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龙
(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开发部,山西 太原 030013)
2018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与2017年相比增加11亿t,增长30%的目标[1]。为确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选取运输与需求矛盾最突出、调整结构最迫切、增量效果最显著的“六线六区域”为货运增量行动重点地区,制订具体增量方案[2]。瓦日铁路(瓦塘—日照南)作为我国连接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之一,主要承担着我国“三西”地区到东南地区煤炭资源输送的重要任务。2020年,瓦日铁路煤炭运量将达到1亿t,通过研究瓦日铁路集疏运布局能力,不断促进“三西”地区经济发展。
瓦日铁路是我国连接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之一,全长1 269.836 km,自西向东途经山西、河南、山东3省,是国铁Ι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120 km/h,设计货运能力为1.7亿t/a。瓦日铁路煤炭运量占全线运量的90%以上,煤炭市场行情直接影响瓦日铁路的货运量。瓦日铁路于2014年开通时,煤炭产业受经济周期、环境压力、供求结构等影响,煤炭市场疲软,运输需求下降,因而瓦日铁路分担的煤炭运量较少。2016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煤炭行业通过淘汰闲置产能、减少供给等手段开始复苏,瓦日铁路货运量随煤炭市场的回暖而逐步提高。2015—2018年,瓦日铁路货运量从147万t稳步提升到3 773万t,截至2019年10月底,瓦日铁路累计货运量为4 975万t,预计2019年瓦日铁路将完成6 200万t以上的货运量,较2018年增长64%[3]。瓦日铁路2015—2018年货运量如表1所示。路运量的8.47%,截至2019年10月,日照港已经完成铁矿石发运量约153万t,发展前景良好。在建的万庄物流园主要货源为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规划运输能力800万~ 1 000万t/a,瓦日铁路基本形成以煤为主、兼顾多品类物资运输的物流通道格局。
表1 瓦日铁路2015—2018年货运量 万tTab.1 Yearly freight volume on Watang-Rizhao Railway from 2015 to 2018
瓦日铁路上游可覆盖山西省主要煤炭矿区,煤炭资源丰富,沿线分布的矿区煤炭产能达43 240万t/a,其中紧邻陕西省的府谷矿区、榆神矿区和榆横矿区煤炭产能达21 660万t/a。瓦日铁路可通过冯红铁路(冯家川—红柳林)、太中银铁路(太原—中卫—银川)及周边公路,将内蒙古鄂尔多斯南部和陕西榆林地区的煤炭进行西煤东运[4]。根据目前的煤炭产业结构,以及周边工业企业发展规划,沿瓦日铁路煤炭用户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长治,河南安阳、鹤壁、濮阳和山东济南、泰安、日照等地区的钢铁和电力企业,上述企业高度依赖煤炭,煤炭需求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可为瓦日铁路货运市场提供保障。除煤炭刚需外,沿瓦日铁路还拥有潜在的煤炭贸易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是接轨梁山北站的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矿业”)大型煤炭物流园,煤炭资源可依托京杭大运河辐射到长江、淮河及钱塘江流域,下游客户群炼焦、钢铁、电力企业繁多,每年有近7亿t的用煤需求。经过近5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目前上游煤炭企业和中下游煤炭用户已经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个别企业提前布局,在上游建设集运站,下游建设物流园,基于铁路运输的煤炭供应链已基本形成,铁路货运市场趋于成熟稳定。
除煤炭市场外,瓦日铁路沿线油品、铁矿石、农贸物资等货物也具有较为可观运输市场。已建成的丰利石化专用线以发运燃料油、原油为主,截至2019年10月份已发运油品约69.3万t;日照港发往山西长治等地的铁矿石也基本形成稳定市场,2018年瓦日铁路矿石发运量约为219万t,约占当年瓦日铁
基于整体性、经济性、结构性布局原则,结合瓦日铁路沿线资源、企业分布和市场需求,以及专用线企业接轨申请、沿线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等因素,在整体规划时根据煤炭生产能力、消费能力,分别确定集运站点、疏运站点的建设规模、数量,根据地域大宗货物集散需求及货物吞吐量,规划大型物流园[5]。同时,参考专用线所在地区铁路网功能、专用线工程量、投资收益等情况,对瓦日铁路集疏运系统布局进行优化,形成与货运需求相匹配的集疏运系统布局方案。瓦日铁路集疏运布局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瓦日铁路集疏运布局基本思路Fig.1 Basic thinking on the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layout on Watang-Rizhao Railway
(1)根据产业特点布局集疏运系统。根据瓦日铁路设计货运能力,以及线路上游处于产煤地区、中下游处于用煤地区的特征,建设与货运需求相匹配并预留增量空间的集疏运系统。在山西省境内根据煤炭企业分布、煤炭产量等情况建设战略装车点;在河南、山东省境内以周边钢铁、电力等用煤企业分布及煤炭需求量为要素,建设以卸车作业为主的专用线。另外,根据沿线在区域交通网中的地位,结合货物吞吐量、大宗物资市场前景等因素,建设装卸能力同时兼顾的大型物流园,全线在山西吕梁,河南安阳、鹤壁,山东梁山等地区规划6个主要物流园。
(2)有效贯通集疏运上下游链条。从提升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的角度出发,同步考虑同区域内铁路网及其集疏运系统规划、建设情况,实现集疏运系统布局最优化。瓦日铁路原项目为山西中南部通道,主要功能是晋中南地区煤炭外运,山西省内铁路还有大秦铁路(大同—柳村南)、石太铁路(石家庄—太原)、侯月铁路(侯马北—月山)等货运通道,上述通道辐射地域不同,可直接或间接开辟辐射地域的货运市场[6]。瓦日铁路上游从瓦塘至辛堡段铁路网处于空白状态,战略装车点建设具有良好市场环境,下游河南、山东省境内虽然铁路网相对密集,但是铁路运输能力基本饱和,多家用煤企业具有煤炭疏运设施建设需求。提前布局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在梁山北站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建设物流园区,在日照港区建设铁路专用线与海上运输实现有效对接。
(3)推进集疏运系统全流程建设。根据集疏运系统建设工程量、投资、收益等情况,对专用线近期及远期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实现早日运营。针对瓦日铁路地处山区,装车点建设工程复杂,投资较大的问题,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专用线接轨与正线施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既降低建设成本,避免后期站区进行改造,又缓和开通后施工对运输在安全、效率方面的影响。在瓦日铁路开通运营时,由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豫鲁铁路公司”)代建专用线已经完成17条,对于后期加快集疏运设施建设进度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瓦日铁路开通后,在煤炭产业复苏、煤炭市场转好的带动下,铁路方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加快推进专用线建设进度,取得明显效果。截至2019年10月底,瓦日铁路已建成专用线13条,与11个车站接轨,设计运输能力基本满足2020年完成1亿t运量目标的要求。目前,瓦日铁路大宗货物集疏运在建及拟建铁路专用线项目共计48个,规划近期年度货物集疏运能力为31 908万t/a,远期年度货物集疏运能力为43 768万t/a。瓦日铁路已建成集疏运系统布局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瓦日铁路已建成集疏运系统布局情况Tab.2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layout of the completed sections on Watang-Rizhao Railway
集运端8条专用线全部位于山西省煤炭产区,装车站点总设计运力近期已达到9 615万t/a。其中,长子南能源交通物流公司煤炭专用线位于山西东南部,毗邻河南省,货源吸引区主要是长治地区,有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主要煤炭企业提供货源支撑。其他7条专用线均衡分布在瓦塘至孟门间130 km范围内,基本覆盖山西西北部主要产煤区。到2020年初,龙马站洪洞恒富专用线开通,设计运量1 000万t/a,集运端设计运力可达到10 615万t/a。
疏运端4条专用线分布在河南、山东两省,设计通过运力达8 350万t/a。疏运能力虽然略有不足,但是部分货源到站可通过京广铁路(北京—广州)宜沟站、京九铁路(北京—九龙)台前站、京沪铁路(北京—上海)磁窑站分流发运至沿线企业,弥补本线疏运能力不足的问题,与货运增量要求相匹配。同时,瓦日铁路与日照港、京杭大运河互联互通,极大地提升瓦日铁路煤炭疏运能力。除以上煤炭专用线外,丰利石化专用线为燃料油、原油危化品物流通道,设计运量为460万~ 920万t/a。
总体来看,瓦日铁路专用线虽然可以满足目前增量需要,但仅完成集疏运总体布局项目的1/4左右,形成的运输能力为瓦日铁路设计货运能力的56.55%,距离规划设计差距较大。而后期在建项目可持续性不强,5个在建项目总集运能力1 400万~ 1 850万t/a,疏运能力2 140万~ 3 160万t/a,但工程建设进度不一,能否如期投入运营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3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在集运端,其他项目均处于前期阶段,在5年之内难以形成新增运能。同时,受能源发展趋势影响,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发展迅速,煤炭能源消费将逐步下降,专用线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也影响专用线建设积极性。
某疏运系统是实现瓦日铁路货运增量目标的基础,集疏运系统建设进度直接影响铁路运输能力[7]。集疏运系统建设滞后对铁路货运增量造成制约和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提前研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持铁路货运增量稳定。合理布局集疏运系统,加快专用线建设进度、积极融入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智慧物贸信息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实现瓦日铁路货运增量具有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推进货运增量还应从运输组织、运价调控、配套设施等各个方面多措并举[8]。
(1)加快专用线建设进度。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推进政策,特别是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各相关部门、单位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议,为专用线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政策环境。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对管内专用线建设密切关注,通过专题推介、现场调研等多项措施,积极协调解决影响建设进度的具体问题。晋豫鲁铁路公司与山西吕梁,河南鹤壁、安阳,山东济宁、日照等地方政府实施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集疏运系统建设进度。
(2)积极融入综合交通网络。对各专用线项目进行充分调研论证,选择盈利预期较好的项目,适当参与投资铁路专用线建设,既能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带动整体项目进展,打通铁路“前后一公里”,又能够提前进行战略布局,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主动融入整个物流运输链条,为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2019年参与的龙马站洪洞恒富专用线即将开通,成为铁路和地方企业合作的示范。因此,铁路积极与日照港、济宁矿业等企业主动合作,共同建设物流园,提前布局多式联运,使瓦日铁路融入到大交通、大物流网络当中。
(3)建设智慧物贸信息平台。研究建设沿瓦日铁路智慧物贸信息平台,围绕仓储配送、信息服务、交易撮合、资源协同、货损理赔五大功能,搭建以集疏运系统为基础,整合汇聚沿线煤炭、钢铁、电力、农贸等物流资源供需的大数据中心,将集疏运系统各专用线站点,及相关企业运营、生产等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促进资源供需对接。
(4)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货物发运需求,开展满足个性化的运输服务,促进铁路货运向高质量发展,稳定和吸引优质客户群。推进铁路运输货物由煤炭单一化向多品类发展,逐步形成基于煤炭,兼容多物资运输的物流运输通道,以提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应对煤炭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
2020年,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决胜年,提升铁路货运量,是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重要一环。在目前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量,增加铁路运量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以其大运量、低能耗优势,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加上我国东南部煤炭产能将逐步退出,煤炭调入主要依靠“三西”地区,瓦日铁路作为我国煤炭资源重要运输通道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在目前进一步巩固现有货运市场,加快集疏运设施建设的同时,实现铁路货运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