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克强
(北京莱澳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奶山羊养殖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应用现代化畜牧技术,创新经营观念,突破传统养殖模式,将已经成熟的国内外饲养技术应用在奶山羊的规模化养殖中,建设以新技术、新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场,争取成为节能减排的有机牧场。
奶山羊养殖场规划需要遵循生态化、标准化、畜禽良种化、生产规范化、粪污无害化、防疫制度化等原则。
生态化是奶山羊养殖场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化设计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从投资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性,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饲草饲料、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高产、优质的奶山羊品种,保证羊只系谱清楚,检疫合格。
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奶山羊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奶山羊养殖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的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有利于疾病防控,增加奶山羊养殖场经济效益。
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奶山羊实行无害化处理,有效减少了羊群疾病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养殖场的损失。
图1 道路与奶山羊养殖场位置关系
奶山羊养殖场的场址选择应考虑自然条件和生产是否便利,即考察计划选址地点的地势地形、水源水质、土壤地质、气候环境、饲料资源、防疫、交通、供电、可供使用面积等指标。
在养殖场的布局与周边道路的位置关系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若养殖场位于道路西侧,冬天的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办公区应设置在远离西侧,养殖区应设置在最北侧,南侧应设置防风带干扰夏季通风(图1左上);若养殖场位置在道路北侧,由于房屋、防风、养殖区和主干道之间的自然条件优势,布局比较容易(图1右上);若养殖场位于道路南侧,应设计弧形入口避免穿过防风林的直道,将办公区设置远离养殖区的西北侧,饲养区也可以设置在东北侧(图1左下);若养殖场位置在道路东侧,房屋、防风、养殖区和主干道之间的布局也比较容易(图1右下)。若当地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需要在西北方向种植防风林带。
标准化奶山羊舍是满足奶山羊对休息、采食、运动和饮水需求的场所,主要作用与功能是使奶山羊在采食和休息时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并要求一年四季都能为奶山羊提供最适宜的通风。
标准化奶山羊舍根据不同地域可以采用不同设计样式,通常有封闭式、半封闭式、敞开式。一般情况下,标准化奶山羊舍采用半封闭式钢屋架结构,屋面设置通风系统和采光系统,侧墙采用卷帘系统,标准化羊舍的檐口高度应不低于3.60 m,对于带运动场的奶山羊养殖场,运动场和羊舍的面积之比应为2∶1。具体参数如下。
3.2.1 躺卧区面积
在不含料槽和料道的情况下,成年奶山羊的躺卧区面积为1.50~2.00 m2/只,采食位宽度为0.33 m/只;育成奶山羊的躺卧区面积为0.50~1.20 m2/只,采食位宽度为0.20 m/只。羔羊的躺卧区面积为0.50 m2/只,规模化牧场通常采用自动哺乳机。公羊的躺卧区面积为2.00~3.00 m2/只,采食位宽度为1.00 m/只。
3.2.2 躺卧区模式
(1)漏粪地板
在南方高热潮湿、垫料缺乏地区,可采用漏粪地板,其要求为耐腐蚀、不变形、表面平、不滑,导热性小,坚固耐用,漏粪效果好,易冲洗、消毒。地板缝隙宽度必须适合各月龄奶山羊的行走、站立,不卡羊蹄。漏粪地板材质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板块、木条、工程塑料地板以及铸铁、复合地板等。漏粪地板的优点是便于清理羊粪;缺点是一次性投资成本高,羊的舒适度差,易造成二次污染。
(2)半漏粪地板
半漏粪地板采用1/3漏粪地板,其他为地面。该地板的优点是便于机械化清粪,相对于全漏粪地板模式节约了投资,增加了奶羊冬季的躺卧区面积;缺点是羊的舒适度相对较差,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
(3)平面(地面)养殖
图2 饲喂通道
图3 电加热自动饮水槽
图3 TMR饲喂车
图4 羊体刷
平面(地面)养殖是采用硬化地面,即用砖或混凝土铺设的地面。在冬季铺设垫料,其余季节采用干清粪模式的养殖场。优点是减少垫料的投资;缺点是羊的舒适度差,劳动强度高。
(4)垫料模式
采用垫料模式的养殖场,可采用麦草、稻草、稻壳、木屑作为卧床垫料。其优点是提高了动物福利,降低劳动强度,通常每只羊需要垫料300.00~500.00 g/天,每年清理3~4 次;缺点是垫料成本高,而且由于垫料来源的不确定性,容易带来疫病传播的风险,不便于消毒。
(5)发酵床模式
发酵床模式是将发酵熟化后的羊粪作为垫料铺设。优点是提高了动物的福利,降低劳动强度,每年清理3~4 次;缺点是铺设时粉尘大。
3.2.3 饲喂区和饮水区等区域的设计
饲喂通道宽度不小于4.00 m(图2),全场采用全价配合日粮(TMR),并用自动喂料车机械喂料(图3)。粗饲料通常为青贮、干草、副产品(甜菜粕和啤酒糟);按照每日精饲料∶日产奶量=1∶2配比,如日产奶量3.00 kg,则每只奶羊每天饲喂1.50 kg精饲料。
舍内安装电加热自动饮水器,水槽或饮水碗,配比数量为每平方米水槽供86~108 只羊;每1 个自动饮水碗供25 只羊(图4)。有的牧场为提高奶山羊的舒适度,可安装羊体刷(图5)。
家庭牧场在我国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养殖业现代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畜牧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点是能够解决中小型规模的奶山羊养殖场(户)向集约化养殖过渡,最终发展成为适度现代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可传承经营性养殖场。但目前还存在规模小、产奶量低、基础配套设施低、抗风险能力差等不足之处。未来可通过适度规模,降低硬件建设成本,提高机械化信息化养殖水平,成立奶农协会,提高产奶量,降低养殖成本等方式提高家庭牧场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不同于其他禽畜,奶山羊是奶畜动物,家庭牧场的关键在于挤奶环节必须得到保障,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场(户)的建设标准也不一样。
以标准化养殖模式为准,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温室型羊舍或废弃建筑进行改造。羊场占地面积5~15 亩,适用于小规模养殖户。
羊舍采用温室薄膜保温,屋架采用热镀锌钢结构,拱形顶棚或者坡屋顶;屋面设计采光带,屋脊设计通风口;侧墙设计卷帘通风采光系统。
50 只左右规模的奶山羊养殖适用移动式羊舍,面积约为150 平方米,建筑采用立方体结构,除去所有不必要的构件,以便于移动,是经济、实用、环保的集约型建筑。移动式羊舍设计铺设垫草躺卧区,以保证奶山羊的舒适性;采用环境调控系统,以确保冬暖夏凉。并且设有颈夹食槽采食系统的精饲料存放区、自带制冷的自动挤奶设备,可开启式外墙还可做成带凉棚的运动场。
《中国乳业》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尊敬的作者、读者和各位同仁:
为加强论文写作的多元化,改变传统文献的阅读方式,开启多维度立体增强出版时代,为读者带来直观、深入、透彻的阅读体验,《中国乳业》现已加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诚信的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以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更为全面、快捷的服务。
读者服务:通过微信扫描论文题目旁边的OSID码,实现可听、可看、可问、可答的多维度阅读体验。
【可听】可在手机上听作者的语音介绍,帮助读者快速清晰了解本文所展示的科技、学术成果。
【可看】看学术研究的过程数据,论文统计图表的支撑数据,证明研究过程的内容(高清图片、视频等)。
【可问答】和作者微信在线问答,关注作者的研究动向。
作者服务:为作者提供展示自己、分享知识和与多人交流的平台。
【语音】通过专属的OSID码以语音形式简单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动机及研究灵感,当然也可以分享一些论文中的趣事。添加在传统印刷出版中无法展示的附加说明,更好地展现研究成果,拓宽论文的传播方式。
【问答】可通过OSID平台进行语音、文字在线问答,与读者交流互动更加方便快捷,增强与读者的联系。
【学术圈】每位作者都可通过OSID平台拥有所著论文的学术圈,可在学术圈中发布与本文课题相关的学术内容、感兴趣的话题、最新的研究观点、问题征集、学术推荐等,将研究同领域的学术人脉聚集到学术圈层。不仅扩大作者自身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论文的阅读量和关注度。
【开放科学内容】同步展示论文中可供证明科研诚信的佐证材料,以及可引导读者快速直观了解论文核心和难点的增强素材等,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