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心肾内科,吉林长春 130021)
冠心病的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使得管腔狭窄或出现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1]。老年冠心病患者患病过程中易引发相关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2]。相关研究表明,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有助于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意义[3]。该次研究探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选择 2017 年 11 月—2019 年 11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 27 例,女性患者 18 例,最高年龄 78 岁,最低年龄60岁,平均年龄(69.14±3.75)岁;实验组当中,男性患者 26 例,女性患者 19 例,最高年龄79 岁,最低年龄61岁,平均年龄(69.17±3.7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该次研究。患者都具有齐全的病案资料,且对该次研究的内容知情同意;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心肌酶测定、心电图等诊断方法进行了确诊。排除了肝脏肾脏功能不健全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该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心电变化情况予以密切监测,当患者的冠心病发作的时候,应及时依照医嘱给予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当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抗凝、扩血管等针对性治疗[4]。
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就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从而增强患者在疾病方面的认知水平,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2)心理护理:通过和患者之间有效的交流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变化,以言语鼓励等方式缓解其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勇气和信心;(3)用药护理: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科学用药,讲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措施;(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科学的安排饮食和作息,以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控制患者盐、脂肪、糖的摄入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方式,通过锻炼促进心脏功能的提高,从而达到缓解病情、减少发生并发症的目的[5]。
(1)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其具体评价标准是:①显效:干预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且发病不超过2次;②有效:干预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良好,并且发病次数范围是3~6 次;③无效:干预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并且发病超过6次。有效率=1-无效率。
(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进行对比。应用WHOQOL-100 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
(3)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
(4)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以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进行评价,具体标准是:①满意:80分以上;②基本满意:60~79分之间;③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1-不满意度。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计数资料应用[n(%)],检验值是χ2,描述计量资料应用(),检验值是t,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是17例、20例、8例,有效率是82.22%;实验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是23例、21例、1例,有效率是97.78%。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 4,P=0.013 9)。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分别是(58.49±5.26)分、(74.79±4.65)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分别是(58.46±5.21)分、(81.37±4.02)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 2,P=0.978 4);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更加良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1 0,P=0.000 0)。
对照组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别有6例、2例、2例、3例,并发症发生率是28.89%;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别有1 例、0 例、0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是4.44%。在发生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0 0,P=0.001 9)。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是15例、21例、9例,满意度是80.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是24 例、19 例、2 例,满意度是95.56%。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 8,P=0.024 3)。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含胸痛、胸闷以及呼吸短促等,一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仅表现为全身乏力、心慌心悸或者是心前区不适,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因病情延误危及生命安全[6-7]。该病作为该院心内科收治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其患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患有冠心病的同时还可能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由于诱发冠心病的因素较多[7-8],因此加强护理对于临床治疗、改善症状、优化生活质量等有着重要影响。康复护理作为近些年新型的护理方式,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护理措施延伸到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提高预防和防护意识,遵医嘱治疗以及避免相关影响因素等等,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10]。目前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含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如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则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临床症状,对于并发症也有着很好的预防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1-12]。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均围绕康复目标展开干预,通过心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了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不良情绪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尤其重要[13]。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使患者能够根据发病原因调整生活习惯,例如避免高糖、高盐饮食,避免寒冷刺激等等,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同时也会对出院后的生活习惯形成正面、积极的影响。康复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护理对象恢复健康,并且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被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康复护理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和使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