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阔
(吉林艺术学院 新媒体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数字音频是新时代新兴的众多数字媒体艺术的横向学科,体现着独特的教育性和艺术性,起到了丰富与升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广泛利用和正在探索创新的电影、游戏、交互等现代音频作品中,均具有严格的音乐或声音版权要求,这一特征不仅是对初学者设置的入门门槛,而且也是对教学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2]。面对新形势和社会对音频作品日益不断增长的需求,作为师者,是坚持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还是积极创新音频教学内容和形式,必须做出应有的选择与谋划。
开设《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课程就是让选学该课程的学生能够按照社会需求和文化发展趋势,在教师定向讲授的同时,激发并切实掌握独立创作原创声音的能力和水平,使所学技能或独创的专业音频作品日趋不断完美和符合音频发展规律并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切实增添选学学生的谋生本领和技巧,以符合学校的办学与课程设置方向。由此,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及征询意见并征得学院同意,开设了《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课程。
《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课程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音频数字化技术、数字媒体存储技术、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等学科知识,呈现出多学科综合交融的形态。它主要描述了数字音频信息从音效的设计制作、录制、控制、混音、传输和存储、到后期编辑以及声音的润色和修复等完整技术处理过程[3-5]。对学生来说,可以深化理解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音频创作为专业技术知识,以适应我国数字媒体业走向专业化并与国际数字媒体业接轨的要求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的主要内容,了解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的主要设备及其特性,掌握常见数字音频创作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在数字化影视音频作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是学生入门的基础知识,能否扎实地掌握,关系着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该课程既要对书本深切领悟,又需要参与实践操作。为增强该课程教与学的现实效果,达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的,在教学伊始,就大胆进行改革,改变大班教学模式,灵活学生编组,力求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学习质效相一致,培养出合格音乐制作创作人才。挑选各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教学条件具备的工作室进行教学,每编组班5人左右,既可以实行面对面教学又确保了教学质量。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尽快掌握音频创作原创声音的能力。针对学生应学知识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主要做好如下安排,即软件教学阶段、简单的音乐与编曲知识教学阶段、合成器声音制作教学阶段、midi制作教学阶段、录音采样教学阶段等。以上教学安排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水平做出的,在教学时把着力点放在重点知识的讲解上,并根据编班情况删繁就简,初定培养周期为两年以内。同时,根据教与学的进展和实际成效,及时做出动态调整,并依据学生不同基础和领悟能力的差别,坚持做到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音频宿主软件的选择为cubase系列。初始计划普遍采用logic与pro tools,但因学生使用的电脑大部分都为PC机,考虑到系统兼容性等问题在教与学中会存在诸多不便,对教学进程与学生日常学习操作产生不同影响,因此采用cubase音频软件。在这一教学阶段主要是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力求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达到学生既懂又会的目的,并要求学生课下坚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与实践,以利于完全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软件使用,也可以掌握音频剪辑等技巧,为以后制作创作打牢基础。
按照计划安排,该阶段教学主要是扩充教学课时和增加学习容量,明确这一阶段即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学生技能磨练的过程。教学重心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缺少音乐基础,基本是从初学开始,为确保参学学生均衡发展,避免在学习过程中有人掉队,主要是作了以下计划安排:1.节奏与音高教学。2.音程与和声教学。3.简单的曲式教学。4.旋律的编写。5.打击类乐器的编写。6.和声与织体的编写。7.声场分布与缩混教学。本阶段课程也是《原创数字音频制作与创作》的重点[6-8]。
该阶段属于原创声音制作的教学,合成器软件选择Absynth,软件操作内容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好理解,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于声音的想象力,尤其对于影像与游戏专业的学生来说,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现实中存在的声音都可以进行录制或声音素材选取完成,如果说现实中没有的声音,如“太空中的声音”,恐龙的叫声、游戏中的战斗声音等,这些都需要作者拥有足够想象力的同时,其创作声音与“现实”还不能够相差甚远(“现实”所指人们所能理解的声音),因为不论是声音艺术,还是影像与游戏专业,将来都是需要面对市场。在拥有想象力的同时,创作者也要对自己的作品带有“限定”,就如编曲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简单曲式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定”学生创作音乐的走向,防止创作出来的作品毫无逻辑可言。
完成以上三个阶段教学后,将开始midi制作教学,教学媒介依旧是cubase宿主软件,该阶段中的难点在于第一次接触midi,学生对于软件难免有不熟练的情况出现,熟练掌握后便可以完成编曲等工作。因大部分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在该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奢望所有学生都能够运用键盘去完成制作,故制作细节上应加强练习。
该阶段与合成器声音制作阶段大同小异,同属于原创声音创作,该阶段更多的是利用声音的灵活性。首先是录音教学,让学生在其过程中掌握录音技术与录音设备使用规范,随后进行声音录制。录制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声音,如用萨克斯的零部件与空气管所产生的声音进行采样与重塑,使其成为一个新的音乐素材并运用在音乐创作中。采样软件选用Kontakt进行教学,该阶段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较为简单,实践性较强。也是适用于舞台的一样音频技术,如一位学生带上电脑、键盘、话筒与几样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件上台,随意录制声音并进行采样,便可以现场制作音乐或音效,成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
学生在完成各阶段学习后,可以将所学习知识运用到各自专业领域当中。交互专业学生可自行创作原创声音运用于交互艺术当中,也可将交互装置与调音台相接,在舞台上直接通过交互装置控制调音台或连接其他音频设备实现舞台时实控制。影像专业学生可以完全独立的为自己所拍摄的作品进行配乐。游戏专业学生可以为自己的游戏作品进行声效制作等工作。
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进行针对市场所需的实践任务,如编曲、录音、影视剧或电视剧拟音工作等,这样确保学生对自身专业横向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适应能力和走向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如今数字媒体艺术几乎是全面普及的状态,不论是电影、游戏、短视频、交互装置等都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作为培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教师,应该看得更远、更透彻,要清楚学生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技术与知识[9-10]。传统教师所需要做的传导、授业、解惑,已不能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在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的同时,如何将一些被技术更新状态下所淘汰的知识进行筛选与剔除,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为社会做出价值,是如今教师的新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