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
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含义之前,首先要明白何为“法治文化”。关于“法治文化”的界定,我国学界中有不同的观点,但基本都认可法治文化主要是指在国家法治进程中,国家、社会或者个体通过法律进行治理或者行为的一种文化形态。[1]由此可推出,法治文化至少包含三个领域,即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以及行为领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便是建立在我国国情基础之上的法治文化,具体来说,包括符合我国国情的物质层面的法治文化、精神层面的法治文化,以及行为层面的法治文化。
高校法治文化是由高校所有成员在不同层面的法治文化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法制状态。具体来说,是指存在于高校中的学生、老师等人员树立起来的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理念等精神层面的状态。制度层面表现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制措施等文明成果,在行为层面表现为高校全体人员自觉执法守法用法。[2]我国强调开展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育学生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让学生不仅学法知法,会懂法用法,塑造其法治思维,遇到问题习惯用法治思维思考,理性判断并解决。同时在精神上树立法治信仰,在实践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的规范,其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而法律文化则是指在一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法律调整的理论和观念。它不仅涉及法律的制定问题,还涉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是人们在运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法律文化更多体现的是一国法律的产生、运行、发展过程的精神面貌,它能反映出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法律文化的产生以国家的产生和法律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而法治文化则不同,它是民主社会的象征,有了国家和法律,并不必然产生法治文化,它是法律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追求的价值更具有难度性。
法治思维是一种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它要求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以及法治原则等相关因素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要求在民主政治的前提之下,重点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目的。[4]而法治信仰是指广大社会成员形成的对法治由内而外的认同,并主动将法律作为自身行为准则,严格依法办事,遵守、尊重法律的一种自觉意识,进而对法治产生的一种信赖感。法治信仰是由于法律的公正、自由、秩序、民主等价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民众对法治产生的一种期待感,是民众对法律能实现其价值,充分发挥其保障权利、呵护人的尊严、维护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
综上可见,法治文化涵盖的范围则更广泛,其不仅包括对法律制度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法律问题,还包括法治思维、法治理念等概念的阐述,也注重对法律价值的实现和维护。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时期,其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对事物的认识没有清晰正确的判断,是人生三观定型的重要阶段。单纯的思想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容易轻信谣言,上当受骗。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误入传销,有的甚至被骗误入犯罪道路。此外,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薄弱。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不懂得如何理性维权,甚至不敢维权。不能第一时间想到寻求法律途径的帮助,或选择沉默不敢声张,或通过私人力量解决,采取一些暴力极端的手段处理。因此,就该阶段大学生呈现的特点而言,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培养他们养成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习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思考、解决问题。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强调各方面全面发展,其中也当然包括法治思维的形成和实践。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得树立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形成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进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5]新时代培育的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学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法治观念与法治意识。
十九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范围的法治。法治文化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在高校推行依法治校。[6]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关乎国家的发展,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能否养成牢固的法治思维,在我国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高校存在着部分师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高校的教师、领导干部,仍存在着忽视法律,忽视学生的合法权利等问题。规章制度的制定,往往也存在着不符合法律,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对于高校学生这一主体而言,我国很多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都只是停留在教材阶段,仅限于学生对课本上法律概念、法律条文的了解和背诵,仅仅是正在知识层面强调系统地学习。但对于大学生权力观念、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培养,还显得不足,也出现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和犯罪事件。
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思想教育,大多是通过对一年级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虽然在性质上是必修课程,但在授课方式上,属于全校性公共课,几百人一起在各大教室听课,任课老师对此门课的要求也较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认真度也会相应减弱。同时,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思想政治专业出身,讲授的内容更偏重于思想政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填补,法治意识也会淡薄。
对于高校的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掌握法律的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有的学校法学专业仅仅是作为一个小小的系存在,法学专业得不到重视,模拟法庭往往成了多功能大厅,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备也陈旧,有的院校甚至没有模拟法庭,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室。同时,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法律实践环节太少。学生进入律所、法院等司法机构实习的机会和途径很少,开设的实践课大多是留在学校听讲,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走入社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非法学的学生来说,普法宣传活动太少,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不够,很难对法律产生兴趣,更谈不上热爱和积极参与。
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思想层面上提高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对高校教师而言,要在教学中依法履行教师的义务,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7]同时,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高校领导干部更应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实践法律规定,如在校规校纪、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时要充分考虑法律的规定,保障学生提出异议和申诉的权利。以身作则,建立廉洁高效、遵纪守法的领导干部班子。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在学习生活做到严于律己,注重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不断端正自己的三观。生活中更要增强自我控制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离犯罪道路。
不管是政法类院校还是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都应增加对法律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在进校之初就抓起,针对法学专业之外的学生,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上增加一门法律类的入门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向学生讲授法律知识,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此外,对于这两门讲授法律知识的课程,可采取小班化教育,尽可能多地采用双讲师制,即思想道德部分由思政专业老师任课,后半部分法律基础由法学院老师任课,这样通过术业专攻的讲授方法,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当代高校的大学生身处一个新时代。高校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进行多样的普法宣传,例如通过扫码答题抽奖、法律知识竞赛、邀请理论界、实务界的知名法学人士做报告或演讲,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面。让学生及时知悉法律学科的热点、难点、疑点以及发展趋势,了解司法案例,在不断接触实际法律现象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起法大于权的思想。[8]在公开的观影区播放经典法律电影、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进校园,向学生们以案说法,激发大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同时,重视对法律实践设备的维护和翻修,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进行模拟审判,组织其他学院学生观看。通过非法学专业学生和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增强,营造一个较好的法治环境,从而促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高校的主要任务在于人才培养,但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界定标准应是全面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应多维度评价学生。[9]除智育成绩外还应考虑其他方面,如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等。具体到法治文化方面而言,则可以鼓励、表扬法律意识较强的学生,在评优或者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那些法律意识较强、具有法治思维、能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生,以激励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也应得到发展。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当下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许多不足,通过硬件设施整改和文化氛围的形成,全面提高高校法治文化水平。但文化的养成不可能速成,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定是一场漫长而宏大的旅程。高校需要集合多方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指引,从制度、观念和行为等多个层面探索路径,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最终促使师生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坚守与善用。[10]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将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早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