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昀之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1209)
随着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日趋向好,全国陆续涌现出一批品教兼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等六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本文以下简称“六个要”要求),期望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2020 年1 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本文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教师的首要职责以及素质要求。 这一方面反复体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明确指出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方向。
《规定》中将“六个要”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完全是基于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现实状况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更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不断地去反思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只有不断反思,才符合我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才能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彻底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从而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2]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必须围绕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和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3]这一根本问题,从“六个要”要求出发,就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并揭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形式,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
“六个要”要求首先是“政治要强”,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而是要有更“强”的政治综合素养。 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而且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能够以理服人、以理化人。
反思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政治综合素养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素养方面。 部分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从而难以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至于课堂教学缺乏理论内涵和理论底气,教学语言随意,通过堆砌案例或者宣泄个人情绪,迎合学生猎奇心理,形成表面热闹实则无物的低效教学。
二是政治敏感性方面。 表现在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缺乏政治敏感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强。 当然,政治敏感性不强应与教师的理论素养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恰恰是由于疏于理论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进而才出现政治敏感性降低,“四个意识”不坚定,缺乏“四个自信”,因而难以做到“两个维护”。
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也不断提高,相应的问题也在不断减少,但是不能否认在个别教师身上依然存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综合素养问题仍有提升空间。
“所谓情怀,是指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情感关切和精神追求,是指一个人有精神内涵、有宽广胸襟、有人间大爱。 ”[4]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理应坚定“四个自信”、永葆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这是家国情怀的体现;思政课教师师德高尚、对教育和学生心怀深沉的热爱,这是教育情怀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情怀”问题,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而且希望思政课教师“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5]可见,情怀问题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主要方面,而且直接关乎高校思政教育,只有情怀深厚的教师才能引导大学生成为有情怀的人。
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两个方面都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
1.家国情怀方面
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朴素自发的爱国情感是具有内涵及程度差异的,因为家国情怀绝不是个体自发的情绪情感,而是建立在爱国情感基础上的理性认同和高度升华, 是胸怀家国天下的胸襟和视野,所以,缺乏深厚的家国情怀与缺乏爱国情感两者之间不能等同起来。 在思政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回避国家、社会的宏大主题,不强调使命担当,而是更多地抒发一己的悲欢情绪、纠缠于身边的琐事、眼前的三尺天地。 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追求自我的需求,却忽略了培养大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忽略了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
2.教育情怀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情怀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坚定信仰、对教育事业深厚的热爱和使命感,以及对学生深切的博爱和责任感。 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政课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但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思政课教师缺少深厚教育情怀,在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下,忙于自己搞科研、拿课题、发文章,而对思政课教学却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以完成工作量为目标;教学中疏于课堂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漠不关心;忽视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被校外兼职牵扯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等等。
所谓自律, 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约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章,自觉进行自我修养与提高。 道德的实现途径有两种,即自律与他律。 他律是在他人监督或者施加压力的情况下遵守社会规范。 相对于他律而言,自律标准更高、更难实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可见自律的重要性和实现难度。
“六个要”要求提出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正是希望思政课教师通过各方面的严格自律,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 认真分析“六个要”要求,可以发现自律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从内因来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通过自律来实现。
由此可见,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律问题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是政治自律性。 个别教师“四个意识”淡薄,政治站位摇摆。二是学习自律性。思维陈旧,视野狭窄,不思进取,知识更新缓慢,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三是师德自律性。表里不一,缺乏育人意识。 表现在课上课下不一致,网上网下不一致,把网络当作法外之地,言语失据,给学生以错误示范,造成不良影响。四是人格自律性。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不珍惜教师的职业声誉。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6]以上问题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以下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学习意识不强
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强、思维新,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仅要深入钻研专业理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真懂真信,更要时刻关注党的理论的最新发展、学术前沿动态等等,这也是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 因此,要寻找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中产生问题的根源,首先就要从学习意识入手。
(1)理论学习不到位。 少数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缺乏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知半解;对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理论了解不深入不透彻,造成政治信仰缺乏或信仰不坚定等问题。(2)形势政策关注不到位。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 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缺乏深入了解和客观认识,“四个意识”不强,从而容易受到国外一些观点和思潮的影响,出现政治站位模糊、政治觉悟较低、政治观点主观偏激等问题。(3)课程认识不到位。对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定位缺乏深刻认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课程,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忽视思政课教学实效,使思政课失去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2.教育站位不高
思政课教师要有更深的情怀、 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担当,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对他们起到在思想上有指引、人格上有示范、生活上有帮助的师表作用。 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站位不高、情怀不深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
(1)教学站位不高,难以形成深厚的家国情怀。那种由个体的“小”而出发的思政课,暴露的是授课教师教学站位不高和眼界狭窄的问题。 虽然教学观点没有明显偏差,但是缺少家国情怀的培植,缺少使命担当的引领。 因此,一定程度而言,是一种狭隘教育观的体现,更是教师自身缺乏深厚家国情怀的表现。 (2)职业站位不高,难以形成深厚的教育情怀。 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教育和学生的热情和责任感,没有将思政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忽视其重要地位和价值。 以工具理性对待思政课工作,将思政教育工作裹挟于功利化的漩涡之中,难以形成深厚的教育情怀。
3.自我修养不到位
思政课教师在自律性方面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其根本原因正是自我修养的不足、不到位。 人的自律性是源于内心的自觉和动力,而这正是通过长期有意识地对思政教育者综合素质的自我修养和完善来实现的。 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的层次:一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修养,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放松自我要求,忽视个人品德修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违反社会道德、违反劳动纪律甚至国家法律的现象; 二是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对思政教育工作、 对思政教师身份缺乏敬畏之心,对教育和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
在反思以上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其产生根源归根结底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不充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坚定。 因为只有真学真懂,才能真信真用。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掌握不深、理解不透,就不可能形成坚定的信仰,从而也必然产生一系列站位、觉悟、立场、修养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中,内因是核心、是关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是社会的产物,思政课教师教育素质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取决于个体内在的专业修养,学校及社会创造的外部环境对思政课教师教育素质的形成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社会层面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日趋明显,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地位有显著提高,教师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都有所增强,但是客观而言,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还未最终形成, 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声望与国家的期待仍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社会上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对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误解和偏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学校层面
尽管教育部已经颁布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合理、不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要真正落地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直至看到成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目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部分高校把思政课与所有课程置于无差别的评价机制下,片面强调科研导向,推行高额的科研奖励和发表论文的分级奖励制度,以及在职称评聘中奉行科研至上的原则等。 尤其是针对思政课教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对教学效果、 学生感受等不可量化并不与工作评定、职称评聘挂钩的指标,不予重视。 一味追求科研高产,导致科研含金量低,真正有学术价值或可反哺教学的科研成果有限。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科研成果本应建立在对学术问题长期深入钻研,全面细致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而产生出对学科建设或者课堂教学有所助益的学术成果,而非用学理性语言辗转表述简单学术问题,缺乏创新的廉价成果。
在评价机制指挥棒的导引之下,不仅滋生了学术投机、学术腐败,甚至催生了社会中与此相关的违法犯罪现象。 此外,有的教师虽可写出论证严密、结构完整的教学教法论文,但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而真正潜心教学、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聘中却毫无优势,难以获得长效激励。
要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关键在于承担这份教育责任的思政课教师要先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1.加强学养,为提升综合素养打好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高校其他课程不同,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要进行政治信仰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不仅需要取得第一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需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作用以巩固教学效果或形成教育合力。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 第一课堂的教学仍然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教育环节, 其效果是不可能依靠学生自学而实现的。 因此,《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中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必须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思政课教学中。
要实现上好课的目标,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积极从政治理论、政治站位、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等各方面努力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和政治综合素养。 理论功底扎实是思政课教师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以这样的自信去引领和感染学生,才是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前提和底气。
2.坚定信仰,是提升队伍素质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8]高校思政课是宣传党的先进理论的主阵地, 是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底色的课程,思政课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要先解决讲信仰者自身的信仰问题。
只有真学真懂,才能真信真用。 要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树立理想信念,这是提升思政课队伍素质的根本保证。 同时,高校对于思政课队伍的充实和建设也要秉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严格把关的聘用和选拔原则,使思政课教师队伍真正做到“姓马信马、在马言马”,成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规定》中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但是情怀看不见摸不着,是教师综合素质中实实在在的“软实力”。 归根结底,情怀问题就是处理“小与大”的关系问题,如小我与社会、家庭与国家、职业与事业等方面的关系。 因此,要具有较高的站位,才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更强烈的责任感,培植深厚的情怀,进而引领学生。
1.开阔视野、厚植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自古以来先进知识分子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理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历史,这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前提和基础。 要善于把古老智慧与创新意识相结合,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历史发展;关注国家发展。 学习用广阔的视野去分析教学中遇到的宏大问题,同时还要善于将宏大问题落到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从“一己小小的悲欢”中解放出来, 成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思政课教师。
2.提升站位、担当使命,培育教育情怀
一方面要积极从内因方面为培养深厚的教育情怀奠定基础。 思政课教师要将情感和责任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落实在具体工作之中,发自内心关切学生的思想成长,用爱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并在工作中激发内在的职业驱动力,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创造的巨大价值, 自觉意识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逐渐形成热爱教育的定力。
另一方面,要从外因方面努力在整个社会中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使教师意识到自身“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0]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通过奉献教育事业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从而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的不断提升,使高校思政课教师逐渐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3.完善机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诚然,“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11]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自我修养,也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激励和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12]
教育部2018 年颁布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2020 年颁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都在积极解决针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对科研和教学的评价机制、职称评聘、职称分类、绩效考核等多个有关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指标进行了明确。 各高校应遵循制度先行的原则,积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并合理运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探索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退出机制。 积极优化外部环境,为教师形成深厚的教育情怀创造条件。
自律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的内驱动力。北宋王安石曾言:不患人之不能,患己之不勉也。 就是提醒人们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问题,而要更多地反思自己,严格自律。 “六个要”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指标。 自律既是教师积极提高个人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和实践途径之一。
1.严以修身,培养个人品德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主场不止在课堂上,更在于生活中, 一言一行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以合格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修身原则,这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基础。 要积极进行道德实践,努力成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合格教师。
2.身正为范,修养高尚师德
自律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实践保证。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职业身份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具有特定的职业道德要求,强调为人师表,行为世范。 教师的品格和行为可能对学生的言行甚至一生都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又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具有引领学生的思想、三观的重要作用。 因此,思政课教师更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修养高尚的师德。 在政治上,要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学术研究无禁区、科研工作有规范”;[13]在情怀上,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在人格上,要高尚亲和、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在学习上,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拥有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 总而言之,以自律的精神,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 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14]
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在各方面进行自律是为了提升综合素质这一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不足确立目标,严格自律,纠正偏差和不足,切实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从“六个要”要求出发,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其本质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尽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个体素质和队伍建设的环境在不断完善, 但是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直面和反思并积极推动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促进队伍素质建设良性发展,同样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也必须意识到随着时代的进步,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需要思政课教师常怀忧患之思和自省精神, 从而使高校思政课工作在忧患中继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