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敏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公开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GDP增速放缓。以2018年数据为例,2018年GDP较2017年虽仍然保持上涨态势,增长6.6%,但增幅却有所降低(降低0.2个百分点)。而受全国需求侧转弱、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物流业成本的下行压力也逐步增大,尤其是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物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我国2018年物流业的景气指数为53.8%,与之关联的货运指数、仓储指数、电商指数 、快递物流指数等均有所降低。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物流业经营者、从业者要不断整理总结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办法拉动需求侧,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控制,促进物流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物流业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和电商发展的共同加持下,我国物流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但由于物流行业毕竟属于较新的社会行业,国家关于物流企业成立、管控、制约、扶持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各个物流企业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扩大知名度等目的各出奇招,这使得当前我国物流市场呈现企业多、竞争压力大、缺乏科学管理的迹象。在这样不争的事实下,物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成为必然,这就直接导致了物流成本的逐年攀升。此外,就物流业本身而言,物流运输、包装、分拣、投递、退换的全过程都要产生不同份额的损耗,还需要对应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管理资源的投入,这无形之中都增加了物流业的基础成本。就我国当前状况而言,我国幅员面积辽阔,物流运输往往路线较长,耗时较久,而在此过程中人员需要休息,车辆也需要调整,再加上路况参差不齐,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就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重工业企业和原材料聚集在北部、西部,而生产商品的人力资源大多聚集在沿海地区和东南部地区,这种类似于大跨越的产业结构布局,必然造成物流业高强度、高难度的运输现实。从运输结构来看,我国物流运输的主力军是公路运输,依靠轻卡、重卡运输较多,大约占到所有运输类型的八成以上,然而公路运输的费用却远远大于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这直接在运输成本上造成了巨大的投入。当然,物流企业想要降低成本,短时间之内无法依赖于这些硬性问题的快速解决,毕竟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从物流企业经营者角度出发,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做好经营管理,在物流的全过程经营管理上下功夫,这无疑是当前解决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当前人们已经跳出固有理念的藩篱,不再单纯地将物流局限在仓储和运输两个环节,而是不断丰富认知,将物流业拓展到了从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开始,到满足需求为止的时间范围内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中所有涉及到的物流活动的部分所形成的链条。而降低物流业成本的途径也逐步从仓储和运输两个主力部分压力分散到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当中。[3]下一步应当不断优化供应链,在我国形成“产-供-销-配送”一体的物流链条。首先从“生产”环节入手,要把控好原材料的选取,从原材料的成本、质量、市场口碑等多个层面管控好生产成本。尤其对于一些电商平台的物流而言,“源头”尤为重要,应当从惠农、富农政策入手,从生鲜蔬果的原产地优选成品,既能帮助农民的特色产业提高知名度,助力国家扶贫助农的总体计划,又能避免中间商、采购商的成本压榨,用最低的价格采购到最好的品质,缩短了中间多次调配辗转的损耗,也避免了多重抽成和对品质的无法把控。久而久之,“好品质、低价格”将成为更多电商和受众的追求,这无疑对从源头降低物流成本有着巨大的价值。其次要做好供应和销售的后备保障,在保证货源储备、供应充足的前提下,提高仓储技术的科学,保证合理规划和使用存储,保证供应顺畅、品质好。采取多重营销手段,真实、科学、有效地传递商品特质,保证销售的数量和成效,不打虚假广告,不吹嘘、不夸大,确保运输后商品完好无损地到达客户手中,减少退换风险的同时维护好口碑,做好商品品牌化,确保将运输品质做到最优,拉近与需求侧之间的距离。对于电商而言,鼓励运费险的赠送,这对于销售方、运输配送方都是保障,也是制约,消费者也能从小小的一份运费险获取到很大程度上的保障感,促进交易的成交。成交率高了,退换率低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利润也跟着有了提升。再次,就是要从运输、配送环节入手,做好运输过程中的商品保护,避免人为因素的损坏,将“暴力”拒之门外,做到轻拿轻放。配送人员的配送礼仪和行业规范亟待强化,除了与薪酬挂钩之外,还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做好心理上的关怀和行为上的引导,制定详细的鼓励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使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运输人员、快递人员个人价值得到凸显,持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此外,在这条持续运转链条上,应该尽可能整合现有资源,比如农村信用社、连锁便利店、地区邮局代收点等,为商品的代收提供便利,既解决了客户因工作繁忙无法接收货品的焦虑,也避免了配送人员的重复劳动,这就使得这条链条上能保证最终目的实现的保障又多了一层。基于这样的代收点建设都是现有的社会建筑,不需要物流企业重复投入建设,因此从根本上而言,物流企业是在没有投入情况下获得了更多投递、寄存选择,而这些代收点还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带来一些投递业务,因此既降低了成本投入,还拓展了额外的业务渠道,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4]
业内专家介绍说:“物流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产品在仓库存放的时间和路上耽搁的时间过长。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锻造核心竞争力尤其重要。”以此来看,物流成本过高已经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缩短仓库存放时间和缩短运输时间入手。这需要企业管理者着眼物流产业流程入手,加强全过程管控,精益化物流管理。首先要从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入手,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50%的物流企业仍然处于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和系统建设阶段。”也就是说,物流企业对于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尚存在极大地提高空间。作为物流配送业的及技术支撑,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极大的关系到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提升。以仓库管理为例,如果企业能够引入优秀的仓库管理系统,高层管理人员就能够对各地区的实际仓库储存量、空置量和每天的进出量做到全盘掌握,借助视频监控、语音识别和表格管理等手段,能够实现高层仓储调配与各个仓库管理员之间的实时沟通,完善各地区仓库储存调配和发货整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同时,如果各个仓库管理人员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该软件系统,就能节省人力消耗,实现“货品数量心中有数,进出货品有据可查”,还能够根据仓库的承载能力和实际使用情况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这无疑对于提高仓库管理质量和效率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也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当前我国物流仓库存放时间过长的问题,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对于路上耽搁时间过长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路上耽搁时间长无非由两种因素引起:一是客观情况影响。运输过程难免遇到天气变化、地区封路、交通事故等等的阻碍,这对于依赖公路运输的物流业而言,是无法逃避的问题。但如果利用好实时传输的系统监控,可以将路况信息及时反馈给高层管理者,并对路况突发情况进行预判,对于可能较长时间耽搁的情况,要对客户做好解释工作,也能较好地避免客户因不理解而造成的退货折损。如果是车辆有问题,则可以就近调配车辆,提高运送速度,也能保证及时止损。二是人为情况影响。运输人员常年从事货物运输,清冷和单调、孤独和懈怠是极难避免的。因此,高层管理人员如果运用好信息技术,能够实时掌握运输人员的运动轨迹,提高对人员运输过程的全盘管理,就相当于为运输加上了双保险,这样也能极大限度地提高运送效率,提高运输成本使用率,降低单次货物运送的人力时间成本。
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必须将智慧物流技术和理念融入到信息化建设的全盘规划中,通过智慧物流提高效率,节省人力。“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通过物联网的不断完善与构建,在不久的将来,物流业将全面实现智慧化管理配送,这将使得物流企业在人力成本的降低和配送效率的提高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想要降低物流业成本,单纯依靠对某一个方面的改革强化,是远远不够的。就当前物流业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看,人员流动性大,在管理上相对松懈,人员的整体学历和业务能力也相对较低。而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模式还是停留在粗放式管理的阶段,整个行业亟待优化,应当从各个环节入手,分步骤对整个行业的企业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粗放管理向精益化管理的转变,才能实现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眼光放在基础管理上,要从物流的各个基础环节入手,提高每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培养使用率,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就是这个道理。人员的招收聘用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每个人是否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在本岗位上能否创造更高的业绩应该成为聘用的优先条件。而在工作中,各个岗位的职能人员,应当做到尽职尽责,将本岗位的成本降到最低。而在层级设置上,也应当裁剪不必要的层层上报,压缩中间环节,节省人力的同时,能够通过基层管理人员向高层管理人员的直接信息呈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损耗。第二步,就要从货品的交付成本处着眼,理论上交付成本控制得越低,就能为整体成本的降低贡献更多的力量,为整个环节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价格低不是一味地追求低价格,是要建立在与货品的质量对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一些服务成本、管理成本等压缩,从而起到价格降低的目标。第三步,要通过对总体销售价格的降低和提高竞争力来吸引更多的客户进行采购,这样就能打开需求市场,扩大销售量。这对于总体的成本分配而言,就是用少量的退让获得了更大的利润,以销量带动了产量。整个物流链条的成交次数多了,成本自然也就在权重上有所降低了。并且还能够用更好的质量换取更多的客户和更广阔的市场。第四步,要在销售环节多下功夫。营销策略有时直接决定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在整个物流链条上,营销策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营销成本的投入和商品的销售量。根据品牌定位,应当采取相应对等的营销策略,以拉动商品的销售量,同时要提高利润在营销成本上的上行空间,保证减少总体成本地投入。第五步,尽可能地缩短中间环节,也就是尽可能将直接供应人与最终的客户对接,减少中间洽谈企业的重复操作损耗,最终既能够控制好商品的价格,又能够使更大的利益空间得以呈现,总体来看就是减少了联合成本,提高了实际利润,缩短了过程,提高了对接效率,从而实现成本降低,利润升高。[5]
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使整个行业向着绿色物流转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而一谈到绿色环保,许多业内经营者都会认为这需要投入比以往更多的成本,才能达到统一的要求,实则不然。从绿色物流的要求来看,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原则就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这与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本身并不冲突。而绿色物流,实际上是让物流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更强调了与传统物流在“绿色”理念上的区别,通过绿色物流,能够更好地减少物流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作业流程的物流活动。做好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观念的转变,就能从物流的全过程有效节约成本。[6]首先,要认识到绿色物流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物流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对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对道路废气的排放,以及对物流货品保管不当引起的损坏和对商品的过分包装、过度包装造成的垃圾污染等,绿色物流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将治理污染的成本降到最低,同时在物流货品的保管方面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减少了物流保管运输过程中物品的损耗,降低了退货风险,规避了折损消耗。绿色物流更倡导精简包装,使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材料进行包装,既减少了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污染问题,也实现了材料的可循环,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有效降低了包装材料的成本损耗;其次,绿色物流提倡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利用,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物流企业粗放式管理下对于基础资源的损耗,便于成本的降低。在运输的过程中,绿色燃料的使用,比如电能和其他清洁能源,长期来看使用价格不仅低廉,而且对环境污染极低,车辆使用感也较传统燃油车辆要干净、清爽,驾驶人员能够享受到更优越的旅途驾驶空间和驾驶感,能够使得人为耽误行程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一些现代清洁能源车辆还配置了运送路线的最优规划,这使得物流配送路线缩短,运输成本自然得到了控制。从仓储环节考虑,绿色物流要求物流企业在仓库选址前全盘考虑好整体需求和周边环境特性,避免了仓库盲目选址后的拆迁重建。从内部构造而言,绿色物流对仓库内部结构、仓储空间分区合理化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划,这对于日后仓库的仓储管理提供了长期便利,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消耗。最后,绿色物流的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相统一,一些物流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条例都与绿色物流的理念息息相关,物流企业做好观念的转变,才能跟上未来物流业发展的长期发展,从而先人一步转型发展。提前规划将会减少后期忙乱,也就能通过预判来达到成本的重复投入和无用损耗,为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