叉学科在历史文化名镇(村)中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印证的研究趋向,同时也为各个学科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总结与展望

近阶段,学术界针对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学科交叉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在与其他学科互为交融、互为印证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单一性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发展历程,并汲取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方法,为后续发展研究的提供了方向。结合该领域日益重视的同时,更好地将新方法、新学科、新视角运用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当中,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是今后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亟待解决和探讨的关键。

(一)营造学术氛围,提升论文产量

统计显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总量为256个,而核心期刊生产总量为110篇,其历史文化名镇(村)总量与核心期刊总量的比值是不协调的。政府或相关机构,应从发展历史文化的宏观视角来重视,并提供相应的学术空间。一方面,对该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持续地给予资助和表彰,进一步提升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对其鼓励和资助的同时,更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术平台,如举办学术研讨会、硕果展示平台等。

(二)建设和完备地方政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机制

从学者发文区域分布来看,有些省份并没出现核心作者,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立与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总量增长相适应和相协调的学术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目标体系,来动态检测文献生产质量与成果,应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责任。如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增长机制,并没有与学术界的发展形成联动机制;又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提供项目基金支持的同时,还应有责任为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团体提供配套的设施和学术资源。

(三)持续完善多学科的互相交融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文献的质量与成果,与不同学科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休戚相关,因而如何有效地完善和拓展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是目前我们探讨的另一项问题。调研发现,该研究领域虽有学科交融,但还存在一些缺陷。对此,我们可以打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进行贯通性研究,通过时空维度和边缘学科的拓展,有利于本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目标,也利于其他学科孵化场域的形成。

(四)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的深入

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创造了先决条件,也为学者们获得崭新成果提供了新的阐释系统。在新方法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熟经验,建立科学和有效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在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引入国外的新技术,如GIS、Cite Space、空间句号等方法技术体系,这利于相关部门与学者们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创新形式和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在新时期开拓新的兴盛空间,这对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名镇领域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2020 IT领域大事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领域·对峙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宋朝有四大商业名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