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 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动物卫生防疫站)
奶牛瘤胃酸中毒又称奶牛急性碳水化合物过食症、中毒性消化不良等。该病是由于奶牛采食大量精料、长期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等有机酸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酸中毒[1]。临床上以突然发病、病程短急、脱水、神经症状、酸中毒、死亡率高为特征。本病多发于产前、产后的高产奶牛。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某养牛户的1 头初产荷斯坦牛,产后7 天,不吃草、不反刍。临床检查所见,该奶牛卧地不起,强力驱赶使其站起后肌肉颤抖、走路摇摆,听诊胃肠蠕动音消失,腹泻,粪便中混有泡沫、酸臭,皮肤弹性下降、眼窝深陷,触诊瘤胃内容物稀软,冲击式触诊左侧下腹部有荡水音,叩诊左侧后部肋骨及左肷部配合听诊有钢管音,在钢管音处穿刺胃肠内容物,pH值为5.0。
经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和瘤胃穿刺结果,确诊为奶牛瘤胃酸中毒。
初期可静脉放血2 000.0 mL,放血后用药:5.0%碳酸氢钠注射液1 50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 500.0 mL、25.0%葡萄糖注射液1 000.0 mL、10.0%维生素C注射液50.0 mL。混合后1 次静脉注射,第1天间隔10 h用1 次,第2天再用1 次。
待全身症状缓解后洗胃,然后采取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进行接种,待酸中毒症状缓解后每天1 次应用“促反刍液”(10.0%氯化钠注射液300.0 mL、5.0%氯化钙注射液100.0 mL、10.0%安钠咖注射液20.0 mL)静脉注射,反刍恢复后停用。
同时配合应用中兽药“加味扶脾散”1 副,开水冲,候温灌服,每天1 副,连用3 天后病情明显好转。中兽药“加味扶脾散”的组成及用量:党参50.0 g、黄芪50.0 g、茯苓40.0 g、厚朴40.0 g、陈皮40.0 g、槟榔50.0 g、枳壳30.0 g、肉桂20.0 g、仓术30.0 g、白芍30.0 g、甘草20.0 g、神曲50.0 g,共为细末。
该病主要是由于采食大量的谷物,特别是加工粉碎的谷物引起的。在奶牛产后喂服小米粥或长期过量饲喂块根类饲料(如甜菜、马铃薯等)或酸度过高或质量低劣的青贮饲料或前胃弛缓病牛不及时减少精料,也均是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
奶牛采食过量的谷物后,瘤胃内产酸细菌迅速繁殖,引起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分解,形成大量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气等,使瘤胃pH值显著下降,导致瘤胃内正常的微生物区系遭到严重破坏,瘤胃蠕动随之减弱甚至停止。同时,由于酸性物质的增多,瘤胃内容物渗透压显著升高,使体液中大量水分通过胃壁进入胃内,引起机体脱水和瘤胃积液。酸性物质吸收入血,导致血液碱贮下降,引起酸中毒。另外,胃肠内产生的大量氨气进入血液,血氨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脑组织充血,出现神经症状和交感神经兴奋,随后转为中枢神经抑制而呈现昏迷。
可根据奶牛过食谷物的病史和特征性症状,如瘤胃内容物稀软、脱水、瘤胃内容物及血液中的酸度明显增加及神经症状等进行诊断,也可进行瘤胃穿刺,抽取瘤胃液用广泛pH试纸进行检测,pH值低于5.5即可确诊。本病应注意与皱胃左方变位相鉴别。
4.4.1 治疗原则
缓解全身症状,纠正脱水和酸中毒,促进乳酸代谢,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尽快清除瘤胃有毒内容物,恢复消化机能。
4.4.2 治疗步骤
缓解全身症状的具体措施:(1)纠正酸中毒,可应用5.0%碳酸氢钠注射液1 500.0~2 000.0 mL,静脉注射。(2)解除机体脱水,可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5.0%葡萄糖溶液等,每天8 000.0~10 000.0 mL,分2~3 次静脉注射。(3)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可应用高糖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注射。(4)促进乳酸代谢,可用维生素B1或复方维生素B进行。(5)促进胃肠蠕动和恢复消化机能,可应用“促反刍液”及“加味扶脾散”。
待全身症状缓解后,为了清除瘤胃内有毒内容物,可根据病情选用1.0%氯化钠溶液或1.0%碳酸氢钠溶液,或1∶5石灰水上清液,反复洗胃,直至瘤胃内pH值接近7.0为止。对重症瘤胃酸中毒,应尽快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容物,并移植健康瘤胃液2000.0~4000.0 mL,加少量碎干草效果更好。
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防止过食谷物等精料。精料饲喂量高的牛场,日粮中可加入2.0%碳酸氢钠、0.8%氧化镁和碳酸钙,使瘤胃内容物pH值保持在6.0以上。对偷食过多谷物精料的奶牛,应及时洗胃,以防出现酸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