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珂 黄丽娇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融合”概念引入我国是源于1993 年亚太地区“特殊教育研讨会”,此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开始兴起了融合教育的研究热潮,开始从融合的视角去探讨我国特殊儿童的教育[1]。但是相较于西方国家融合教育的发展,我国仍有较大差距。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是促进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干预反应模式通过对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习监控和数据分析,将动态评估与干预方法相结合,成为在融合教育实施中的一种新的模式和系统[2]。学习和借鉴该模式,对于发展我国融合教育亦有很大的帮助。
(一)干预反应模式的内涵。干预反应(Response to Intervention,简称RTI)模式是在传统“智力—成就差异模式”受到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由最初的单纯针对学习障碍学生扩展为针对全体学生的服务系统。它是指在普通学校中实施的、通过层级递进的动态评估方式与干预方法来鉴别和满足特殊学生教育需要的系统和教育模式[3]。简单地说,干预反应模式就是鉴别——评估——干预——评估——干预的一个层层递进、动态的教学实践过程,重点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实施监控,并针对学生的反应做出教学调整。
(二)干预反应模式的特点。在特殊教育领域,对于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皆有相应的评估量表及其干预的方法策略,干预反应模式特点在于,不仅是有效鉴别和诊断特殊需要学生的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4]。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体现递进性。RTI模式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干预系统,将干预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为不同程度的特殊需要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它通常包括三层干预结构:第一层干预适用于所有学生,具有预防性和筛查性;第二层干预针对第一层级筛选出的危险学生,进行目标小组干预;第三层干预强调个别化教育,适用于从第二层级筛选出的个别学生,进行密集的高强度干预。随着层级的逐渐上升,干预的密度和强度逐渐增加,所干预的人数逐渐减少,体现了层层递进的特点。
2.注重预防性。在RTI模式的第一层级干预中,首先由教师对全体学生实施符合课程标准的优质的教学(即核心教学计划),然后通过课程本位测量的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筛查,检测学生对教学的反应。通常情况下,该核心教学计划预期对全体学生中的80%左右都是有效的,而剩下20%左右的学生可能是未达到最低学业标准的学生。通过这一层级的测量和评估,可以筛选出一部分可能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轻微的问题可以在第一层级得到解决,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学习问题可以将学生列入第二层级,实施第二层级的干预和测量,这样就使得学生得到较早的干预,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以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筛查并做出及时的干预,预防了传统模式中的“等待失败”的结果,使特殊需要学生及时得到干预,体现了RTI 模式注重预防性这一特点。
3.彰显科学性。RTI 模式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循证(evidence-based)干预系统,注重形成性评价,以分析学生的数据为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定期采集学生数据,评估其所达到的水平以及进步情况,以此检验干预方法的有效性,若干预方案取得效果不理想,可考虑终止实施此方案或是对其进行调整。第二,它是一个将评估与干预融为一体的干预模式。与传统评估模式中评估与干预相分离不同的是,RTI 模式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干预所做出的反应进行评估的,然后再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制定下一步教学干预计划。因此,它是一个将评估与干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教师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深刻体现。
4.突出协作性。RTI 模式倡导的是所有人员的通力合作,包括学校整个系统人员的协助、教师干预以及家长配合,并不是教师的单独任务,毕竟该模式的实施中任务繁杂,教师无法单独完成,反而会因为任务过多压力过大而适得其反。在RTI 模式进行中,学校应为教学提供充足的后勤服务,家长参与也必不可少,在参与的过程中,家长可更好的理解RTI 内涵和意义,为RTI 模式实施带来积极影响。RTI 模式突出强调成员的协作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其实施效果。
RTI模式为学生提供分层干预的系统教学,强调在普通学校中由教师或者研究者对学生实行多个层级的评估和干预,以达到鉴别和帮助特殊需要学生的目的,使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干预获得学习成绩的提升,更好地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与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模式有诸多相通之处[5]。
(一)从教学环境来看,都是在普通学校展开的。融合教育主张让特殊需要儿童与正常发展的同伴能够真正地一起参加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不是将特殊需要儿童隔离在封闭的教室、学校或者家庭环境之中[6]。RTI 模式亦是在普通教室中进行的,强调在普通学校中,教师和研究者对学生施行层级评估和干预,并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学业与学习技能上获得进步。无论是融合教育还是RTI模式,两者都强调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进行。
(二)从教学目标来看,均注重发挥特殊儿童潜能。在广义的“融合教育”的含义中,有学者称之为“任何学校为消除隔离所做的努力”[7]。从本质上来说,融合教育是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并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如何更好地帮助特殊需要儿童真正地实现教育平等,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最关键的因素是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教学中的干预,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认知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RTI模式在评估学生学业表现和干预反应基础上,指导教师系统化进行教学干预的三级模型,是教育者的预期目标[8]。在这三级干预中,二级干预和三级干预最能体现出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干预强度,三级干预更是以个别化教育为指导,通过各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密集的训练,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争取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比较充分的进步。
(三)从教学方法来看,均强调差异化教学。自古以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差异化教学正是对因材施教的具体诠释[9]。融合教育以公平和平等为基础,强调“零排斥、零拒绝”,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里的平等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实质上的机会均等,即让每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帮助和支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支持,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力求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10]。RTI模式中实施三级干预模式,层层递进,循环往复,从鉴别到评估再到干预,筛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并为其制定适合的干预策略,达到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在RTI模式中,尊重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依据学生不同需要给予差异化教学,为融合教育中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融合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融合教育的形式主要体现为随班就读,从这一安置形式来看,只是实现了初步的融合,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而言,他们也已处于“融合”的环境之中[11]。国家重视融合教育并大力提倡随班就读教育,但是,如何更好地实施融合教育,如何帮助特殊需要学生获得最大进步一直是难题,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思考与实践。美国的RTI模式与融合教育有诸多相似之处,对如何实施和发展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路径。
(一)建立有效的筛查机制。融合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特殊学生更好适应班级学习和生活,而且能够使班级的普通学生更好的接纳特殊学生。所以说,融合教育不只是为特殊学生服务的教育系统,同时也为班级中的其他学生服务。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所谓的后进生有可能是存在学习障碍、智力落后以及情绪行为障碍的学生,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大多是在学生的障碍明显出现之后进行干预,并且缺乏对所制定方案有效性的评估,这也正是RTI模式所反对的[12]。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借鉴RTI 模式,对特殊学生之外的后进生进行及早地评估与筛查,监测该部分学生是否存在某方面的障碍,避免传统模式中“等待失败”的现象。建立有效的筛查机制,将标准化筛查工具和课程本位评估的测量方式相结合,使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的思想深入到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之中,尽早发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二)采用动态的评估方式[13]。评估既是干预的前提,也是对学生干预效果进行测量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初次的评估之后往往会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进行下一次的评估,这在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变化,有碍于干预方法的及时更新,不能够及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采用动态的评量方式,可以及时地监控学生干预后反应,以便针对学生反应做出干预的变化和调整,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学生目前发展状况、获得的进步以及明确下一步干预计划,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充分的帮助与支持。所以,采用动态评估方式,及时评估学生的发展并提供及时干预,将评估与干预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相对有效地满足特殊学生的需要,促进其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美国州教育部在实施RTI模式之前,会对普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所在学科,以便他们更好开展教学工作[14]。在融合教育理念中,仅仅将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是不够的,建立资源教室、培养资源教师以及加强普教教师的技能培训非常必要[15]。在我国,特殊教育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师资缺乏,而普教教师对特殊教育的理解不够,对融合环境中的特殊儿童教育不足,常出现放任或无视的做法,因此,面对融合教育大环境,资源教师的作用需要体现,普教教师培训更需要加强,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更好地在普通班级接受教育并融入社会。
(四)完善教育支持系统。我国融合教育目前的实践形式主要为随班就读,只是初级状态的融合教育究其原因,支持体系不完备,教育资源整合不足,使得许多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之后,很难实现有效融合。所以,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我国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十分必要。RTI模式在立法的基础上,将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强调各方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使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都能够得到自身所需要的服务。我国教育系统的建构和完善,也需要在立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协作配合,推进从教育管理体制到课程与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评估与干预这一系列的变革,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16]。
美国干预反应模式的发展与日益盛行,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为普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方法。当然,RTI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能否为我国融合教育的推进做出有益贡献还不可知,但是,无论如何,RTI模式的发展与盛行以及该模式的思想与理念,都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