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营,李晶,赵宾宾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七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狂躁症患者易怒,情绪起伏较大,若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临床一般给予狂躁症患者稳定情感类药物及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如丙戊酸钠、托吡酯、利培酮、碳酸锂等,患者用药后常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等,治疗效果有待提高[1]。丙戊酸钠不含氮元素,是治疗躁狂症相对安全的药物,患者对碳酸锂产生耐药性,可采用丙戊酸钠替代治疗。丙戊酸钠一般需要联合其他药物以缩短起效时间。阿立哌唑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精神病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本研究选取82例躁狂症患者,分组研究小剂量阿立哌唑片联合足量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躁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1~53岁,平均(37.46±4.28)岁;病程2~33 d,平均(15.77±2.76)d。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1~52岁,平均(36.29±5.36)岁;病程2~32 d,平均(15V13±2.86)d。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躁狂症判定标准;②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③无本研究用药禁忌证。(2)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②2个月内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③治疗依从性差;④<20岁;⑤合并其他类型精神病;⑥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
1.3 干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口服丙戊酸钠(辽宁格林生物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62)治疗,初始剂量每次0.2 g,每日3次,7 d内逐渐增加至每次0.4 g,每日3次。持续用药2个月。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立哌唑片(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6),阿立哌唑片初始剂量为每次5 mg,每日2次,14 d内逐渐增加至每次7.5 mg,每天2次。持续用药2个月。
1.4 观察指标(1)疗效。采用躁狂量表[2](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定患者症状,总共4分,得分越低症状越轻。BRMS评分改善率=(治疗前BRMS评分-治疗后BRMS评分)/治疗前BRMS评分。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且BRMS评分改善率>75%;显效,症状基本消失,50% 2.1 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3,P=0.002<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BRMS评分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RMS评分比较分) 注:BRMS—狂躁量表。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出现1例嗜睡、3例呕吐、1例乏力、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6/41);观察组出现1例嗜睡、4例呕吐、1例乏力、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7/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2>0.0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现阶段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可能与环境、自身调节能力、遗传等因素有关。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神经递质传递失调,进而导致抑郁、躁狂等症状。躁狂症如不及时、合理治疗,会严重妨碍患者及其周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3]。 丙戊酸钠为抗癫痫类药物,其可增加血γ-氨基丁酸水平,进而抑制神经兴奋性,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有文献表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疗效突出[4]。阿立哌唑片是喹啉类衍生物,属于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可调节神经介质多巴胺水平,当多巴胺水平下降时增强患者神经功能,神经功能亢进时可降低多巴胺水平,同时阿立哌唑片可维持多巴胺功能,保护机体运动功能,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文献表明,阿立哌唑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患者躁狂症状及认知功能[5]。本研究评估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剂量阿立哌唑片联合足量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本研究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小剂量阿立哌唑片联合足量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患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立哌唑片联合足量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