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琨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系 江苏·徐州 221116)
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新设学前教育专业点72个,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布点总数超过500个。在2016年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专科在校生人数占总量的74%,专科毕业生仍然是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主要供给源”[1]。 “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的”[2]。 成果导向教育:“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课程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成果是学生在一段特定的学习经历后所表现出的清楚的预期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所有学生均能成功”[3]。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承担了我国幼儿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美术类课程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多所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 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该类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设置都存在一定问题。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和实施最终成效的体现,学前教育美术类课程所体现的最终教育成效是两个方面,一是对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二是对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该类课程的目标既要体现美术学科幼儿教育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的职业性,在这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更侧重于专业性的教育,对职业性方面的目标设置较少,造成两者的不平衡。
美术类课程担负着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和美术专业能力的任务,在课程目标中这类任务就需要明确。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注重对美术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也侧重于技能水平的提升,但美术类课程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有着重要的人文熏陶的作用,在设置课程培养目标的时候,就要既重技能,又重美育,尤其是美学修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更为全面、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进而促使其在今后的幼儿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除了在课程目标上有一定的偏差外,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其内容主要侧重于技能的培养,主要的课程涵盖了绘画、手工、环境创设、教具制作等方面,基本上都是必修课,而关于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课程较少。此外,由于教学师资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整体所开设课程的内容难度、 深度和广度都有一定局限性,对于学习能力有差异或想追求更多美术知识的学生而言都存在内容单一, 可选择余地不足的情况,如果能够开设一些与美术相关的选修课程可能效果更好。
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内容会发现,各门课程的内容都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而且整体内容都比较单一,对其他课程或学科的元素吸收不够。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对本土化和生活化内容的吸收不够,通过查看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各个学校的特点,尤其是缺乏地方特色。 民间美术和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汲取来源,各学校开设的诸如绘画、手工、环境创设等课程的内容大多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来实施,很少涉及于本土文化、生活文化相关的专题内容,综合性不足。
幼儿美术教育与其他美术教育有所差别,其对技巧性要求较低, 但对趣味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较高,所以学前美术教育既要遵循一般美术教育的规律,又要注意从幼儿角度出发,引导学前教育学生多动脑筋,多做创新,否则容易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这种创新能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在今后学生的工作中,学生只会将老师的教学内容照搬给幼儿,进一步影响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
课程的评价不仅仅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对教师、学生、课程本身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目前的评价更侧重于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对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评价中的能动性评价较少, 过多追求量化评价,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美术类课程作为艺术类课程, 与理工类课程相比本身就会有多样性的存在,加之目前学生在年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就需要有多元的评价标准。 而现在很多高职学前教育美术类课程大多由教师来完成所有评价, 评价标准就是教师自己的主观感受,评价标准就显得单一,如果能够增加外部评价和学生内部相互评价可能会对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评价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一个量化的学生成绩,更多的是为了对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高职院校对该类课程评价结果的使用和反馈仅仅是作为一种对学生的考核手段,评价完毕即意味结束,对后续的课程改革,如课程目标的修订、课程内容的实施方式等,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改进都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办法通过评价结果的后续使用得到改进。
1.注重课程目标的专业性、人文性和职业性的统一
成果导向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但在获得最终效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课程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最终呈现的主要成果都是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本科相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以幼儿教师为主,这就要求其在美术、音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能,因此该专业美术类课程所呈现的学习成果必须与幼儿教育的需求相匹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制定课程目标时综合考虑到课程的专业性、人文性和职业性的统一。 要明确美术类课程在该专业中所要承担的任务, 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除了作为课程自身所要具备的基本要求专业性外,在培养过程中还应该融入对审美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儿童美育中需要的美育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符合成果导向教育的初衷。
2.注重课程目标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美术类课程既要有教育要求又要与艺术紧密相关, 其课程最终的成果要求也比较多样和复杂,加之艺术类教育的个性化和循序渐进的特点,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分阶段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这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就是要求在制定的过程中本着分阶段、由易到难,难易结合的原则,不能将课程目标局限在单一描述某一教学任务,而应详细描述教学任务的相关阶段性任务及动态目标。 此外,课程目标的制定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实践条件以及社会的职业要求,重视目标中关于学生发展的新思考,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审美意识和价值认知相关的课程目标,并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变化而进行及时变动和修正。
1.课程内容设置更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协调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虽然提出了 “艺术欣赏、艺术创作和美术活动教育”的培养目标,“美术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绘画、手工、教育方式等专业课程上。 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鉴能力方面的课程与本科美术专业学生相比专业性需要加强。 ”[4]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要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协调,这些都是成果导向教育所要求的,专业性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与幼儿教育相关的艺术形式鉴赏内容实现,实用性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美术素材,比如生活材料、自然材料等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对于多样性和综合性则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多关注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课程衔接的时候,尤其是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引入和融合都是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的途径。
2.关注课程内容配置比例和更新
课程所能包含的内容是有限的,其变动和更新是相对滞后的,这与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动存在着相对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培养成果为导向,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中实践与理论的比例,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 以绘画、手工和幼儿美术活动指导这几门课程为例,在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每门课程一般只开设一学期,但作为学生今后就业的重要技能,对于大多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而言,该类课程的内容偏少。 另外即使在课程内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的比例配置也需要进行优化,如绘画和手工两门课程是技能性较为突出的课程,在内容上要适当的增加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部分,增加艺术理论的学习;幼儿美术活动指导则是一门理论性较高的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时要平衡理论和实践的比例。
1.课程标准与教材选用与时俱进
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规则和基础, 在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下, 课程标准应该与教育和学习效果紧密联系,要具有针对性。 需要在充分研究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能力、技能等不同维度的学习效果要求,综合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教学场所、实训条件、实训设备等方面,借鉴其他学校的课程标准,并引导幼儿教育机构参与, 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学校效果的、切合实际、便于实施的课程标准。 除了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这里所说的教材应该既包括传统的纸质教材,又包括各类新媒体共同构成的立体教材。 此外,还可以通过成立相关艺术社团、参加技能竞赛等途径与最前沿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保持一致。
2.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协调统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最终要呈现的成果就是学生能够将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技能等用于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协调统一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导向即是就业,美术类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中的重要能力培养载体, 其实践性应得到强化,尤其是社会实践,只有经历职业的检验才能证明课程的实施是否有效,成果是否显著,尤其是要将这类课程相关的技能进行单独的社会实践,或者作为独立单元让学生在幼儿教育中实践,才能够使理论真正转化为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3.注重师生互动的开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 需要通过处理好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尝试使用翻转课堂,多让学生参与,防止学生形成机械的模仿和记忆,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个性思考的能力,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减少师生间在课堂上的隔阂,构建新型的互动、互学的师生关系。
1.引入多方评价,强化成果评价
“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基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开展教学工作。 ”[5]因此学生最终成果的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强化成果评价是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效果的重要体现,要求学生的成果可测量、可衡量。 由于美术类课程的艺术特性,其以定性评价为主,这就需要在评价中引入多方参与,通过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更能接近真实的学习效果,在参与方中除了教师外,还可以增加幼儿教育机构、学生甚至幼儿等相关评价方,通过展览、活动等方式邀请机构、幼儿参与,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体现公平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对后续的课程建设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
2.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循环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的目的既是为了检验学习成果,也是为了反思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只有将评价结果用于课程改革,如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的修改、修正和改变,这些评价结果才有意义,使评价结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和教师从不同方面寻找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不断改进课程。 通过多次的评价与改进,逐步形成动态的、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改革,不断循环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坚持以成果教育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
对于高职美术类课程而言, 现在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述提出的思路给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而具体实施则需要更为深入地相关研究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