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2020-02-26 21:24袁裕中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信息技术

袁裕中

【摘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认识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德育的优势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基于德育教育构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丰富教学资源这几大关键方面,有效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对该论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德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探究

一、认知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中小学阶段存在的教育形式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觉得真正的道德是对于道德的追求,而学校以及生活之中的道德必须要成为实践性的道德,这是将教育教学统一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约翰?杜威也表示不相信德育教育是可以和其他科目分离后进行单独的教授,所以他觉得不应该让德育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而是通过和其他科目的结合进行教育。而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就是采用设立德育课程进行教育,按照以上观点,本身就有失去德育本身的特性和合理性。

例如,现阶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大多为课堂讲授法,教师通过简单的说教以及课堂板书进行讲解,既使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也只是让呈现的内容的形式变得新颖一些而已,并没有改变实质问题。而是将抽象的道德化问题转变为知识,强制性的教授和灌输,将大量的德育知识和内容强塞进学生的大脑里面,会使得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的中小学生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无法发挥德育的效果,教学的作用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学生开始厌烦德育教育。

二、充分利用德育的优势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因为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点非常零散,且文字所占比例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一个动态、专题式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将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来促进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理解,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明确,学习兴趣不是学生天生的,是需要后天的培养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想要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教师的情绪、教师教课时是否有趣等影响,所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会让课堂进行的更加顺利,教师及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稍加设计,让学生想要投入进课堂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起着信息加工过程的主体作用,教师即为学生进行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和指引者。因此,信息技术和德育教育要充分结合,更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扩充自己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信息技术的知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力以及潜能,扩大学生的学习面和学习影响。

三、基于德育教育构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德育教学模式之上构建信息技术结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新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结合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直观、明确的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以德育教育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学,将教学内容通过声音、文字以及动画的形式直观明确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动画教学时,让学生将关于德育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或者PPT,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受到德育教育。随着网络世界的普及和不断渗透,且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指导和帮助下,中小学也逐渐实现基于德育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學,通过德育的普及让中小学信息技术现实化,教师按照德育内容进行网络课件设计,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的补充学习。

四、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结合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积极的运用到教育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充分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德育的课程内容。教师对于德育以及信息技术的理解、运用,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和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部分老教师会对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不适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拖慢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教师尽快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投入到教学之中。

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结合德育的教学时,学校需要及时补充和增加硬件设备,让教师的教学没有后顾之忧,积极地开发自己学校的软件,开放一些适合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软件。基于德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具备完善的硬件设备,有条件较好的资源,专业的教师团队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才是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进步的最佳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继而在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吴宏伟.信息技术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5(07)

[2]郝景霍,邢玉芬.实现信息技术课堂高效的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5(2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中小学德育信息技术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