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荣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培养实践、创新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制定更高效的方式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将逻辑思维导图融会贯通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沉闷死板的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成绩,还应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东尼·博赞初次提出的,是表达发散式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简单又实用,它像是树干,又像是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用逻辑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各种文化的重要过渡时间,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包括思维能力的各项综合素质,都直接关系着学生日后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发展。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而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简单个性,表达准确、思维可视化等多方面优势,将思维导图运用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能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运用。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在提升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习兴趣低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很多数学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单一,且学生学习兴趣也较为低下。教学过程中依旧是以教师为主体,不重视学习氛围地营造,更是缺乏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课堂氛围较为严肃,一味的灌输数学知识,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吸收的情况下就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虽说最终的成果也会有所上升,但学生们已经逐渐丧失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上交头接耳、走神、睡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把做作业变成了一种任务来应付,而不是认真的思考、解题,学生丝毫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久而久之,数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甚至部分同学已经放弃了学习数学。
(二)注重考试成绩,缺乏方法引导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各种新颖教学方法频出,初中数学教师也在创新教学的模式上下了一番功夫,但当前普遍现象依旧是只注重改进学习方式以及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甚至还有很多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公式,通过题海战术反复练习,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始终止步不前。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加灵活的解决问题。
三、基于逻辑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可能性与概率》这一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概率问题,比如可以掷骰子,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写出自己的答案,再通过反复实验验证答案是否成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简单的逻辑思维导图,通过不断的实验推算出比必然、不可能、随机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有效的预习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论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预习,还是课前学生完成自主预习,效果都不明显。因此,教师在预习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预习方式,提倡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标,在短时间内把握学习数学的重点。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带领学生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绘制到笔记本上,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概念、实际问题、等式性质以及如何解方程,让学生通过自己预习并结合之前学到的相关基础方程解题方式,有效的预习本课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通过思维导图预习课程内容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及时抓住重点以及难点,从而真正做到高效率的听课、学习。
(三)思维导图结合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新课标改革中大力提倡的,小组合作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可以使学生达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建立探索性的个体化学习方式,让学生更乐于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其他同学的思维导图,互相点评各自思维导图的优缺点,然后进行合作学习,重新构建小组成员均比较满意的思维导图,在绘制以小组为单位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一個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在学习其他成员长处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他们的一些思维方向,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导图变得更加的完善,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巧用思维导图完善复习
复习就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让知识更加巩固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复习更加的完善、更加形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并熟练地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在预习、合作还是复习中,教师均是以合作的身份穿插在其中,帮助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盲区、误区以及难点进行单独指导,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准确且可视性地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现阶段所需的指导,为学生创建了更加高效的教学平台,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步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卫红.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2)
[2]李书菀.基于范希尔理论的中、新初中数学教材几何思维水平的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6
[3]韩启林.初中数学教学之学习兴趣激发与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
[4]王慧芳.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