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本文所说的全球化不是局限在经济领域的经济全球化,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全球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所说的全球化。在新世界主义理念指引下,“整体全球化”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为价值追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路径,以全球传播为助推力量,不论东西,无论南北,不分中外,古今联通,坚持走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之路,着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整体互动的新型国际关系①。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将国家意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或集体层面,一个是公民或个人层面。从国家或集体层面看,国家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与集团为维护和发展一定的秩序,由国家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利推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它在国家精神生活领域占统治或主导地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与核心②。从公民层面看,认为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即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③。
本文讨论的跨国企业管理者的国家意识是从公民层面出发,中国跨国企业的管理者首先是中国公民,其次才是企业的管理者。国家意识虽然是抽象的,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但是是跨国企业能在世界市场上立足的灵魂;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引领企业前进的方向;是企业实现管理稳步提升的助推剂。
不得不承认全球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风险和冲突,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是利益冲突,任何企业都是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利益是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但是跨国企业常常会面临着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其次是文化冲突,企业文化在世界市场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多种文化交流碰撞,跨文化交流很容易带来文化冲突。
跨国企业做为企业的一种特殊类型,尽管在组织结构、决策模式、战略管理方面显著区别于一般国内企业,但是仍在“企业”范畴下的概念④。而任何企业都是将经济利益摆在首位的,努力追逐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下去。但是跨国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国内企业,其面对的环境更加诡异多变,各种利益纵横交错,因此面临的冲突也更加激烈和多元,最大的冲突便是利益冲突。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国内企业应该承担什么的社会责任,怎样承担社会责任。
由于历史、社会、地理环境的差异,各国的语言、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制度有所不同,各国企业文化必然存在差异。例如,西方企业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激励个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东方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大家团结一致为企业做出贡献,注重企业的人文关怀。全球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中国公司的管理者面临着不同的地区和文化差异,文化交流中的碰撞与冲突是无法避免的。这种跨文化冲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我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另一种时企业内部不同国家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我国跨国公司面临生存发展的严格考验,如何既坚守本国文化又尊重其他文化,引领文化交流往好的方向发展是每个中国跨国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跨国企业也是企业,有追逐经济利润的目标。但是跨国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明白,中国企业作为国际市场上的“新手”,面临着诸多风险。而中国政府一直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合理规划、协调国际政治、文化交流的政策,增强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引导和保障能力,中国企业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企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必须要有坚定的国家立场,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具有高度的国家意识,才能不淹没的全球化的浪潮中。2018年12月,中美G20谈判结束,中美两国领导人就贸易问题达成重要一致。虽然中国继续进口美国的货物,但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博弈并未结束。紧接着就传来华为CFO孟晚舟被加拿大转机时被扣留的消息。在多伦多被保释后,孟晚舟表示“以华为为傲,以祖国为傲”,孟晚舟的事件表明,任何时候,中国的国家利益不容侵犯,始终摆在首位。
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因此,中国公司的管理者面临着不同的地区和文化差异,要不断改善提高企业文化以适应文化多样性。摆正态度,认识到企业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中国跨国企业的管理者要做到的第一步。其次,跨国企业管理者要制定跨文化管理战略,积极了解各国文化,尊重不同国家企业间的文化差异。例如雇佣一部分当地员工,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
总之,全球化时代给了我国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面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的新常态,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也会面临更多风险。走出中国国门的跨国企业不能为了利益不顾一切,跨国企业管理者要有高度的国家意识,坚定的国家立场,勇于承担国家责任,始终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这样才能在世界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中国政府也始终会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合理规划、协调国际政治、文化交流的政策,增强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引导和保障能力。
【注释】
①邵培仁、王军伟:《传播学研究需要新世界主义的理念和思维》,《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 2期。
②杨翼飞.从新传统主义兴衰看国家意识形态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居业,2018(11):56+59.
③彭婷,彭辉.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研究[J/OL].轻工科技,2018(11):194-195[2018-12-26].
④韩月.试析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规制[D].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