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文化学对文化自信视域下武术教育传承的思路展开分析。研究认为:武术教育传承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契合点,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基于此,提出武术教育传承的“四个支点”:实现技击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统一;建立原创的武术教育核心理论;在“法”制与“礼”制优势中找到文化自信;建构武术教育话语体系。
关键词:文化自信 武术教育 哲学理论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 2020) 1-0015-03
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显然拥有一套自身的文化体系来证明身份尤为重要。对于武术而言教育则是其最好的出发点,而且现在国家也在提倡教育兴国。想要办好武术教育就需要对自身体系有个清楚的认知而后形成自信,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种自信既源于时代性的创新发展又与优秀的教育傳承有关。武术从表象到本质都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不谋而和,武术运动是新时代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1]武术的教育传承携带着民族文化精神且经久不衰。因而在文化自信下的武术教育能够彰显民族自信心,能够发挥创造力来实现强国强种的目标。
1 实现武术教育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统一
整体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坚实后盾,既需要硬实力来保驾护航,也需要软实力来填充。对于武术教育来讲,攻防技击性就是其硬实力的范畴。武术教育的硬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五个维度”来体现。“创新”是核心要素。在今天技击性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这种攻防技击性需要结合教育、学术、文化交流等活动来实现其当代价值,用创新这颗“定心丸”维护好武术教育的良性发展。“协调”是基本要求。可用“木桶效应”加以说明。武术的技击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徒手的又有器械的,而其中又有不同的运用手段。因此想要提升硬实力就不能存在发展的短板,否则就不会见到“水位”的上升。“开放”是活力源泉。“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一带一路”愿景成功串联起世界,武术教育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其硬实力可体现在武术比赛、影视、动漫等领域。“共享”是价值归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教育交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频繁,因而既要“走出去”将技击硬实力与健身、养生相结合进行国际传播,又要“请进来”参考国际一流标准开拓硬实力资源。“可持续”是终极目标。需要在武术受教者培养与技击传承创新中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授的过程之中推动终身学习,保证教育的优质性。强大的硬实力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受教者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同,而软实力也可弥补硬实力所欠缺的同化吸引。武术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它应当表现为人们能够自觉地从事武术思维与实践活动。[2]武术教育的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思想文化、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三个层面。首先是思想文化。若授武的过程单纯停留于“皮毛”教习武术的技击套路等知识,而失去对“精神”的教育传承,那么武术教育的发展就会变成乌托邦。其次是传统美德。于武术教育而言则体现在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纵观历代英豪爱国情怀在其身上都有体现,古有岳飞、戚继光的“精忠报国”和侠肝义胆,近代有文天祥、霍元甲的“丹心”和不畏强暴,今有孙禄堂、蔡云龙的民族气节。再次是人文精神。习武者讲究身心的内在和谐和不争的外在表现。“心身交益须修身”,通过外练养形,由外达内,促使人体血脉畅通。由此可见,应该将硬实力与软实力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武术教育的传承发展,从而更好地增进国民的文化自信。
2 建立原创的武术教育核心理论
正如笔者曾指出的那样:武术教育“言之重要,行之无助”的现状。我们应该更具主体意识地用最富含文化信息的核心理论去表达自我、阐释普及武术教育内涵。有必要在武术教育中找回原创的核心理论,它的回归是一种更充分的认同。武术教育的核心理论不是“披萨”文化,它是将“精髓”包在里头的“包子”文化。其“精髓”可用五种关系来形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贯穿于武术教育的始终。提倡应天地、四时变化。在教育过程中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没有对自然的支配欲,要求在习练过程中符合自身条件、节气、地理环境等,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譬如用“三才、四象、六合、八卦”来阐释武术、太极拳原理,用守道、悟道来指导训练过程,用“攻守进退、虚实刚柔”来构建技击原则;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通力合作可用于武技的切磋之上。传统武术在人与社会关系处理的方方面面均反映了儒家社会观念中的“群体和谐”思想。[3]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存在。武术较技是“两两相当”的,能够使得受教者在对抗中进行交往,在交往中体悟冲突。这种冲突不以性命相搏,它会受武礼的规范和武德的软性制约,只是点到为止不伤和气,对受教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三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而不同是处理彼此关系的普遍原理。武术教育中涉及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差异的,历来都采取“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的态度,从来不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明辨是非的标准。所以,在传授武艺的过程中,也不会触犯学习者的民族文化精神,而是更加注重武术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领域;四是人的身心关系。身心合一的修炼是对生命体验的重视。身即外形,包括手、眼、步、身、法。心即内在精神,包括心、意、胆。武术教育并非单纯的机械性肌肉运动传授,而是充分体现了形神统一的哲学思想的传承。打拳前使身体处于松脱的状态以求身心宁静,通过反复追求这一过程,使动作更加纯净自然。实现内养性、外健身这一理念;五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兼容并包是“地球村”多元文化体系交融的必要准则。“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在增进国际间交往的征途中,进行思想交流和技艺切磋而非追求彰显“我”忽视“他”的高姿态。
3 武术教育在制度优势中找到文化自信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体育,它在形式上与“现代体育有不同,其文化内涵也不同。这种文化内涵可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角度来解析。制度文化位于体育文化的中层,它是保证各类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组织形式、礼仪规范、竞技规则、道德标准等文化形态。本研究所阐述的制度优势将从武术教育所涉及到的“法”制和“礼”制两个层面展开说明。首先是“法”制,包括组织形式和竞技规则。想要有效地发展武术赛事,就一定要组织好武术竞技的各项工作,有合理的分工结构和协作关系。其中赛事参与体、活动形式和运动项目作为武术赛事完整组织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武术也要靠一定的竞技活动才能得以推广发展。但是没有竞技规则无以证明技术水平和境界的高低,只能形成封闭保守、妄自尊大的虚无主义。规则是竞技的导向标,武术竞技体系的完善是建立在武术竞技规则优化完善的基础之上的。[4]因此武术竞技规则做为武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本身需要与民俗、地域特色等深度结合,进而与武术运动的基本规律相符。譬如“法律”一般约束着整个竞技场,使其有条不紊的来维持竞技秩序,它是依据动作之间内在矛盾关系,能够有目的的引导技术向某一技术特色发展。所以武术教育的这种竞技“法”制能够得到人们的尊崇敬畏,成为制度文化中的一根准绳。武术的制度优势中还表现为“礼”制。将“礼”制贯穿在竞技活动之中是竞技形式的需要,同时也是人们对武术文化价值的认同的需要。“礼”不仅限于竞技活动,还作用于武术教育的方方面面。“礼”制是约束和规范习武者举止行为的,之所以需要约束源于武术是具有攻击性的技术。若没有“礼”就只能作为一门危险浅薄的技艺的存在,相反蕴涵“礼”才会被尊为国术。在“礼”的氛围里才得以实现武术教与育的统一。习武者可以从武术修习中用身体体悟、用心灵感悟,并将所体所感内化为自我思事、行事乃至为人处世的“礼”。[5]学艺的前提是先识礼。武礼始终贯穿于习武者的学武、施武、授武的实践活动中并默认成规。这种武术“礼”制是个人乃至民族精神文明素养的展示,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
4 建构武术教育话语体系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国学四大精粹代表之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近年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将武术列为体育改革的七大重点项目,说明武术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若没有属于武术教育身份的话语体系,那么这种关注度就会无的放矢。因而亟需建构属于武术教育自身的一套完备的话语体系。所谓的武术教育话语体系包括学术话语和学科话语两个层面的建设路径。首先是学术话语。它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产生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之中,反映着武术科学发展的程度。武术教育的话语主体想要有表达话语的自由就需要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以及大众性。武术教育具有标识作用的民族性。例如岳家拳、杨家枪、八卦剑、干将莫邪剑等拳种剑法的名称,都融入了历史文化,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结与爱国主义精神。又如无德无拳的武德理念等无一不贯穿于武术教育的学术话语之中,谈及这些马上就能联系到中国武术。既然武术教育的学术话语来源于实体性现实,那它就必须具有科学性。一些武术教育中的学术术语就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同时加以引导,使其朝本来的涵义发展。例如太极拳或是一些功法在向国外传播时某些术语难以翻译成与之匹配的外文,这时就应通过相应的动作让其心领神会。又如天人合一的涵义并不是人与天融为一体,而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如果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长期以来,武术教育一直隶属于体育的范畴,作为其中的一个运动项目存于至今。武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就是一个围绕“体育”“体育运动”模式改良的“化”的过程。[6]但是“体育”一词源自西方,是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严格按照人体运动原理以无限开发人体潜力为主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武术教育融合了儒释道传统哲学、养生学、中医学和伦理学等观念,讲究外练与内修為一体,尤其是太极拳以五行周易为拳理框架,中医以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它是以整体观念作为出发点,注重心、神、意、气与动作的协调一致的中庸思想,能够促进习武者的身体健康,不仅具有西方体育的功能,还具备很多体育项目不存在的文化内涵,可见武术在西方体育的环境中生存是不恰当的,这样会致使武术教育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失语,为顺应弘扬建设精神家园的社会需求,不可将武术简单理解为纯粹的体育项目,需要在肯定武术体育属性的同时,将武术当成跨越体育框架的文化存在。
5 结语
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是实现武术价值最有力的传承方式。当下武术教育的生存语境昭示着我们,通过武术教育传承的手段教化人们如何建立文化自信,并在文化自信的环境下又该如何作为。因而,若要促使武术教育传承良性发展,就应秉持四个支点:实现武术教育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统一,用武术教育全新的理念,补齐发展过程中短板,实现教育认同;建立原创的武术教育核心理论,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人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武术教育在制度优势中找到文化自信,注重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建构武术教育话语体系,实现武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以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冯素琼.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下新时代“文化自信”构建路径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49-52.
[2]韩晓燕,袁金宝.论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应然表达及提升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2):135-139.
[3]周小林,刘为坤,孔德银,难以承受之重:传统武术核心价值之现代性审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1):47-52.
[4]张成明,王舜.武术散打比赛规则的加分制和减分制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97-102.
[5]张元驰功,中国武术的育人之道[J].体育文化导刊,2018(2):119-123.
[6]赵连文,朱雄,王岗.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历史回眸与新时代发展论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4):130-137.
作者简介:焦艳菊(1993~),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