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0-02-25 06:53涂静秀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物理设置

涂静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 215200)

高中阶段是学生深入系统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物理教学活动.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驱动”是指以问题为核心,从问题引入,层层递进,随着问题难度的加深,逐渐揭开物理知识重难点面纱.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展现了教学成果的最大化,它不同于传统物理教学中先理论知识学习后解决问题,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以问题抛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物理知识.

一、问题设置具有合理性

每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他们在性格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物理学习情况上都各有不同,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问题”驱动高中物理课堂,首先要达到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否则对课堂效率的提升毫无意义.所谓问题的合理性,即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物理知识水平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物理课堂,获取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课内容时,教师首先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教授给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物理水平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物理水平差异,设计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吸引每位学生全身心投入物理课堂教学.1.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2.这两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怎么样的?3.请合理概括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4.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逐渐渗透本堂课教学难点,让学生随着问题难度的层层递进,不断加深思考维度,直至掌握知识难点以及学会合理应用.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这样的难题梯度设计,有简单的题目到较难的题目,最后过渡到应用型题目,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经历由简到繁的过程,从表面深入本质,一步一步地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牢固掌握知识.

二、问题设置具有趣味性

对很多高中生来说,物理知识抽象难懂,物理课堂乏味单调,造成他们对物理学习的抵触心理.“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应当注重问题的设置的趣味性,调动高中生物理学习积极性,重拾高中生物理学习信心,在趣味性物理问题的引导下,进入快乐学习状态,感受物理学科魅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效引入趣味性物理问题.

例如,在教学“曲线运动”这一课时,教师首先为呈现几组照片,图上包括时钟、摩天轮、过山车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回答什么是曲线运动.教师为学生播放链球运动比赛视频,以动态化的视频导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视频播放完毕后,提出问题:1.链球运动到最前方放手好吗?2.链球运动在飞出前的运动轨迹大致是怎么样的?3.链球在运动到何位置时脱手,飞得最远?4.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能否得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确定的结论?教学以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原来与生活如此亲近,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物理知识,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发现曲线运动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先以动态化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处于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同时既降低了物理知识理解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视思维性的应用型学科,在“问题驱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而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物理思维深度,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活跃的物理思维.教师在学生对基本问题能够充分解答的基础上,加深问题难度,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敢于挑战难题,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运用自己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这一课内容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结合先前所学知识,概括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以基本知识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理念相结合,拓展思维深度,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生活问题.接着引入能量耗散问题,设置问题: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该怎样理解?从而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得出关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问题,并能够学以致用.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逐步提高问题设置难度,注重问题的启发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本章知识内容的升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拓展思维深度,培养物理思维.

四、问题设置具有探究性

高中物理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课堂,而是一群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不可或缺的有效学习途径.教师以“问题驱动”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甚至班级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物理探究性问题,自主思考,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力的分解”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教师首先抛出范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学生在做出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并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的形式,挖掘出更多的生活实际应用问题,如刀刃的夹角为什么越小越锋利.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探究性问题的指引下,通过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形式,大家畅所欲言,互动交流,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物理问题,从而加深对“力的分解”相关知识的认知.

在合作探究的组员中,既有物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物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物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带领下,共同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课堂问题分析.在探究性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作用,团结小组成员,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是显著的,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物理教学质量的进步.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保证所设置问题的合理性、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下,发散思维,拓展思维深度,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高中物理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