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一中贵安分校,福建 连江 3505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强调它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讲读中心向言语实践的转变,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这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的变革。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最便捷的路径。语文课本的篇目基本选自名家的精品,其内容是学生语言表达的最佳学习范本,是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捕捉文本中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华之处,在内容的空白处进行有效的补充,巧妙地设计写作训练,创造读写契机。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整合,统筹安排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以达到提升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目标。
文本的题材来自于生活,因此容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学习,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基于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提升言语能力。教师要认真细致地解读教材,寻找文本中读写的训练点,从教学实际出发,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充分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1]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是“我”。我读,我说,我写,从意到言,从言到意,进行角色的“转换”,寻找恰当的角色转换点及合适的表达方式,展开转换过程。叶圣陶主张“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生活中随时运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习惯。这样生动、美妙的语言文字运用,不仅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还激发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与语言互动、共鸣,进而产生表达欲。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当“我”七八岁时,就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给了“精彩极了”的评价,“我”“得意洋洋”,父亲却给了“糟糕透了”的评价,“我”“痛哭起来”。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我”的内心是无法接受的。但长大后的“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既有鼓励又有鞭策,这两种不同的爱在成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教师引导:为什么作者的心情会由得意到痛哭呢?因为他得到了母亲的表扬后很得意,更希望得到父亲的赞赏,在父亲回来前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内心有了期盼。他的期盼是什么?通过填写“期盼卡”,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第一次写作后,特别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与肯定的迫切心理。通过写,深入了解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使学生深入文本,转换角色,读懂作者,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藏着情感路线,只要用心品就能够触及。教学中,可从情感入手,让学生深入领悟文章的情感,读懂文本,使情感得到升华、释放。如何通过文本的情感来抒发言语的释放感呢?可以借助“语境”。“语境”指的是人在交流时的“语言环境”,语言文字运用的场域就是语言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中进行的,并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2]当我们读一篇文章,进入文本的语境时,就跨越了时空,这时文本中的每个语言都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在感受美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强烈地产生人们因“天塌地裂”带来的“水深火热”的生活,失去了原先“欢歌笑语”“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教师设计了原来美好生活的复原练笔:
在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春天里,这时,人们____,(在干什么)这真是快乐幸福的画面呀!
夏日的傍晚,在软软的沙滩上,这时,人们___,(在干什么)这真是快乐幸福的画面呀!
在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的秋日里,这时,人们____,(在干什么)这真是快乐幸福的画面呀!
寒冷的冬日,在宁静的村庄里,这时,人们___,(在干什么)这真是快乐幸福的画面呀!
在教学中,学生读懂了原先的“快乐幸福”,与后来的“水深火热”产生强烈的对比。以情感体验为抓手,学生在与文本的互动中突破难点,情感上的冲击体验更加深刻。通过语境的创设,对学生进行形象感知、情感感化、内心感触,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达到教学目的。
语言文字运用的品质是“选择”,应重视学生语言趋优意识的培养。在语言运用的实际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某个语境下,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该如何表达。培养学生拥有选择好的语言规律意识十分重要。当选择所要学习的语言规律时,就要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不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还要掌握言语学习和运用的方法。以“想象补白”的方法,通过“补白”的启发性、开放性、多元性、多向性的创新教学,采用语言文字运用常见的练习方法——“模仿”。要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注意规范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基本的言语技能,不断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大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创造潜能,提升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挖掘内涵丰富的文本材料的潜在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拓展,在脑中形成生动的情境,并在拓展中想象、探究、模仿、表达。阅读和写作是一体的,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吸收,写的关键在于表达和运用。吸收才有助于表达,运用中的表达又可以不断地加深理解。[3]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时,设计如下补白写作练习:
师:围绕“五彩缤纷”这个词,秋天的雨把颜色送给谁了?
生1:它把黄色送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2:它把红色送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秋雨给秋天带来的五颜六色,瞧,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__像___,___呀___呀,_______。
生: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玛瑙,摇呀摇呀,摇出了丰收的喜悦。
这样的写作教学使学生理解文本更加深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对话中,以学促练、以思引思,知识在学中迁移,便于针对文本内在好的语言规律,进行理解、模仿、创作。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学生不仅容易掌握,而且实效性强。只有从文本的写作技巧中不断汲取养分、积淀、实践,才能从中获得“收成”。“训练”和“感悟”双飞,“语言”和“能力”共生,语文教学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