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0-02-25 08:08朱震宁费美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育人

朱震宁 费美娟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发挥教育合力,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积极作用,满足高校各学科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育人质量提升需求与学校整体思政教育的革新发展需求。

一、“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思政的载体,而“思政”是课程的内容。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未提出之前,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依赖思政理论课程,该课程在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实际教育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思政理论课程存在脱离实际、 内容抽象等问题,使学生无法有效理解思政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热情。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高校思政教育自身的发展需求。 而“课程思政”的提出,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出发点,有机结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重视高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思政理论课程的核心地位,同时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多方面思政教育工作的整合, 促使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知识素养,使专业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协同进行,实现高效育人。 因此,“课程思政” 是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理论教育协调同步、统一人文素养与学科知识、综合德育与知识的一种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员育人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

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体现教学育人本质

高校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教学育人本质的问题, 各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向学生灌输系统化的理论专业知识或实践技能技巧,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大多专业课程教师只负责教书不负责育人的后果,使教育工作者忽视自身需要承担的育人使命,影响高校教学的整体育人成效。 在高校各类课程教学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情况下,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会处于分离状态,二者彼此独立,缺少联系,使教书脱离育人本质,弱化学校课程教学的育人效果。 但是“课程思政”的提出与推行,能够在打破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思政课程教育与其他各类课程教育的联合, 使各类课程教师意识到传统单一化的知识教育, 难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在实际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使思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协同进行,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实现各类课程教学与学校整体教学的育人目标。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高校的构建与实现,能够有效体现教学工作的育人本质。

(二)加强学科交流融通

高校构建与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有加强学科之间交流融通的重要意义。 社会分工的出现, 使每个个体在特定专业领域或行业中发挥作用。 在人类不断进化背景下,分工水平相应提升,分工越发精细,大学生课程便产生于这种专业化与分工化的背景。 高校各类专业的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等,受专业化影响会有所偏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会使单一化、专业化的学科难以解决当代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跨学科的沟通与合作,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利途径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而“课程思政”的提出与推行,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种社会发展问题。 高校构建与落实“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借助挖掘各类课程中的伦理话题与道德资源,在人文与科学中构架桥梁, 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彼此融通,实现各类学科交流合作的加强,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目标。 虽然高校“课程思政”这一育人模式的直接目标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课程思政”也间接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学科成为高校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学科发展需求。

三、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革新教学理念

高校构建与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需要革新教学理念,使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都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坚持价值引领教学理念,明确课程教学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首要任务。 高校全部教师都需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牢记价值传递使命, 以真情实感教学对学生心灵进行触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为完成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达到高校教师教学的标准要求,高校需要革新教师教学理念,建设不同部门、课程、专业与学科之间协同合作的格局,共同探索立德树人的路径与方法。 高校应积极引导各类课程教师按照综合素质课、公共课与专业课等课程的自身特点,在课程教学中融合友爱、诚信、环保、法治、奉献、敬业与爱国等内容,这些内容密切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目标。 在以新型教学理念配合学校“课程思政”模式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重视育人方式方法的灵活性与有效性,避免传统生硬说教的教育方式。 结合学生“三观”情况、成长成才规律、专业特点与心理特点等,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回应,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引导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与国家意识,加强学生认知社会道德,使其树立崇高理想与坚定理想信念。

(二)建设教学资源

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实现路径,是建设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建设需要保证资源内包含思政元素。 高校教务处需要承担起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重任,对资源建设工作进行协调推进,例如,加强各类课程的教材建设,积极成立建设网络平台的领导小组,鼓励与引导教师共同编写体现价值引领、包含中国智慧的教材,并积极收集相关网络教学资源。 针对“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建设教学资源,也需要教务处安排思政课程教师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共同参与资源建设实践项目,组织其进行定期讨论,分析甄选思政教育元素,以有效总结提炼,为各类课程教学提供符合其专业教学特点与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这些内容编写进新型育人模式的案例库中,使这些思政元素落实到各类课程教学计划的具体条目中与课程课堂教学传输的内容中,有机结合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使思政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发挥育人作用。 当然,建设课程资源,也需要对课程之间的差异进行厘清,挖掘具体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需要保证该资源能够助力学科建设与育人。 也就是,“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结合学科课程特点,有所侧重,例如,工学学科应充分挖掘敬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自然科学学科应建设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等思政教育资源,人文社会学科应充分挖掘人文精神思政元素等,以此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有效构建

(三)搭建协同平台

高校构建与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需要搭建协同平台,通过“课程思政”工作室、交流沟通机制、育人辐射圈等平台的搭建,实现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高效建设。 高校建设“课程思政”工作室,需要以“课程思政”新型教育理念强调的德育教育合力为契机,整合教学资源,建设多学科联合的课程教学团队,以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与同向同行,为课程教学之间的协同效应提供保障。 同时,高校需要在搭建协同教育平台的过程中,积极建设沟通交流机制,结合网络通信优势,组织教师共同成为“课程思政”微信交流群或QQ 交流群的成员,使其在群内可以及时分享自身德育教学问题,及时共享思政教育元素,思政理论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为专业课程教师提供思政教育指导,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功效充分显现。 在此基础上,高校也需要构建以思政理论课程为核心,以其他课程为辐射的育人同心圆,也就是建设育人辐射圈,使思政课程有效引领其他课程进行思政教学,形成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高质量育人圈层效应。

(四)加强师资建设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高校的实现,需要教师这一重要支撑力量,因此,高校需要针对“课程思政”,加强师资建设,以师资有效培养,发挥“课程思政”教育作用。 教师是建设“课程思政”的关键,因此,高校建设“课程思政”育人模式,需要注重教师层面的工作落实,对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由于教师思政状况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特点,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就需要保证自身在这方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教育能力。 基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引导,高校应规范监督教师是否做到统一教育与育人、统一言传与身教、统一社会关注与潜心问道、统一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等,使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得失、善恶、是非等问题上形成责任感与敬畏心。 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对全体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借助骨干研修与全员培训等机会,使广大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意识,主动在自身教学工作中挖掘与利用思政教育元素,提升学校整体思政教育成效。

(五)完善保障机制

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有效构建,高校需要针对“课程思政”完善保障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会涉及到错综复杂的改革问题,需要高校为其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的统筹规划,完善与健全各方面的保障机制,以此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高质量构建提供保障。 例如,高校党委需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进行切实担当,党政主要领导需要切实进行指导,与各类课程教师一起备课听课, 并且领导者需要走上讲台,为“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传大道、讲大势、上大课,加强“课程思政”顶层支撑。 同时,高校需要完善各项常态化机制, 构建相对完善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等,为“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与落实提供保障。 同时,高校需要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中的课程建设,严抓试点课程,对课程建设进行分布推进,使“课程思政”中的各类“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供质量保障。 高校还要重视奖励机制的重要性,针对“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制定奖励机制。 在职称评定与师资培训等方面应用奖励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加强自身“课程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高校全员育人的思政教育氛围,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高校的有效构建与实现提供保障。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与学科整体教育发展而言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建设“课程思政”育人模式,需要高校以“课程思政”内涵与要求为基础,结合“课程思政”体现教学育人本质、加强学科交流融通等积极教育作用,采取革新教学理念、建设教学资源、搭建协同平台、加强师资建设与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有效构建,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