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是创新的一个子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渴望着能够进行突破性创新,期望通过突破性创新使得企业经营绩效突破性进步。但是目前学术界在突破性创新的研究并不够深入。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突破性创新进行重新界定,对于突破性创新的驱动因素整理总结,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于突破式创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Schumpeter(1942)提出的“creative destruction ”一词,认为创造性破坏是“一种由创新和变化引发的动态竞争”,首先让人们注意到突破式创新对经济和单个企业命运的强大影响。首先,激进的创新有能力摧毁公司的财富。当一个激进的创新比现有的产品单位价格提供更好的性能时,来之不易的客户很快就会抛弃现有的公司,多年来的昂贵投资突然之间可能变得无用,因为它们不能应用于新一代产品。所以我们说突破性创新往往具有破坏性、颠覆性。Abernathy 和 Utterback(1975)突破性创新与组织现有的创新实践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概念,并创造了新市场。Dermott和 O’Connor(2002)对于突破式创新的来源有了新的见地,不仅包括了技术突破还包括了新颖的想法。后来,Christensen(2003)用颠覆性创新一词取代了颠覆性技术扩大了该术语的应用,即颠覆性创新不仅来自于新技术,也可能来自业务模式或基本流程的变化,使客户能够获得更高的或新的价值。邵云飞等(2017)在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综述没有区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并认为要实现突破性创新既需要新的技术能力也需要新的商业模式。肖振鑫等(2018)认为突破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所引入的全新、独特、先进的产品或服务。综上,突破性创新最初是最为技术创新的一种被提出的,区别于渐进性创新,主要是描述能够给企业生产带来飞跃性好处的一种创新。随着创新研究的不断发展,创新范围的不断扩展,比如:工作流程创新、人员选拔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
对突破性创新有影响的因素大概可以分成2大方面:外部环境,内部组织。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政府补贴和联盟合作方面;内部环境主要是组织规模、组织战略等。
政府补贴对研入投入归为三大类:一类是促进关系,解维敏(2009)等的研究认为政府补助能够激发企业研发投入,另一类是抑制关系,程华(2008)等的研究则认为政府补助会替代或抑制企业研发投入,还有一类认为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存在一个合适的度。任海云等(2018)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具有区间性,当政府补助强度达到一个临界值后,挤出作用超出激励作用。中国现有研究大多认同政府补贴具有资源属性。Troilo等(2014)以中国高科技企业为样本,验证了闲置资源与突破式创新正相关。还有研究表示政府补贴还具有信号属性(伍健等,2018),投资者对于这类企业会更加看好。所以本文认为,在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中国,政府补贴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研发联盟的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并降低研发风险(Oxley & Wada,2009)。从资源方面来看,一些小企业虽然凭借自身优势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但是由于主导企业往往具有互补的资源,想要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企业也可以要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盟填补企业的资源缺口。从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角度来看,当公司彼此形成并维持联盟时,它们编织了一个关系网络。因此,嵌入这些网络的公司可以获得直接合作伙伴以及与其间接联系的网络中其他伙伴的信息和知识(Ahuja,2000)。Schilling和Phelps(2007)通过对11个行业联盟网络中1106家公司的专利绩效进行纵向研究,认为联盟网络的结构影响其知识创造的潜力。密集的本地集群通过促进交流合作,提供了网络中的信息传输能力。联盟网络中同时具有高聚类性和高可达性的企业,其创新产出将高于不具有这些特征的联盟网络中的企业。
Ali(1994)等作者指出,大公司在研究和开发方面享有规模经济,可广泛分散风险,并有更多机会获得财政资源。还有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会变得更加官僚主义,反应迟缓,不愿冒险(Mitchell & Singh,1993)。因此,与没有这些障碍的小公司相比,它们更不可能产生激进的创新。Chandy和Tellis(2000)提出当突破性创新出现后,大多数既有主导企业不但不会投身于突破性创新的开发,反而会加大对渐进性产品的投资,试图保持原有的领先优势,而这最终会导致其绩效下滑。可见,公司规模对若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的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矛盾层出不穷。
Chandy和Tellis(1998)认为对于突破创新的态度与组织因素是推动产品彻底创新的更强大动力,指出创新者对其投资进行自我替代的意愿是区分突破性创新企业和渐进性创新企业的根本标志。Miles和Snow(1978)认为采取开拓型战略企业一贯的目标是第一个引进高技术、市场上创新的新产品和服务。防御性公司很少参与创新活动;他们的策略是锁定一个稳定的市场份额,并通过渗透在其中实现增长,分析型企业将开拓性企业和防御型企业的特征融合在一个策略中,并在快速变化和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竞争。Troilo等(2014)的研究表明资源约束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受企业战略类型的影响,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实施分析型战略的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受资源约束的影响更强。Zhou、Yim 和Tse(2005)研究了战略导向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将战略导向细分为市场导向、创业导向和技术导向3个维度,认为市场为导向有利于使用先进技术的创新,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对于技术驱动型突破性创新具有更大影响,为主流客户提供更大的利益。可见,在进行突破性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意愿、战略导向都会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