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凤,胡承波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流动,社会上精神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这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只靠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两者在这点上达到了一致性,于是就给两者的交叉融合带来了极大的契合点。因此,研究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创新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这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作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首先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思想。思想观念制约着心理,决定人的心理的方向和内容,同时支配和改变人的行为,它是联结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纽带。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行为习惯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正确的心理活动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引导所产生的,消极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人的心理健康,最终导致极端心理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和行为相脱节的矛盾,使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按照社会要求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同样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在心理学中,思想也就是个体的认知,包括了知觉、思维和记忆等。一切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都是认知,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来实现的,并且通过认知情境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坚持以思想为中心,通过引导改变人们的思维,从而达到改变人们行为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目的。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都强调以人为本,把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对人的某些行为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会采用引导激励等原则,促使教育对象在行为习惯上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其内在心理情感上的变化,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运用这些原则的时候就必然要涉及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因为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以人为研究对象,探索人类复杂的思想。其研究涉及个人内在的精神层面和外在的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同时与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有密切的关联。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心理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的素材,而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事例,可以为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案例,增强心理学的实用性,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是相互补益、相互影响的,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内部联系。
虽然两者存在内在的联系,都是教育实践活动,但是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还是存在明确的界限,并不能等同,区别在于:
(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使人们能够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因此,党性、政治性是它鲜明的特征。而心理学是以生物学、精神病学为理论基础,无明显的政治性。
(2)两者的起源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与人类的产生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作为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而在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被认为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在心理现象研究的过程中,引进了实验方法,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两者的教育目标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教育活动,培养提高教育对象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对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则致力于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且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人类世界服务。
(4)两者的主要任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导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理学则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端正心态,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心里潜能。
(5)两者的工作方法不同。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其一直是在通过学校的课程计划,通过给学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它的工作方法是在显性的、正面的教育上,通过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来培养合格的社会青年。但是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不仅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而且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差异性、发展性,仅靠正面的教育引导是不够的。而心理学的工作方法则更多的是倾向在隐形的、内在的教育上,在观察事情解释事情的基础上寻找对策,主要依靠的是心理学家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分析,其凸显的是一种隐性观察引导从而改变行为的方法。总之,两者之间并不相同,在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等方面是有区别的。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论研究工作者开展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1)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探索和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等“内部世界”方面发挥出了很大的优势,它侧重的是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推导和梳理。因此,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运用心理学相对专业的方法来解决人们的心理情感问题,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地处理教育过程中内在的心理问题,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理论探索型到科学实践型的转变,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2)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各行各业、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其独特性和发展性,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风险。社会中的人具有广泛性、群体性、阶段性、发展性等特征,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心理学对人的内心发展状况是从不同的研究取向来加以研究。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针对地处理各种不同的现象和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必然会有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地方。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对心理学而言,也将会极大丰富其理论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实例、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心理情况等,都有利于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给心理学的内涵和方法的创造性发展带来启发。
总之,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又有利于丰富心理学的原理方法。
(1)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把握其成长过程。教育对象的心理成长变化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那么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阶段就是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能够更大程度地达到教育效果。而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在校期间,在校期间对青少年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计划中加入心理健康课程,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学生的课程计划中,专业性比较突出,而心理健康课程占比较少,相比于如今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还没有进行集中的教授,形成体系,所以在教育效果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不能向全校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了学校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以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为前提,丰富心理健康课程设置,通过将心理健康课程融入学生课程计划,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激励、启发学生自我解决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主要的是,间接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在课程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流空间更大、范围更广,这就为教育者的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丰富了工作方法,确保了教育效果,达到了教育目的。因此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计划中,让老师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而这也是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两者深层结合的必然要求。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解决教育对象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引导其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当着领航人的角色,引导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履行好教育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职能。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工作除了由学校专门的思政课教师来完成外,学校和机关领导等都要担任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无论从哪种情况看,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其所处的地位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者的个人品德修养如何,有没有人格魅力等,受教育者都能清楚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听不听从教育者的教导,这样的话会极大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丰富其专业知识、增强其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教育者根据心理学的知识,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将会极大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教育者来说,其个人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将得到提高。另外,教育者的工作手段除了教材和教具等有形工具外,更主要的是要运用自身的个性品质,如政治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才能等“精神教具”进行教育,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表现出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所以人与人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千秋。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做到明确区分人的个体性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工作的开展会更具有针对性,受教育者才能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效应,避免教育者工作的简单化、简便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归纳总结,这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可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人对心理学的学习和运用,并将其贯彻实施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能够从本质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者,接受者是受教育者,那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教育者作为实施者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完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健康环境,营造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氛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教育者的教授是一方面,学生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和思维方式能否及时的和教育者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也是很重要的。教育者是受教育者最亲密的伙伴、亲切的老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学习和运用心理学,能够拉近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距离,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学习心理学,努力提升自己、改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做到为人师表、学术精湛,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理解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掌握其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其更好地成长,让其体会到教育者对他的理解与关怀,从而拉近两者的空间距离,缩短时间上的融合,建立两者之间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心理学。由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建立,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前提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过程中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感染受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体现出这种魅力来,在教育过程中真诚平等地对待受教育者,关心、爱护、理解受教育者,拉近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教育者发挥了主体作用,就要加强集体建设,在课内外创造两者心理相容的气氛,保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顺利践行。
(4)通过教育方法,促进两者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开展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疏导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法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方法,在把握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和效果。而在学校中,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普遍、广泛的方法就是融入团日活动中,将心理知识融入活动过程中。不同的地区和支部等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团日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其在吸引、团结、教育引导青年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团日活动中灌输心理知识,通过在活动中细致地观察参与者的行为,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来描述、疏导、预测参与者的行为,有利于让团日活动发挥作用,凸显出活动的主题性,从而顺利地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并且主题团日活动是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团日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融入心理知识,有利于间接的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心理价值标准。比如: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集训”“心理知识问答”等主题的团日活动,向同学们普及心理知识,了解心理、重视心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团日活动,同学们不仅仅会在活动中就心理知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活动后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也会就自己以及身边同学遇到的问题,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解决。
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科相互之间可以借鉴学习,虽然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心理学原理方法在实践中的补充和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各门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人性的研究,通过对人性的多方面研究服务社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将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方面探寻两者的交叉融合,将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寻找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