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气候条件下不同播期小麦产量及群体效应研究

2020-02-25 08:30刘开振孙华林李刘龙卫茗梅王小燕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有效积温拔节期穗数

刘开振,孙华林,李刘龙,杨 蕊,卫茗梅,王小燕

(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

【研究意义】江汉平原是湖北省小麦主产区域之一,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6.67万hm-2左右[1]。该区域小麦种植模式以稻麦两熟为主,近年来水稻机插、直播等轻简栽培方式,使其秧龄缩短或不受秧龄限制,而生产上不得不推迟水稻的播期[2]。小麦作为其后茬作物,它的传统播期随之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目前江汉平原稻麦模式下,晚播小麦面积不断增加,同时该区域小麦生长季(尤其在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灌浆期)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也是限制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气候因素。因此,针对该区域的气候条件,研究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确定合理的播期,对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小麦产量潜力,确保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播期是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适宜的播期有利于创建优良的群体结构,利于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协调发展以获得高产[3-4]。针对早播小麦的研究发现,以生长发育缓慢的品种作为早播材料,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温光资源,有利于产量的提高[5],然而也有研究表明早播麦前期营养生长迅速,分蘖足,冬前易形成旺苗,如遇到寒冬或倒春寒,会引起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和中后期稳定的生长发育[6],同时早播也会使穗和茎对同化物的竞争加剧,茎秆中存留的生物量增多,导致收获指数降低,籽粒产量下降[7]。对于小麦适期播种的研究可知,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措施中,适期播种是形成冬前壮苗的关键,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以改善群体质量[8],且适期播种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及干物质的积累以帮助小麦安全越冬[9]。相关晚播小麦的研究亦有不少发现,马明伟等[10]发现,江淮平原小麦晚播后,出苗时间推迟,有效分蘖期缩短,冬前群体不足,后期成穗率降低,最终导致有效穗数减少,产量下降。屈会娟等[11]对黄淮平原晚播小麦的研究发现,随播期推迟,播种至越冬前获得的有效积温减少,分蘖减少,到越冬期难以形成壮苗越冬,后期干物质积累量亦显著减少,籽粒产量下降。有研究发现,晚播最大的不利效应是不能在冬前形成足够的分蘖,影响后期的成穗数[12-13]。高德荣等[14]对江苏里下河地区研究发现,晚播会缩短播种-拔节的生育时期,成穗分化时间缩短,以致不能形成大穗;拔节-开花期是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也是节间生长和株高决定时期,该阶段生长发育过快或生长期过短,会造成茎秆质量差,生物量低,不利于形成高产基础;晚播亦会导致开花推迟,灌浆期缩短,籽粒充实度差[15]。【本研究切入点】纵观前人的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针对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的产量效应及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多数学者认为晚播最终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但会存在品种和区域环境的差异[16-18]。然而在如今气候多变的环境下,针对江汉平原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程度晚播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分析罕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立足于江汉平原地区,以大面积种植的‘郑麦9023’作为供试材料,在高产高效栽培条件下,通过分期播种,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旨在明确江汉平原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郑麦9023’的产量及生育期生育特征的差异,以期在当前小麦多元化栽培模式下,能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大田生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选用在江汉平原主播小麦品种‘郑麦9023’作为供试材料。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湖北省荆州市华中农高区太湖农场(30°36′N,112°08′E)进行。试验地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太阳辐射总值约460~480 KJ·cm-2,年均日照时数约2000 h,年均气温18 ℃,年均降水量1100~1300 mm[19]。分别以2017-2019年小麦生育季(10月至翌年5月)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作气象分布图(图1)。试验田前茬为水稻,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0~20 cm土层含有机质17.9 g·kg-1、碱解氮60.5 mg·kg-1、速效磷21.9 mg·kg-1、速效钾116.1 mg·kg-1和pH 8.2。

图1 逐日最高、最低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light hours

2017-2018年为了解晚播小麦的普遍效应,设置3个播期(即S1~S3),相邻播期时间间隔为20 d;2018-2019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晚播效应,故在第1年的基础上增加了S1~S2间的播种频率,设置了播期D3~D8。因该年度低温来的较早,在第1年的基础上向前提前了2个播期D1和D2,因此共设置了8个播期(即D1~D8),且相邻播期时间间隔缩短为4 d,具体播期时间设置见表1。每播期4次重复,小区面积2 m×6 m。采用人工条播的播种方式,行距25 cm。播种量为150 kg·hm-2,且施肥方式基本一致,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105、105 kg·hm-2,其中50 %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作基施,50 %氮肥作拔节追施。氮肥为尿素(含氮量46 %),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12 %),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60 %)。其他措施按高产栽培要求,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表1 播期设置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成熟期在每个小区随机收获1 m×2 m范围内的小麦,晾晒脱粒后测定产量。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 m×1 m范围内测定有效穗数;连续取60~80个穗,测定穗粒数;室内人工计数测定千粒重,重复4次。

1.2.2 分蘖动态的测定 小麦播种出苗后,于三叶期在各小区随机选取出苗均匀的0.5 m双行进行定点,分别于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调查群体总分蘖数。

1.2.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在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进行取样,每小区分别取20株完整植株,将每株剪根后放入105 ℃烘箱中杀青30 min,80 ℃烘干至恒重,称干重。

1.2.4 生育期及期间气象资料的记录 田间观测并记录小麦各主要生育时期对应的准确日期,参考Zadoks等[20]方法以小区内50 %以上的苗情作为记录依据。2017-2019年,2年小麦生育期内逐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光照时数,日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来源于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相关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录入和整理,用DPS和SAS 9.2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群体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特点

如图2所示,2017-2018年产量在各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2018-2019年产量在各播期间亦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产量构成因素表明,2017-2018年S3的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与S1和S2存在显著差异,各播期间穗粒数存在显著差异。2018-2019年D1、D3、D5的单位面积穗数存在显著差异,D1、D3、D5、D7的穗粒数存在显著差异。

如图2-A、2-B所示,2017-2018年度相邻播期时间间隔为20 d条件下,随着播期推迟籽粒产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S2较S1下降19.8 %,S3较S2下降31.3 %。2018-2019年度为深入研究晚播效应,相邻播期时间间隔缩短为4 d,结果表明,播期1(即D1)至播期8(即D8)籽粒产量呈降低趋势,其中D4和D7处理籽粒产量较前一播期略有回升,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2018-2019年度播期每推迟4 d,产量平均下降159.3 kg·hm-2,降幅约2.4 %;在研究的播期范围内,籽粒产量下降幅度最大为D5~D6,降幅达8.1 %。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播期推迟至愈晚,籽粒产量较第一播期下降幅度愈大,但播期推迟4 d以内,产量降低幅度未达显著水平(D5和D6、D7与D8除外); 2017-2018年度S1至S2播期范围内(2017.11.1-2017.11.21,日平均气温12.9 ℃)均为适播期,2018-2019年度低温来的早,适播期压缩,D1~D5(2018.10.24-2018.11.9,日平均气温15.3 ℃)为适播期。

由图2-C、2-D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穗数在2017-2018年的3个播期间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S1与S3之间、S2与S3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18-2019年度各播期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因各播期间隔时间缩短,其穗数差异幅度缩小,但D1、D3、D5各处理间差异仍达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2017-2018年度,单位面积穗数峰值在播期2即S2(11月21日播种),2018-2019年度单位面积穗数峰值在D5(11月9日播种),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适当推迟,播量不变,亦可达到较大的群体,即晚播不等于群体变小。但极度晚播条件下,穗数则显著低于较早期处理,2年度群体最小处理分别出现在S3和D8,2017-2018年度,S3单位面积穗数较S2 减少29.1 %,2018-2019年度,D8较D5减少27.0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图2-E、2-F还显示,2017-2018年度各播期间穗粒数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差异达显著水平,最小值出现在单位面积穗数最大的S2;2018-2019年度,穗粒数随播期逐渐推迟亦呈先迅速降低,后缓慢增加的趋势,D1、D3、D5、D7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最小值出现在单位面积穗数最大的D5。表明穗粒数的多寡受群体大小调节,两者协同影响产量。随着播期推迟,2017-2018年千粒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于S2达最大值,S1较S2减少4.7 %,S3较S2减少11.9 %;2018-2019年各播期千粒重变化不大,均保持在40 g以上。

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5 %显著水平。下同Values within a column by a different lett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5 % (small letter) probability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same as below

相关分析表明,晚播导致产量降低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穗数的减少,而穗粒数与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小,说明稻茬晚播条件下应当以提高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为主,同时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以保证晚播小麦的产量水平。

2.2 不同播期群体分蘖动态的变化规律

由图3可以看出,2个年度正常播期条件下,分蘖的两极分化期均处在越冬期,拔节期后,群体仅呈微辐下降;播期推迟,越冬期的两极分化期不再典型,分蘖的峰值逐渐推移至拔节期或孕穗期。

图3 不同播期群体总分蘖数的动态变化Fig.3 Dynamic changes of total tiller number in different sowing dates

进一步分析表明,2018-2019年度,正常播期及推迟播种的D2~D5等处理,其越冬期群体均达700万·hm-2以上,收获期群体亦均达438~509万·hm-2,最终籽粒产量均达到了6000 kg·hm-2以上。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推迟16 d(D2~D5)以内,越冬期可出现足够分蘖,成熟期群体充足,最终籽粒产量安全实现6000 kg·hm-2;D6~D8等晚播处理籽粒产量均不足6000 kg·hm-2,这与其越冬期群体大小严重不足有关,虽然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群体大小均保持较高水平,其中D6孕穗期达最大值672.0×104·hm-2,D7~D8拔节期达最大值分别为933.3×104·hm-2和828.0×104·hm-2。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本试验条件下,播期推迟0~16 d范围内,按基本苗225万·hm-2、每株3.5分蘖折算(图4),如若越冬期平均每行米实现197分蘖,则D1~D5均可实现6000 kg·hm-2的籽粒产量;播期推迟16 d 以上,即使加大播量,终因越冬期群体大小不足,产量大幅度下降(通过加大播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产量的降低幅度,但一方面投入增加,另一方面出苗率显著下降,增密的补偿效应不明显,但品种间存在差异,在以后的其他文章中详解)。

图4 越冬期(2019.1.6)各播期单株分蘖数比较Fig.4 Comparison of tillers per plant at different sowing dates in wintering (2019.1.6)

2.3 不同播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变化规律

由图5可以看出,2个年度自越冬期至成熟期,各播期处理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变化动态均呈S型曲线,但曲线的两端开口程度均不同;另一方面,两个年度,除第1播期(即S1、D1)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值出现在成熟期外,其余播期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浆中期。

图5 不同播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Fig.5 Dynamic changes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sowing dates

各播期处理间比较,播期推迟越晚,越冬期干物质积累量越低,即S型曲线尾曲线越平缓,而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则越高,S型曲线中间迅速上升;播期推迟越晚,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亦越低(D6除外)。如若将拔节期与越冬期干物质比值记为J/W,把成熟期与拔节期干物质比值记为M/J,结果表明,拔越比J/W值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5),熟拔比M/J值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5)。

进一步分析表明播期推迟,尽管晚播处理开花期和灌浆中期亦可达较高干物质积累量(D7、D8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与D1持平,灌浆中期则为D1的1.2~1.3倍),但其可能多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无效分蘖的延迟退化上,最终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开花期和灌浆中期充足的干物质积累终不能有效再分配予籽粒助产量形成。

表2 晚播效应指数分析

2.4 不同播期群体的生育期分布特点

由图6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播期推迟各主要生育时期相应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两个年度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播期较正常播期推迟20 d,生育期缩短10~17 d,在此范围内增加晚播频次,播期每推迟4 d,生育期缩短1~4 d;极限晚播,播期推迟40 d,生育期则缩短25 d左右。

由2个年度结果同时可以看出,随播期推迟,播种-出苗期、出苗-分蘖期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其中播期推迟20 d条件下(即S1~S2、D1~D6),出苗期比正常播期延长6~11 d,出苗-分蘖期则延长15~18 d;分蘖-拔节期及之后的各个生育期持续时间均缩短,其中分蘖-拔节期缩短幅度最大,两个年度分别由正常播期的106 d缩短为78 和100 d缩短为95 d。以上数据表明,播期推迟20及20 d以上,延长且后移了播种-出苗期的持续时间,导致其落在日温较低的时间阶段内,不利于全苗、壮苗群体的形成;同时播期推迟亦导致分蘖-拔节期持续时间缩短且日温分布曲线呈愈跨气温较高时间阶段模式(图7),这导致分蘖的形成阶段压缩、分布时间收紧,对养分的消耗亦更加集中,分蘖间对养分、水分等的竞争加剧,最终加剧无效分蘖生长,加剧养分的浪费。图6同时示出,播期推迟灌浆期严重缩短,其中播期推迟20 d,灌浆期由正常播期的41~42 d 缩短为36~39 d,其所跨日均温也由8.9~26.4 ℃升高为14.1~27.9 ℃,这将会导致呼吸消耗增加,不利于千粒重的提高。

S-E:播种至出苗;E-T:出苗至分蘖;T-J:分蘖至拔节;J-B:拔节至孕穗; B-F:孕穗至开花;F-M:开花至成熟。下同S-E: Sowing to emergence; E-T: Emergence to tillering; T-J: Tillering to jointing; J-B: Jointing to booting; B-F: Booting to flowing; F-M: Flowing to maturity. The same as below

图7 小麦生育季逐旬平均温度分布Fig.7 10-day averag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wheat growing seasons

以上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出苗期、分蘖期后移,极限晚播条件下,大幅度限制了冬前群体形成;播期推迟压缩且后移了分蘖-拔节期持续时间,导致春季分蘖的大量形成,加剧了无效分蘖的形成,加剧了营养流失;播期推迟,灌浆期缩短,跨日温高,呼吸消耗加剧,不利于产量形成。

2.5 不同播期群体生育期有效积温利用特点

由方差分析可知,2017-2018年度3个播期(相邻播期间隔20 d),随播期推迟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2018-2019年度8个播期(相邻播期间隔4 d),随播期推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5,P<0.01)。

2017-2018年度播种至出苗期的有效积温随播期推迟显著减小(图8),由于播期推迟较晚,出苗阶段在日温较低的时间段,导致越晚播小麦出苗期获得的有效积温越少,极限晚播S3较S1播期推迟40 d, 相应的出苗时间推迟25 d,出苗期有效积温减少89.2 %,产量下降44.9 %。2018-2019年度播期时间间隔缩短为4 d,因此播种至出苗期间的有效积温差异不显著。2017-2019两个年度分蘖-拔节期有效积温与籽粒产量均表现为负相关,且2018-2019年度达极显著水平(r=-0.97,P<0.01),晚播D8较D1有效积温增加103.6 %,产量则下降16.7 %。冬小麦在分蘖-拔节期一般要经历一段低温诱导的春化时期以保证正常开花,该阶段需要低温和足够的持续时间。两个年度随播期推迟,分蘖-拔节期所经历的生育天数减少幅度分别为66.0 %和24.0 %,而该阶段有效积温增加幅度分别为69.0 %和103.6 %,因此小麦返青后日温逐渐上升,获得的有效积温增加,迅速进入拔节生长阶段。2个年度在小麦灌浆期(开花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占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比重最大,且各播期间的差异相较其他生育阶段较小。两个年度各播期在灌浆期有效积温均达700 ℃以上,小麦获得了足够的有效积温,这也相应导致晚播小麦灌浆时间压缩,生育期缩短。由2018-2019年度较高频次的播期设置可以得出,江汉平原地区适期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即D1~D5)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在1550 ℃以上,这保证了小麦各阶段生长发育所需适宜的温度,最终可获得6000 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

图8 不同播期群体各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分布Fig.8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s at different growing stages in different late sowing populationsowing dates

3 讨 论

3.1 不同播期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会受到播期的显著影响[21],播期会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速度,改变各生育阶段的长短及其所处的季节时段,进而决定群体光合产物的积累以及后期产量的形成。前人关于播期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由于存在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研究表明,晚播条件下可以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22-23],但多数研究则认为,小麦晚播物候期推迟,幼穗分化也随之推迟,分化的时间相应缩短[24],成穗率降低[8],群体穗数显著减少[25],灌浆期缩短[26],千粒重显著降低[27]。亦有研究表明,晚播并不会影响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28]。因此,晚播对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规律的表现并不是一致的,其调控效应还受到研究区域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23],同时也与品种特性、播种密度、晚播播期与对照播期时间间隔长短等因素有关[21]。

在本研究设置的播期条件下,2017-2018年度相邻播期时间间隔为20 d,随着播期推迟籽粒产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2018-2019年度相邻播期时间间隔缩短为4 d,随播期推迟籽粒产量呈波浪式降低的趋势。2017-2018年晚播播期与S1相比,S2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显著减小,S3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穗数和千粒重的显著下降。2018-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产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的减少。综合以上两年的研究可知,随着播期推迟产量总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播期越往后推迟产量下降幅度越大。这与多数人对晚播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结论基本是一致的,晚播小麦后期随着温度升高会受到高温胁迫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穗数和穗粒数受胁迫条件影响较明显,而籽粒重量、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下降幅度并不明显[29]。

同样群体大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多寡对小麦后期产量的形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8,15]。本研究发现,随着播期推迟群体分蘖在晚播播期中会出现最大值,在达到分蘖高峰后继续推迟播期则会出现降低趋势,因此并不意味播期推迟群体会持续增加或持续减小,这可能也与试验区域的气候条件和设置的播种时间有关。亦有研究表明,适播和晚播小麦在形态特征和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晚播小麦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30]。刘万代等[31]研究发现,在同一密度水平,干物质积累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不同播期间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前期差异较大,随生育进程推进差异逐渐缩小。本研究表明,随播期推迟干物质积累量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且越晚播较第1播期下降幅越大,不同播期间干物质积累量在孕穗前差异较大,开花后差异逐渐缩小。2个年度均存在各别晚播播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生育后期更多的同化物被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同时晚播群体还存在无效分蘖的延迟退化,最终导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在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所积累的充足的干物质不能有效地再分配予籽粒以帮助产量的形成。

3.2 不同播期群体的积温与生育期特征

小麦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适当的时期播种有助于充分利用冬前的积温,培育壮苗,提高小麦的群体品质和籽粒产量[32]。气候的任何波动和变化都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明显的反映在生育期的变化上[33-35],而温度则是作物全生育期的主要控制因素[35-36]。两个年度的试验都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主要生育期相应延迟,全生育天数缩短。在播期推迟20 d条件下,生育期缩短10~17 d,第2年度在此范围内增加晚播频次,播期每推迟4 d,生育期缩短1~4 d;第1年度的极限晚播,播期推迟40 d,生育期则缩短25 d。有研究表明,随播期推迟小麦生育后期温度升高,开花期和成熟期会提前,且全生育期和营养生长期长度呈下降趋势,但生殖生长期的长度上升或无明显变化。全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长度均是由温度驱动的。高温加速了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缩短了生育期的长度[37]。相关研究表明,适期播种既可以保障小麦生育进程与季节同步,充分利用生育期的温光条件,还能避开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多蘖壮苗,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以保障群体质量[16,18]。江汉平原地区在小麦生育后期,持续阴雨寡照的气候条件也亟需确定适宜的播期以保障小麦生育进程与季节环境同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的同时,避开或缩短生育后期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本研究仅选用江汉平原主播小麦品种‘郑麦9023’作为试验材料,且只针对小麦在不同程度晚播条件下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特性等进行研究。目前同时也在进行针对江汉平原气候环境条件下耐晚播小麦品种的筛选试验,以期为该区域小麦生产提供更多适宜晚播的品种材料。对于播期播量等多因素互作效应的研究,以及晚播小麦品质等方面的研究,在后期也会逐渐展开。

4 结 论

经研究筛选到2个晚播效应指数,即拔越比和熟拔比。其中拔越比-拔节期与越冬期干物质积累量比值(J/W)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5,P<0.05),熟拔比-成熟期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比值(M/J)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P<0.05)。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江汉平原适播期,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近适播期,12月中旬前后为远适播期。适播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积温于成熟期实现387~509万·hm-2的群体大小和12 900 kg·hm-2以上的干物质积累量,全生育期需要200 d以上,可获得6000 kg·hm-2以上籽粒产量;近适播期播种有效积温分布仍较合理,群体物质结构适中,生育期需要180 d以上,籽粒产量在5500~6000 kg·hm-2范围内;远适播期播种,有效积温利用不尽合理,成熟期群体大小减少至264.8万·hm-2,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至7288.8 kg·hm-2,生育期在160 d左右,籽粒产量一般在4000 kg·hm-2以下,但与空茬田块相比,亦有一定的产量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有效积温拔节期穗数
夜间增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四川水稻分蘖-拔节期低温连阴雨时空特征
2021年山西省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麦田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