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路,高 倩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2.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110016
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体人生体验的最初场所。在这个环境中,个体开始最初的生理、心理、情绪情感层面的学习。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原生家庭是青少年经历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这是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在原生家庭时期,青少年的心理、性格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很多日常行为习惯、为人处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包括自我需要的实现,人际关系的处理,情绪情感的协调,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同样,青少年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也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尤其在宗教信仰方面。家庭结构、父母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性格发展、心理健康,青少年对自我的看法也是根源于家庭的教养,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终极一生的。青少年在家庭里更多的时候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他们就会形成坚毅和稳定的自我意识;如果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自我意识就容易变得脆弱和不稳定。
原生家庭对塑造孩子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很多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孩子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得孩子出现性格上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会内向,有的孩子比较激进,但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因为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都是处于宠溺的状态,很多事情都会帮助孩子做,会使孩子出现懒惰心理,也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加自我,缺乏对别人的关心。这种自我意识是十分有害的,这种思想会使人在日常生活里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去判断对错,容易发展成为极端的个人主义,这种意识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不利于成长的。
一些青少年会出现自卑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现象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首先,如果这个孩子来自偏远山区、农村等,面对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同伴或者比自己家庭好的同学,加上父母没有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所以有些青少年在面对富裕、权贵家庭孩子时大都会出现自卑心理。其次,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也会有这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面对家庭的不完整性,使得孩子缺少安全感,内心比较封闭,很少与父母交流,外界的人特殊的眼光等都会使孩子很难树立自信。最后,还有一些“权威性型”和“放纵型”的父母,经常拒绝和忽视青少年的真实情感需求。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真实的情感需求,而仅仅用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他们就会很容易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自卑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不好,有的父母面对孩子不太理想的成绩往往会对孩子进行批评,很少对孩子进行鼓励;面对父母言语上的攻击,孩子那脆弱的内心往往会承受不了,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心理偏差,[1]在心里上会留下阴影,在学校或社会上面对困难和打击可能会一直消沉。
家庭中父母的关系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比例分别是33%、31%。[2]青少年将来在处理与异性交往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与父母相同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关系,与人交往会对他人产生怀疑或者过度控制欲望。对于离异家庭来说,父母中的一方角色缺失,使很多孩子没有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与之有强烈的距离感,一直会缺乏安全感,感觉是被抛弃的,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不愿意去相信别人,对于将来处理情感问题会有一些困难。青少年如果在满是混乱、暴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往往也会用类似父母的交往方式去和他人相处,这很容易伤害与之最亲近的人。如果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的过于恩爱,这样会导致很多孩子早恋,因为青春期的他们向往爱情,喜欢未知的世界,在这个时候最有可能出现情感问题。[3]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是最容易出现心理状况的,孩子平常就很少与父母见面与家人沟通,遇到问题有时会羞怯不敢与同龄人或老师倾诉,就会选择沉默,很多内心情感就会压抑在心里,容易出现抑郁的现象。
Bowen 是代际模型的倡导者,他关注的是家庭情绪系统。他指出,家庭内同时存在两股力量:寻求归属与寻求个体化,当这两股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时,家庭关系处于理想状态。[4]如果在这种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能很好寻求到归属感和个体化。当然,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环境,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环境是最会影响一个人的品性。如果一个家庭是积极向上、和谐、民主,那么在这种环境中,青少年也将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从容等性格品质;如果一些家庭沟通不畅,常常出现争吵等情况,那么青少年则极有可能出现极端、消极、孤僻等不良心理。
Noble等人(2015)研究了父母收入水平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儿童脑功能发育的影响。对1099 个儿童的研究发现,不同经济水平的儿童,在负责语言、阅读、视空间知觉的脑区上存在差异,这些数据显示,收入与儿童的大脑结构密切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因为经济好的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好的资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能够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为学生自身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对于青少年来说,好的家庭经济条件能够给他带来一定的优越感,对待事情上具有很大的自信。对经济条件差的青少年来说,在与其他同学交往时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缺乏自信。
父母受过高的教育,不仅自身拥有高的素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也拥有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经济能力。父母能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成好的榜样,对孩子未来职业规划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形成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如果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比较低,没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其教育方式可能是惩罚、溺爱放纵等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不太好的影响。父母亲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同时也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有不同作用。[5]
张娥(2010)分析了大学生对父母关系的感知与其安全感和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关系的消极感知和父母关系的积极感知,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父母的婚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缺少父母一方的爱的环境下,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人格发展是不完善的,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现象,多少会有点内向,缺少安全感,甚至会形成反社会性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Kate等人(1993)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关系的好坏,与幼儿的反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等外在问题和焦虑、不安等内部问题行为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父母婚姻关系和睦的孩子,幸福感会更强一点,生活上会更自信一点,有研究表明,他们未来家庭婚姻更幸福。
城市和农村有很大差别,不同的地域类型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作用。农村的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和城市里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城市里的教育设施更加完善,学校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方面也比较注重,能够享受城市里的社会服务,心理会更加完善。而农村里的孩子见世面比较少,受到农村封建思想影响比较重,性格大多比较懦弱或者暴力,对待事情会表现出不自信,所以城市的孩子的心理品质明显高于农村孩子。很多农村家庭中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很少能陪伴孩子,有时到了农忙的时候,父母甚至会让孩子请假回家帮忙务农,对经济的追求和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形成不好的价值观,对孩子未来社会性人格会产生一定影响。农村一些留守儿童是很难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爱的关怀,他们的心理是孤独无助,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父母完整家庭的呵护,在这场孤独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都脱离了原有的发展轨道,[6]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守孩子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上的缺陷。
家长应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意识,认识到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自己并没有承担起教育的重任,把孩子交给学校就结束,致使青少年在成长中出现较多甚至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当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在健康、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父母之间应当学会如何有效沟通,要以温和、宽容态度处理矛盾,让孩子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7]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当及时问询,对孩子予以关怀,同时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让孩子正视困难,也能够培养起自信心与独立意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了解孩子的性格与心理状况,与孩子多沟通。同时家长需要满足孩子基本的心理需求,培育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重,必要时可以咨询相关教育人士,学习教育方法,只有家长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良好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为孩子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二场所,是孩子在后期培养性格,完善心理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并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可以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技能方面的讲座。例如:原生家庭的人际关系,校园人际关系等,也可以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欢乐,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老师们应该多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对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给予帮助。学校要开展对问题原生家庭的心理辅导工作,让青少年摆脱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少年需要重新认识家庭的传统和价值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对人生和自己有全新的认识。[8]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原生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内部的各个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家长需要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孩子予以科学有效的教育与管理。我们要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健康的心理模式,这样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才能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