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时代需要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将21 世纪的技术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推动和鼓励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取得成就。[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价值源泉,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提升教学质量。在云平台技术条件下,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生成,还是课后作业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本研究在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和云空间进行数据分析这一领域,探索在云平台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并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读的是同一本书,听的是同样的课,获取的是相同的信息。新课程标准下的大语文观,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与认知特点。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是现在认知的基本方式。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要善于利用工具来解决问题。[2]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下达不同的预习任务。如何有效监控和利用学生的预习呢?可以依托人人通平台设计预习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账号下,完成预习单学习任务,再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瓶颈。根据每个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学习重难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前,教师可依托云平台布置预习任务:(基础任务)1.朗读录音,选取最好的一次上传平台。2.完成纸质预习单(含生字词书写、正确读音选择、字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判断等常规性预习作业),拍照上传平台。(提升任务)1.写一写或说一说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2.家长和学生互动点评同学作业情况。课前,教师可以在云平台倾听、指导学生上传的课文朗读录音,批改、点评学生的预习单作业,适时评价、点赞,以营造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选择有代表性的照片、朗读录音视频以及预习单作业导出到白板中,同时记录预习作业反馈出来的难读字音、难理解的语段,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手素材,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预设思路,落实因材施教,以学定教,顺势而导。最后,借助云平台统计预习作业完成人数和分析总体完成情况,及时监控课前预习学生参与情况及完成效果。
在云平台上,学生能有更多探索与思考的时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并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移动终端课件模拟情境,解决预习环节暴露的学习难点和重点。根据课前预学的数据分析,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各小组提出学习需求,交流、质疑及自主合作探究性活动,强化生生之间的对话,体现课堂智慧,实现课堂功能的转变。例如,在执教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一课中,学习“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时,有学生在云平台的预习单上质疑:“为什么这里不用‘观察’而用‘察看’?”课堂上,教师先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再指出这对近义词在意思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观察”的意思是细查事物的现象或动向,而“察看”是细看以求了解情况。随后,教师出示若干个练习题在电子白板上,通过答题器即时择填近义词“察看”或“观察”,当堂检测学生在具体语境的运用情况,并根据反馈器搜集的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个体学习情况。这样使课堂生成既关注个体学习需求,又充分面向全体,实现以人为本,顺学而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3]云技术能创造出声情并茂的情境,展现美轮美奂的场景,还能带学生探索未知的神秘世界。这些感知材料的提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思维向纵深发展,给课堂注入新鲜与活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一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重点之一是语气词的理解与运用。对于中段学生来说,语气词较为抽象而缺少媒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前预学检测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录制微课《神奇的语气词》。微课中生动可爱的动画形象,活泼有趣的对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不同语气词的运用范围与方法。同时,在学生对语气词有初步感知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推送“语气词”闯关游戏。依据平台反馈系统统计通过率,当场监测学习效果。学生98%已经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语气词,继而推送小练笔“我们还能在海滩上干什么呢?”尝试运用语气词写一写有趣的事。教师利用平板或手机拍照功能,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上传云平台,开展同伴分享学习。这样的课堂共学,激趣而教,依趣而学,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拓展课堂学习深度,把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云平台进行信息推送、交流互动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有限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智慧的课后拓展就是对课堂授课的有益补充与延伸。教师布置相应任务,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阅读各类书籍、检索各种材料、收集相关信息。课后拓展可以是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需求为根据,设计巩固类作业设计字词句,帮助学生识记理解;通过云平台拓展学习内容深度探索类作业;通过推荐课外阅读的实践类作业等。
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后,以“作业超市”形式布置如下作业:1.继续阅读故事,并试着讲给家人听,把讲的过程拍成小视频并上传到云空间。2.尝试制作纸船和风筝,并写下祝福送给你的朋友,把制作的成果拍照上传到云空间。3.自主识字,推荐阅读该文作者刘保法的其他作品——《牵着蜗牛去散步》。要求在云平台、微信群、QQ 群等社交网络上进行评价交流、点赞等,进一步巩固教与学的成果。教师要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发布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任务,推送个性化复习资料。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资料进行作答,也可与同学共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在平台上发布疑问,与教师及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则进行个性化辅导或在线互动问答,进行总结反思。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应用网络云平台的功能,可以使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无缝对接,不仅能助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更为鲜活,同时能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搭建课内外大语文学习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