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0-02-26 13:43
关键词:教育家学子书院

王 萍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古代书院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刻书、祭祀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1](P1)作为宣扬儒家思想文化的聚集地,古代书院以“传道济民”为教育宗旨,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尽管受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阶级观念的制约,古代书院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存在着糟粕,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愚忠愚孝等教育内容具有局限性和消极性。但作为中国古代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其所蕴含的德育精华,依然对新时代高校德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古代书院文化蕴含的德育内容

书院起源于唐朝,衰亡于清末。作为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古代书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深厚的德育内容。尽管不同书院在德育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其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便是“修德”,书院教育家围绕着人伦教育、修身教育和为人处世教育,对门徒们实施道德教化。

(一)人伦教育

人伦教育是古代书院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纲常秩序的理论内容。古代书院教育家对于人伦教育尤为重视,他们从重塑封建社会伦理关系出发,将儒家伦理规范渗透在生徒的日常生活与礼仪教化中,以便于学子们理解和接受。吕祖谦在《丽泽书院学规》中,将孝、悌、忠、信概括为人伦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主张把人伦教育放在书院教育的首要位置,从而使学子们明白各种伦常,构建和谐的道德秩序。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首条学规中,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P199)概括为“五教之目”,主张让学子在洒扫进退、日常起居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进而涵养个人德行。由此可见,古代书院教育家将人伦教育与门徒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其视为个人安身立命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尊亲重孝、礼不逾节、隆师敬长、忠贞不二等,都是古代书院人伦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修身教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P4)修身教育是古代书院文化中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书院教育家提倡发挥道德修身的理性自觉作用,以完善自身品质和提高精神境界。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书院教育家鼓励学子们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以“学尧舜”“做圣人”的道德信仰,激励个体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首先,书院教育家主张“入学之初,即当立定志向”[1](P93)。即充分发挥少年时期学子们思维活跃、思想单纯、可塑性强的特点和优势,为成才成贤奠定基础。个人志向一旦确定,学子们就应该勤勉好学,坚韧不拔,以坚定的道德意志面对困难和挑战。其次,教师只是充当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古代书院重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用,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反省的方式控制个人私欲,端正道德行为。如朱熹所倡导的“朱子读书法”、陆九渊所主张的“发明本心”论、王阳明所推崇的“致良知”说,都是古代书院教育家劝导生徒尽心知性、自律自省的重要表现。

(三)为人处世教育

古代书院重视向生徒传授处世哲学与处世规则,以培养生徒的治世之德与才干贤能,坚守兼济天下的处事原则与道德信仰。“义”作为处世为人的基本道德原则颇受书院教育家的重视。为了对抗追名逐利、沉湎权贵的不义之举,古代书院教育家总是教导生徒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坚守“义以为上”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朱熹和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所进行的“义利之辨”,张拭在岳麓书院向门徒所宣扬的以传播道义为己任的价值取向,胡居仁在丽泽堂学规中对逐利害义者所规定的惩戒措施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古代书院对道义教育的重视和普及。“诚,便即是忠信。”[4](P2445)古代书院把诚而不欺、言行一致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二程把诚信作为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学者不可以不以为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5](P326)。王夫之在岳麓书院求学时把诚信视为德性之本,主张“一乎诚,则尽人道以合天德”[6](P729)。可见,诚信在古代书院文化中对个人而言是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对他人和社会而言则表现为一种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

二、古代书院文化体现的德育方法

中国古代书院融会了官学教育与私学教育的利弊,肩负着传播儒家思想,培养仁人志士的历史任务。为提高古代书院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书院教育家采取了独特多样的德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为了防止书院教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书院教育家主张按照门人资质水平、个性特点、自身优势,实施层次教育,以充分挖掘个体的潜力与能力。首先,古代书院倡导根据学子们的资质差异实行层次化教学,如南宋书院大师朱熹、元代书院教育家程端礼都对书院道德教育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划分,这既符合了生徒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又遵循了道德教育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其次,生徒的个性特点与道德教育的成效有着密切关系,不少书院教育家主张从生徒个性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差异化教学。学海堂书院创始人阮元从尊重学子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书院教学制度进行了改革。他取消了山长制,转而实行学长考核制,鼓励学子们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考核课程,“各因性之所近,自择一书肄业,随课呈交学长考核甲乙”[7](P223)。此外,书院道德教育是在对个体优势与劣势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德性修养的长期过程。“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打于礼乐,长于政教,丁水上播植者,则就典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8](P54)即生徒的自身优势也是书院教育教学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书院教育家鼓励生徒根据个人所长而形成自身的典型优势,从而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可能。

(二)榜样示范

古代书院将“为圣贤”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书院教育家主张发挥先贤时哲理想人格和模范行为的感召作用,激发学子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将榜样人物所承载的崇高道德思想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9](P937)祭祀习礼是榜样示范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书院的祭祀活动并不是流于形式的情感表达,而是使生徒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情感的熏陶。此外,书院教育者作为品德教育的传播者与引导者,其言行举止也对学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影响作用。历代书院教育大师皆以正己修为、进德立品为己任,主张以扎实的学术功底,高尚的个人修养引导生徒们超脱功名利禄,追求圣贤人格。古代书院文化中通过师德传承价值信仰的例子比比皆是:白鹿洞书院山长朱熹作为南宋书院运动的倡导者,一生致力于以书院为基地培养利济苍生的贤能之士,其尊师重道、无私无畏的道德精神,激励了一大批生徒践行伦理之道和圣贤之道;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挺身而出,誓与民族同生死的大义气节,激励了学子们的爱国之情,也培养了诸如文天祥在内的众多民族英雄。

(三)知行结合

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形式来影响受教育者的过程。“知”即在全面掌握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内化于心的过程,“行”即以“知”为基础进行道德实践,外化道德行为的过程。古代书院教育大师反对空谈“学其事”“教其理”,提倡知行结合的德育方法。首先,古代书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书院大都以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并辅之以史书典籍为补充。[10](P128~133)在书院教育家看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渗透着伦理纲常、礼仪规范的相关内容,《汉书》《史记》等史书典籍蕴含着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智慧,这些都体现了儒家明乎人伦、修身立德的道德追求。其次,古代书院以“传道济民”为办学宗旨,倡导通过“寓教于乐”的德育方式深入体察世情民情,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践履精神。诸如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订立的“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7](P31)的学规制度;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所倡导的“行重知轻”“知行相须”的道德知行观;千奴在历山书院所规定的中医理论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等,都彰显了古代书院知行结合的德育方法。

三、古代书院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古代书院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受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和阶级观念的影响,最终还是以维护和巩固封建伦理纲常为己任,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传统是新信仰和行为范式的出发点”,[11](P47)“为合理反思积累了经验”[11](P216)。古代书院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所渗透的重德主义的道德追求、丰富深厚的德育内容、独特多样的德育方法,都符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对于健全学生的理想人格有着启示作用。

(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古代书院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内核,为古代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廉吏清官、孝子烈女、醇儒贤才。现代高校德育要批判继承古代书院文化中所渗透的重德主义的道德追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就是要把“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树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12](P135~140)

高校要借鉴古代书院“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道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与全面育人相结合。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多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反哺与碰撞。二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机制。高校要注意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利用“三位一体”的无缝对接模式形成道德教化的整体合力。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化和现代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他们肩负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责任。如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实现对学生主观世界的改造,是现代高校德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校教师要关注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互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将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大学生喜闻乐见和实际关切的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着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动力和热情。

(二)突出德育内容的日常化与时代化

古代书院道德教化将儒家伦理纲常细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致力于对生徒进行人伦教育、修身教育、为人处世教育,其德育内容不仅符合封建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满足学子们求学问道的实际关切。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借鉴古代书院德育内容的精髓,以日常化与时代化的德育内容主导新时代高校德育。

当前高校德育内容存在教条空洞、枯燥乏味的问题,缺少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实际关切,所以在改革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引导学生立志、慎独和自我反思的内容,切实体现学生喜闻乐见和实际需要的生活世界。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向,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运用道德知识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此外,古代书院德育内容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道德要求,是所处时代的现实写照。所以新时代高校德育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结合。高校在改革和创新德育内容的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社会发展的时事热点,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意识。总之,新时代高校德育内容改革,要批判借鉴古代书院“明理修身”的价值追求,着力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我调适和自我反思的个人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道德秩序的理性认同,使道德戒条内化为道德自觉。

(三)增强德育方法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一直存在教条性和盲目性突出的问题,不少学生受这种德育模式的影响,对德育课程存在刻板僵化的认识偏差。而古代书院文化中德育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重视学子们的情感体验和实践参与,能够使既定的道德规范切实转变为个体实践的道德行为。所以新时代高校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层面,而要不断提高德育方法的体验性和实践性。

古代书院强调道德教育的感化作用,书院教育大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往往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因此能激发学子们的情感共鸣与理性认同。所以为了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一方面教育者要发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热情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德育工作中,以真情实感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达到“尊其师而信其道”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要合理选择和宣传榜样人物,利用网络媒体等新兴宣传形式,扩大榜样人物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道德熏陶。此外,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公益性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既有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选择,从而真正地承担道德责任和践行道德义务。高校要加快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为青年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与平台,不断拓宽知识内容的广度和宽度,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常态化与规范化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家学子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杏林组曲·学子赋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爱读书的大教育家
白鹿洞书院记
教育家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郭泰:行走在大地上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