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适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培育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路径探讨*
咸 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
粤港澳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跨度面积最大的经济区域,具有世界顶级湾区发展的基础,具有得天独厚的“9+2”区域和“1+2+3+4”格局体系。在“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动其他人民币跨境业务迅速发展,人民币离岸货币规模逐年增长,使周边国家和地区有了广泛的供给和需求,为粤港澳湾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解决好人民币出得去、人民币回得来、人民币资金市场管得住等三个根本问题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前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主要目的,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让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粤港澳大湾区;离岸金融;国际化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沿,“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建立一个大陆与香港联通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从全国经济发展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拉动效应,将会辐射渗透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以及广东省周边的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带动并形成产业升级模式与经验,必定惠及我国更多省市区域的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培育深港前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及其如何进行金融创新,更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我国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以2009年7月开始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始,一年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计划全面实施,迄今人民币跨境结算贸易呈陡升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从2009年35.8亿元到2016年7月的40万亿元,七年增长1.1万倍。同期广东省累计人民币收付金额10.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4,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体现了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前沿起到了相当的作用[1]。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2016全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在此报告中调查了210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所在地区涉及新加坡、英国、智利、香港、瑞士等地。调查结果表明,当年受访企业中40%已使用离岸人民币进行融资,52%的已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2]。这些充分说明了目前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般来讲,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一国的信用级别及经济发展程度二者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信用的提高,人民币贸易结算在经历了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等阶段后,人民币的稳定性增强,周边国家对于人民币的信任度随之提升,无形中促进了人民币离岸金融的发展。国内众多自贸区的建立,更加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拥有独特的金融条件,拥有全球最大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聚集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坐拥全球众多的银行、保险、证券、风投基金等众多知名跨国金融公司。湾区内“高科技+离岸金融”共生共长,适合打造科技与金融双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海“人民币离岸金融高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资、发展。
人民币离岸金融最显著的特点是帮助进出口企业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应对危机冲击的能力。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走出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跨境贸易时使用人民币报价并结算,没有货币错配和汇率风险,简省汇兑成本和外币衍生品交易等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据调查测算,在岸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平均可节约2%~3%的综合财务成本。我国目前属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期,由于人民币在境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无法流通和使用,无法直接进行货币互换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时政策设限,人民币资本项下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并可能由此产生的大量人民币淤积境外,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利用离岸金融市场这一特殊设施就具有非凡的意义。
我国央行为提升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4年6月简化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境内银行可在“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凭企业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企业办理跨境结算。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办理规则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由银行依法自主进行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核,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可以大幅降低银行和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成本和时间,充分便利贸易投资。较大限度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17年7月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政府、澳门政府,共同协商,制定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这个协议主要通过深化粤港澳地区多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区的综合经济优势,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以更高的水准参与国际合作,为在国家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引领作用。协议中指出,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构建先进制造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把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加以巩固和提升,不断加强离岸人民币业务全球枢纽地位,采取多项举措推动专业特色服务、科技创新及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在粤港澳湾区建立亚太区国际法律和解决争议的相关业务中心;把粤港澳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将其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全球经济核心区、宜业宜居宜游的高品质工作生活区,以及促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3]。
根据国家制定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相关规定,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利用好两地资本市场,必将为全球的投资者提供一条便利之路。加强并深化多方位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经贸及人文交流等方面的“走出去”“引进来”,把粤港澳湾区打造成为世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支撑示范区。推进深圳市前海合作区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拓展港澳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为大力发展前海金融创新,国务院和各部委出台72条优惠政策,前海率先在全国推动实现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和跨境双向资金池“五个跨境”。
粤港澳湾区具有世界顶级湾区发展的基础,具有得天独厚的“9+2”区域和“1+2+3+4”格局体系。她以珠三角东西两岸的6个城市和港澳等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范围,拥有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以及“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前海片区和横琴片区,独特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粤港澳湾区2018年1.6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用0.6%的国土面积产出全国12.4%的经济总量。湾区辐射到中西部十几个省份和东南亚国家。珠三角九城市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和美国、德国处于同一水平线,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经济区域。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GDP总量、人口和经济体量、移民人口、科技创新等都符合湾区经济的特征。世界银行有关数据显示世界上60%的大城市坐落在湾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区域、全球75%的经济总量集中于湾区。相比而言,湾区核心深圳市汇聚五湖四海的大量移民,缔造了我国市值最大的民营经济,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据全国第一,形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
广东省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广东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门户。到2020年,接待过夜游客总量将超过5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预计达2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预计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对广东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3%[4]。
从旧金山、纽约、东京三大湾区产业结构看,GDP组成中第三产业贡献占比80%以上,第二产业占比近二成。三大湾区中纽约湾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达89.4%。相比而言,粤港澳湾区第三产业占比为55.6%,相对最低,更加具有发展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珠三角九座城市和港澳两个特区。11区位产业各异,优势互补。截至2018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前海蛇口自贸区累计注册企业18万余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352家。注册港资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分别过万家和过万亿元,成为粤港合作最紧密的经济区域。前海自贸片区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5.3%,初步搭建以金融产业为核心、高端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香港的产业优势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在人才方面和制度方面都将成为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必然要素。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纽伦港”,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外贸。澳门是世界休闲旅游中心,也是我国与葡语国家开展商贸合作大平台。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项目合作的服务平台。
除香港澳门外,广州这个“千年商都”连续五年称霸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榜首,是中国的商业之都。东莞佛山号称“国际制造名城”,佛山也是广东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是拥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链巨大的工业城市。肇庆具有地理通达优势,成为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城市。中山与江门致力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江门是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的基地。珠海是连接内地与澳门的一个关键纽带和桥梁。
深圳2018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技术自给率达七成以上。深圳全年贸易进出口额2.63万亿元,其中出口仍继续占领全国首位。前海片区,截至2018年聚焦八大领域已累计推出4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2018年6月,中山大学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总指数在全国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一。
整个粤港澳湾区拥有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二百万在校大学生后备军和二百多所普通高校,汇聚三十余名两院院士,十二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华为、中兴通讯、比亚迪、腾讯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型世界级企业。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国际金融市场和第二大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全球处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支付的最主要枢纽。全球最著名的离岸人民币汇聚地之一。BIS于2016年4月报告显示,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量位踞全球首位,达770亿美元等值。2016年底,香港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031亿元,为历年新高。人民币也成为香港第三大存款货币[5]。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9.7万亿元、2.29万亿元、2.4万亿元,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2%。2018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5.05万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4.2%,总规模2000余亿元的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落户深圳[6]。
伴随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两项业务范围和额度两方面扩大,“沪港通”和“沪港通”“债券通”三通的开设,形成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使香港的离岸人民币有了一个合法的流通渠道。总交易限额取消、保险资金准许入市等限制条件减少,使得香港市场、深圳和上海市场连通为一个约70万亿元市值的巨大共同市场。境外人民币贷款除贸易融资和FDI项目融资外,未来境外人民币贷款的主要增长点在于前海自贸区对于境外人民币贷款的需求。例如2015年4月前海在香港发行规模10亿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获得130亿元的认购额,超认购额12倍。这是前海在海外市场第一次发行具有“前海概念”的人民币债券,创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超购最高纪录。离岸人民币点心债市场受国际投资者青睐,并带动香港整体债券市场的发展。2017年7月10日正式推出离岸人民币和美元黄金期货。离岸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和美元计价的黄金期货将是香港首对实物交收的商品期货。
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和金融业对产业的辐射效应,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粤港澳湾区具有世界顶级湾区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建立粤港澳湾区人民币离岸中心,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湾区人民币跨境使用将为我国企业带来跨境贸易、投融资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新的便利和机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前海人民币离岸中心十分必要。
由于离岸金融中心在国家政府行政管制与税收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由性,避免行政干预而形成的“超国界”的资金市场,此市场业务手续简便,资金能够调度灵活,不受存款利率最高额限制、也没有法定准备金,存贷利差具有优势,即通常贷款利率略低于本国金融市场,存款利率略高于本国金融市场。这些都是离岸金融市场较之国内金融市场的独特性,更是目前粤港澳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引擎。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前海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主要目的是解决三个“怎么办”?人民币怎样出去;人民币怎样回来;人民币资金市场怎样管得稳。让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建立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管理体系。纵观形势,处于粤港澳湾区核心的前海自由贸易区是我国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试行的首选,毗邻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可发挥其人民币离岸副中心的地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广东自贸区金融对外开放探索的先锋,2017年前海率先实现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资产转让、跨境双向资金池和跨境双向发债“五个跨境”。前海被定位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实验区”。随着跨境人民币贷款、借入外债结汇、前海外商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等先行先试政策陆续出台,前海正全速探索一条新的国际化金融开放之路。无论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能够减少国际结算体系中不可避免的汇兑环节,可以有效减降低因汇率波动带来的币值损失。基于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所涉及领域、地域也不断扩大。
金融产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之一,也是前海自贸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大湾区可以建立前海金融业五大中心,即离岸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创新金融中心、金融总部中心、金融要素交易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必当是五个中心的核心。当前粤港澳湾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策略,应该是推广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因此要把离岸中心的建设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策略。但目前面临的一种现实两难:一方面,需要通过贸易支付等方式把货币输送出去,另一方面,又希望把货币回流造成的对国内流动性的潜在冲击风险适当隔离起来,由于资本管制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彻底放开,着力点就是加快前海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与发展。
深圳是我国离岸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发轫地,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地缘优势,全方位开展金融创新,做强人民币离岸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湾区特点设计一套新的金融体系、控制体系、市场体系等,使金融产权、信用制度、金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状况和质量得到最有效的安排。在体制机制、贸易规则和法制建设方面改革创新。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客户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面,还是在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上,互联网金融不可或缺。加快制定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措施,排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障碍,打造好新型湾区金融业态。
从地域优势上看,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前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头堡,要拓展与香港多方位合作,两地可利用双方既共通又互补的金融优势,合创“前海港深交易所”。
例如,1986年10月伦敦股票交易对非交易所成员全面取消管制,允许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外国人进入证券市场买卖股票。这项改革核心就是实现金融服务业自由化,它相当于金融界的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在英国金融界乃至世界金融取得巨大反响,这对于英国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全球24小时证券交易、对于大量国际游资流入英国都十分有利。由于伦敦处在世界时区中心地理优势,加之信息交流便利,便于买卖跨域时区不同币种和不同利率的证券。之后又于1997年10月进行了第二次规模宏大的股票交易改革,金融史称为第二次大爆炸,其核心目的是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股票交易自动报价系统[7]。这些因素成就并保持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所以兴建新兴的交易所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创建前海港深交易所,可采用现今国际上利于创业企业上市的规则,避免由于港交所或上交所、深交所的上市规则的局限性而导致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海外上市的局面。更多的吸引挽留原计划前往他国上市的国内优质企业,发展巩固香港、大陆的金融地位,为深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创新合作模式。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亚洲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拟上市企业来前海上市。如此以往,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资产将大幅增长。
通过这一平台,为更多内地企业寻找高效的融资渠道,也为香港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工具。前海金融资产跨境平台成为一个连接香港、辐射全球,能够与国内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对接,联通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桥梁,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枢纽,使更多的私募产品、衍生品、固定收益产品在该平台上实现无阻碍交易。同时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人民币衍生工具,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帮助投资者对冲汇率风险。
目前前海自贸片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地,2019年9月末前海企业达16万余家,其中港资企业11881家,4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立企业431家,有超过50家的香港金融持牌机构入驻前海,其中包括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亚洲保理等大批香港优质金融机构,金融类企业占比高于国内同等级区域。前海自贸区基本形成了以金融为核心、产业结构优化、高端要素集聚、经济活跃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前海新兴业态中,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相对突出。随着前海标志性产业项目——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的运行,为财富管理类企业提供一流的聚集区,重点构建对冲基金中心、创投基金中心、金融科技先导区、大型资管中心三大产业集群。前海将成为内地与香港财富聚集的中心,加速全球资本在前海集聚。
“离岸金融”将成为前海自贸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前海已在全国率先推动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和跨境资产转让等“五个跨境”,尤其是跨境人民币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在2016年底备案金额已超过1100亿元、累计提款364.57亿元,业务规模领先全国。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港交所联合交易中心落户前海,汇丰集团在前海设立区域总部,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在前海设立交易机构开展保税交割业务。前海还降低港资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门槛,成立全国首家CEPA框架下的消费金融公司、首家港资控股全牌照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在金融创新政策方面,一行三局已经批复前海41条创新措施,涵盖了跨境人民币贷款、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发展,企业“走出去”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香港在我国人民币离岸金融的发展中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从2004年开始的起步期,主要是个人人民币业务,包括个人存款、汇款和信用卡等产品;第二是从2007年开始的实验期,主要是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第三是从2010年开始的发展期,随着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各项重要规定的相继公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除了存款和债券,人民币企业贷款、股权融资、保险、投资基金等产品和业务也逐渐发展起来。今天香港作为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亚洲乃至海外市场的最重要双向平台和离岸人民币枢纽的作用,不可忽视。香港金融市场要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多层次金融产品,包括离岸人民币的存放、融资、外汇交易,以及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创设与投资等,使其离岸市场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现国际跨境投资需求,便利机构管理风险的重要场所。
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双向波动阶段,提高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显得更重要。同比离岸市场的波动更大,技术性要求更高。人民币从受到严格管制,到相对灵活的转换必然产生大量的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香港将成为内地转型与经济金融结构调整的风险管理中心。中国的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关项目,香港成为这些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管理海外投资风险和进行全球化布局的管理中心。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的最重要的双向平台和离岸人民币枢纽的作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共同市场”的新角色,发展开拓更大的创新空间。
综上所述,前海自贸区应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手段创新等,加大深港两地合作力度,培育壮大离岸金融市场,假以时日,必将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并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 21世纪经济报道[N].2019-11-07(6).
[2] 中国建设银行2018全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R].中国建设银行网站[2018-05-25].http://www.ccb. com/cn/home/indexv3.html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R].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2017-07-04].http://www.pprd.org.cn/.
[4] 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R].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网站,[2017-09-26].http://whly.gd.gov.cn/open_newdmtjd/content/post_2797733.html.
[5] 陈家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成绩骄人日均即时支付处理8080亿元[EB/OL].财华智库网[2017-06-15].http://fe.10jqka.com.cn/20170615/c598884846.shtml.
[6] 马兴瑞.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R].中国新闻网[2019-01-28]. http://www.chinanews.com/.
[7] 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 in Guangdong-Hong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XIAN Shi
()
As the largest economic region, Guangdong-Hong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 has been set up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t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top bay and has a unique “9+2” area and the “1+2+3+4” landscape system. With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 cross-border yuan settlement busines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demand for off-shore RMB trading is ever increasing. To guarantee a free flow channel of RMB and a close monitoring of RMB capital market is the aim of GBA offshore RMB financial center. Only by achieving this goal, can RMB become internationalized.
Guangdong-Hong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off-shore finance; internationalization
2019-12-29
*项目来源:校级项目“深圳前海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初探”中期研究成果,主持人:咸适,项目编号:601522S23004
咸适,女,山东青岛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研究、银行业务研究、销售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F831.6
A
1672-0318(2020)04-0003-07
10.13899/j.cnki.szptxb.202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