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向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研读,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毛泽东同志创作于1937 年8 月的《矛盾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阐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等基本原理。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的充分体现。这篇哲学著作所蕴含的关于矛盾学说的基本原理,至今依然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依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明确指出,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1]“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此过程向着彼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思想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呈现出的新特点,这一具体工作同样存在着诸多矛盾。一方面,现当代国际社会形势复杂多变,各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演愈烈,敌对势力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渗透手段渐趋多元化,一部分学生出现价值观扭曲、理想涣散、信念动摇等不良现象。一些高校办学方向模糊,思想政治工作缺位,意识形态主导权不强,片面地重教书轻育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分散弱化,教育内容标签化,教育方式娱乐化,教学方法僵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互联网社交媒体开放自由、即时联系、全球同步,给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吸纳信息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与载体。但是因为过度依赖互联网而带来的思想异化、性格魔化、生活佛化等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也屡见不鲜。面对这些突出矛盾,我们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从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的问题。[2]所以,在新时代“大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必须以习总书记“三个培养”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工作方方面面,不断加强思政工作的系统性,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局,协同教育过程各要素、各环节、各个主体、各方力量,共同构建 “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机制。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关系方面,毛泽东同志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1]依照这一主次矛盾关系基本原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和思想引领。在2019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将这一思想贯穿教育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二)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不但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的教学,全面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把理论教学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让课堂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促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且还要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贯穿于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履行公民义务作为教学基本要求,既教书又育人,把立德成才、为人为事的通识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系统协同效应。
(三)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教师队伍建设深情嘱托、明确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当也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为教师要力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养成大学生良好思想、观念、品德和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抓住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做到“四个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矛盾的特殊性时说, “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1]“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殊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都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殊”。[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学生群体这一特殊性的分析。当今高校大学生已经是95 后、00 后一代年青群体,他们的心理品质、道德观念和思想素养带有典型的时代特征。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思政工作的特殊性,准确把握其规律性。
习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教育的一般原理与学校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又要结合地区、学校、学生实际,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避免生搬硬套。既要坚持教育要求的整体统一,又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意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影响的多因性和形成的多端性,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在《矛盾论》开篇,毛泽东同志就比较分析了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两种宇宙观。他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1]换言之,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透过这个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能否发生、成效如何,最终将取决于学生这一矛盾的内因。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其根本要义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和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积极条件,促进教育影响的内化。如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融入学生的“朋友圈”,改变话语模式,讲真话、常话,增加亲和力;要讲究教学的文化浸润和情感感染,改变千篇一律、说教式的刻板教学方式,增加教育的温润度,做到润物细无声。
当代学生是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思政工作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尤其是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网站、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工具,引导师生用正能量抢占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制高点,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网络直播等新技术整合优质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打造一个学生亲学、乐学的网络教育平台。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持续,各高校也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进行大规模在线教学,化疫情危机为教育良机。与此同时,每一教师位都要充分依托互联网+教育技术,运用短视频、Vlog 等融媒体手段,通过讲好中国抗疫好故事,辨析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情况,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5]在矛盾基本原理视域中,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是一个多种矛盾普遍存在的过程,我们依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学习《矛盾论》,运用矛盾基本原理,在尊重学校实际、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查摆问题矛盾,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是真实有效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