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力行 立德正行
——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主张与实践

2020-02-25 22:44邓肇玖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养正力行办学

邓肇玖

(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1)

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拥有80 年良好办学传统的老校,近年来,学校在传承“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养正力行”办学主张,把单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拓展到全面教育,把“正”贯彻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让学生从小拥有“正”气和“正”行,为其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养正力行”教育的办学内涵

“正”,从意识层面看,意指“好的想法和倾向”;从实践层面看,意指“正确的做法和行为”。“养正力行”指经教育和培养,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认识、行为规范,并将其化作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行动;“立德正行”指学生在“养正力行”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具有“正”人、“正”学、“正”体、“正”美、“正”劳的品质。三元二实小根据“立德树人”目标要求,着力完善“养正力行”校园文化体系,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办学主张及实践策略

(一)用“正”的校园文化陶冶人

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反映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构想。[1]校园文化环境应有独特的语言,让学生在与其对话中感受某种启迪或感召。三元二实小在校园文化环境创建中,凸显“经典文化”“榜样力量”两个主题,实现启迪学生心智、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

在“正”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精选富有“正”能量内涵的蒙学经典内容和近现代“正”的典范人物名言格言,以及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等,对校园进行精心的布置,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例如,学校在操场四周墙壁上,选取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文化”和《千字文》内容,制作成墙体浮雕,配以经典文字故事,构成图文并茂生动的美德画面;校门口至教学综合楼两侧道路,有镌刻中国名人经典格言的铜制塑像和文化石;教学综合楼一至四层走廊,分别布置有《三字经》《弟子规》《菜根谭》《增广贤文》等寓含人生智慧的名句;教学楼一楼的走廊,有“雷锋”语录和“雷锋”故事等。每个楼梯的墙上,有中国伟人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立志报国的故事,邓稼先、钱学森、华罗庚等读书报国的故事;每个班级电子班屏上,展示优秀学生的照片和事迹……校园环境文化设计充分体现“正”的育人内涵。

(二)用“正”的课程体系塑造人

“课程”是“办学主张(办学理念)”物化的重要标志,是落实“办学主张”的载体。[2]在践行“养正力行”办学主张的过程中,三元二实小构建“五正”校本课程体系,培育学生“正”的意识,养成“正”的行为。

1.“正”人课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分年段开发和实施“礼仪养正(一年级)”“习惯养正(二年级)”“文明养正(三年级)”“道德养正(四年级)”“品质养正(五年级)”“法治养正(六年级)”系列校本课程,同时配套开发相应的视频资源,供教学使用和在学校LED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把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每一天。开展形式多样的角色体验性活动,如与三元区人民法院少年庭联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让学生模拟担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人”“监督员”“旁听员”等,在法官的指导下开展模拟审判活动,感受法律的尊严,明白社会生活中的“是”与“非”,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与交警部门联合开展“模拟小交警”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学习交通指挥手势,在校园操场四个路口设置模拟“交通岗”,在两个路口设置简易“交通信号灯”,做操集会时由学生轮流担任“交警”,负责指挥或“执法”。通过长期模拟体验,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在生活中也养成按交通指挥行走的习惯。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盲人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盲人的不易,增强学生尊重盲人、关心盲人的意识。

2.“正”学课程。学校制定“三姿(坐姿、握姿、写姿)”训练要求,编制“三姿”训练口号,设置“三姿”训练周(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强化学生正确“三姿”的养成教育。制定“学习行为规范细则”,对听课、作业、考试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组织学生阅读美书、美文和美篇。成立“读书社团”,开展“好书推荐会”“我是朗读者”“我读我讲”“我读我演”“我读我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书”为媒,传授知识,传递价值,传承文明。

3.“正”体课程。学校全面推行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每天上午30 分钟大课间活动,下午20 分钟体育课外活动。开设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田径、花样跳绳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4.“正”美课程。学校将陶笛引入课堂,形成普及性的艺术教育项目。成立管乐、合唱、竖笛、口风琴、书法、主持、绘画等艺术活动社团,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节”,展示学生的创新、创意成果。成立“机器人”“电脑制作”“电子百拼”“小制作”等活动社团,培养学生科技和创新启蒙意识,发展动手动脑和实践创新能力。

5.“正”劳课程。学校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意识。例如,学校将校区划分为若干劳动责任区,由学生负责清洁。利用教师和家长资源,开发“缝补”“插花”“刺绣”“简易木工”“简易电工”“简易车工”等劳动实践课程。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我是小小志愿者”“我当一日班长”“我当一日老师”“我当一日清洁工”等系列主题角色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

(三)用“正”的学科渗透教育人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养正力行”教育必须扎根于课堂,培养学生“正”的意识,践行“正”的行为。在办学主张实践过程中,学校重视“养正力行”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渗透教育,包括“三姿”、注意力、学习思考、发言、作业、订正等;二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渗透教育,包括思考方法、阅读方法、写字方法、审题方法、解题方法等;三是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教育,包括爱党爱国、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互敬互爱、乐于助人等。

(四)用“正”的评价机制激励人

评价是督行的重要手段。[3]在“养正力行”教育中,除了做好教育引导之外,还要建立一套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将内隐的意识化作外显的实际行为。学校根据小学生好表现、爱表扬的特点,设立“星”学生评价机制。德育处根据“五正”课程内涵要求,设置“文明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荣誉称号,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统一给每个学生制作创“星”记录卡。每月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一次由家长代表出席的评议会,评选出各个“班级之星”,在电子班屏上进行展示,并在创“星”记录卡上做好记录。每周每个班级向学校德育处推荐优秀学生参与“校园之星”的评选,评选结果在学校大型LED 屏上播放,并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授章。学期末,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创“星”记录卡存入少先队“正行银行”,并根据创“星”数,在学校“奖励超市”里自选一份奖品。德育处每学年根据学生的创“星”记录,评选出“十佳校园小明星”和“百名校园小明星”,召开由家长、社区代表参加的表彰大会,并制作宣传画册,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作用和感染力。

三、办学成效与启示

(一)办学成效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三元二实小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学生在“养正力行”教育中,培养了正确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法等,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养正教育以其深远的立意、丰富的内容和接地气的成效,给学校办学增添动力。

1.“正”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在学生中得到内化。养正教育使学生得到真、善、美的塑造和教化,进而影响他们的“知、情、意、行”,使养正文化和人性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文明礼仪、遵章守纪蔚然成风,阅读、运动和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明显改观,学生时时洋溢着生命活力,校园处处释放着正能量。近年来,学校先后有六名学生分别被评为全市“诚信之星”“环保之星”“勤俭节约美德少年”和“助人为乐美德少年”等。每年有200 名以上学生在区、市举办的声乐、管乐、课本剧、篮球、足球、乒乓球、机器人等比赛中获奖。

2.“正”的意识和行为在学习中得到强化。养正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得到优化,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课堂上,学生“三姿”基本到位,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人数明显增加,动手实践和学法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市、区举办的学科核心素养大赛、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生运动会、机器人比赛、作文大赛、古诗词大赛、英语阅读和演讲等比赛中获奖。

3.“正”人先“正”已的氛围在教师中得到推崇。养正教育使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回归教育本真。广大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教育,更加重视教学与教育并重,知识与能力并行。近五年来,有60 多名教师获得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称号。

4.“正”的办学品牌逐渐得到认可。养正教育拓展了学校的办学内涵,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响学校办学品牌。实施养正教育后,学校成为三元区学生养成教育、和谐校园建设示范校,区域知名度越来越高,教育质量步入全区前列;成为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获得福建省第一届文明校园等荣誉。

(二)实践启示

1.办学主张要深入全体教职工。办学主张是校长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是学校办学的灵魂,要使其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办学追求和教育行为,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有效贯彻和实施。三元二实小“养正力行”办学主张是在学校原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同时,校长多次召开说明会,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得到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可。而后,学校围绕办学主张,组织人员对logo、校训、公用演示模版、听课本、笔记本、会议室布置等进行设计,加大办学主张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学校每学年还召开一次“养正力行”教育研讨会,组织教师交流经验、体会,阐释意见和建议等,不断丰富办学主张的内涵,拓展实施载体。

2.家校配合不可缺。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正力行”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三元二实小在实施“养正力行”教育活动时,充分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作宣传和解释,并建立年段、学校两级家长委员会,让其参与学校、年段学生管理教育活动决策和设计。同时,在建立“养正力行”评价体系时,还引入家校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宽教育空间,提升教育效果。

3.评价推动办学主张落地。由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他们的自律意识、持久意识较弱,这就需要外部监督机制的介入。在“养正力行”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操作性强、可持续、可物化的“星”学生评价机制,同时配以视觉性强的宣传媒介(如电子班牌展示、学校大型LED 播放、精致的宣传画册制作等),家长、社区、学校联动参与表彰机制等,有效营造浓郁的争“星”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扩大办学主张的影响力。

4.制度是办学主张实施的保障。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一所学校办学主张的贯彻和执行,同样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在推行“养正力行”办学主张过程中,学校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规划、课程资源开发纲要和操作办法、办学主张实施人员主体责任、“星”学生评价办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制度、主题教育制度等,为办学主张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养正力行办学
循序力行,让“德融数理”落地生根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身体力行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风景里的大美学校
——江苏省宜兴市湖实验学校“养正文化”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