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格局特征及演变中的多尺度空间过程探索——以乌镇为例

2020-02-25 08:23王云才申佳可
风景园林 2020年4期
关键词:乌镇格局尺度

王云才 申佳可

1 研究背景

乡村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下的产物[1]。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扩张的城市空间造成了乡村景观空间的侵占与破碎[2]及其风貌特征和地域美学的逐渐丧失[3]。在这一冲击下,充分理解乡村景观的演变过程与内在动因有助于恢复乡村景观格局的自然特征、维护乡村景观文化的地域特性,并支持乡村景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4]99。目前与乡村景观演变相关的研究,探讨了乡村发展政策[5]、地方文化认知[6]、乡村经济产业[7-8]、外部环境变化[9]等各个驱动因素对乡村景观及其空间格局的塑造作用;但是景观格局的演变往往是一段时间内一系列因素复杂、综合的作用下共同形成的结果,单独对某一因素进行探讨可能会导致对其他因素作用效果的忽视。

景观生态学在乡村景观演变中的应用较早见于利用景观指数来探讨村落景观格局特征、变化规律及驱动力的研究[4]99,[10],[11]172。近年来,景观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界的研究热点和学科研究的核心所在。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景观格局研究的关键[12]。景观空间过程,即景观格局形成与演变的内在驱动力[13],不同尺度上的过程在形成结构时起着决定作用。空间格局是一个多维度、动态抽象的概念,研究乡村空间的演变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11]172;借助景观图式语言的方法,将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在不同时空尺度、空间过程作用下的形态加以图像化、图式化表达,更易于直接地观察空间过程对景观格局的塑造结果[14-15]。

乌镇是江南地区具有自然生态、人文文化、历史保护价值的水网型乡村古镇,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景观特质。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发展和旅游者的涌入及时尚与商业元素的侵入,使古镇原本的景观格局、环境风貌、文化因子等逐渐淡化[16]701。目前对乌镇景观的相关研究,从格局现状特征[17]、景观发展倾向[16]701、旅游景观意象[18]、保护与开发策略[19]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但并未有研究从“格局—过程”这一角度讨论乌镇景观的特征与演变。因此,笔者以乌镇乡村景观为例,通过图式语言的方法对景观格局的演变与塑造过程进行分析,目的是揭示空间格局变化的原因、基本过程与外在特征的表达。这对预测乡村景观空间格局的未来变化方向,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恢复、维护和提升对策具有启发意义。

2 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多尺度分析框架

2.1 乡村景观多尺度的划分

根据景观空间规律可将空间分为3个研究尺度:“1)宏观尺度的整体空间构架,展现整体空间机理;2)中观尺度的典型空间组合型,表达空间组合关系机理;3)空间元素的基本形态特征,体现细节元素机理”[20]。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将乡村景观划分为以下3个研究尺度,即空间研究分辨率:整体尺度,呈现乡村景观完整的空间格局;复合尺度,展现村镇级别的生态过程空间;单一尺度,表达基地级别的要素组合空间。若要正确理解格局与过程的关系,就必须认识到其依赖于尺度的特点[11]172。每个尺度下的空间范围、空间分辨率、主要空间特征及该尺度下的关注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意义见表1。

表1 乡村景观空间的3个研究尺度划分Tab. 1 Three research scales of rural landscape space

2.2 基于多尺度空间过程的乡村景观格局分析框架

空间过程的3个特征是分析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前提和基础(图1)。

1)空间过程具有时空规律,不同研究尺度上塑造格局的主导过程不同。整体尺度上,地质地貌变迁与气候变化等自然因子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生态过程,对整体景观格局的塑造与更新起主导作用;复合尺度上,人口迁移、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演进等人文驱动因子所形成的社会经济过程,是引起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主导过程;在单一尺度上,技术革新、文化传承、价值观念改变等人文因子所形成的人文文化过程,对景观格局的改造与塑造具有主导作用。

2)自然生态过程、社会经济过程、人文文化过程这3种空间过程形成了一个内部有序的系统。组成系统的空间过程的结合与联系具有一定的规则与层次[21]:一方面,3种空间过程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发挥不同层次的功能,塑造了不同空间尺度上景观空间格局的特征;另一方面,这3种空间过程的作用效果彼此叠加,相互之间形成促进或限制的反馈机制,但在其中存在着主导空间过程、非主导空间过程,以及直接性空间过程和间接性空间过程之分。

3)空间过程与空间格局存在相互作用。景观空间格局是各种景观生态演变过程中的瞬间表现,景观空间过程是对静态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刻画。由于各种空间过程在时空尺度上呈现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因此很难定量、直接地研究空间过程的演变特征。因此,对景观空间过程进行认知与分析,需要从已有景观空间格局的特征和变化入手,厘清现有景观格局与产生格局的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 基于多尺度空间过程乌镇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

3.1 研究范围

乌镇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北端,为苏、浙两省和嘉兴、湖州、苏州3市交界之处。研究范围东至姚太线与新华南路,南至子夜路、市河与金牛塘交汇处以及慈云路,西至百子桥港、西栅景区西界及隆源路延伸段,北至环河路以及隆源路延伸段与姚太线交界处,研究面积4.45 km2。

3.2 整体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特征

乌镇整体空间以东、南、西、北4条与“之”字形交叉河道平行的大街呈风车状构成基本骨架,形成乌镇特有的“十”字形镇区形态;耕地及开放绿地是古镇镇区外部广阔、开敞的生产空间,是人居生活空间向自然生态空间的缓冲与过渡;金牛塘、虹桥港、百子桥港以及京杭大运河等组成河流生态空间,对内部的区域进行限定并通向外部更为广阔的水域生态空间(图2)。

3.3 复合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特征

乌镇生活空间格局以河流为轴线对称并在河岸两侧线性展开,整体空间形态随河就势、曲曲折折。生产空间布局较分散,围绕在生活空间四周;范围较大的耕地呈现出鱼骨状格局,范围较小的耕地呈现出水平并置的格网状格局。生态空间主要以古镇中的3条河流和几处较大型生态绿地组成,所占比重较小且空间不连续,在这一尺度上不具有格局特征,但却是将古镇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多水环境进行连接与过渡的重要生态缓冲空间(图3)。

3.4 单一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特征

对单一尺度上乌镇的基本景观空间进行提取,可分为自然空间、人文空间、复合空间3种(表2)。乌镇单一尺度上典型的自然空间、人文空间及二者组合形成的复合空间,主要是在这一尺度上各种人文文化过程中居民的自组织修建与营造、文化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孕育下形成的。当地居民自下而上进行的基本空间塑造过程,是构成更大尺度等级上乌镇景观格局特色与风貌的源动力。

表2 乌镇单一尺度上基本景观空间的典型图式Tab. 2 Typical patterns of basic landscape space in Wuzhen on single landscape scale

4 基于多尺度空间过程乌镇景观空间的塑造与演变

4.1 自然生态过程:人—水适应与协同的原动力

乌镇地区各尺度上的自然生态过程体现了当地居民通过与自然协同做工对人居安全与水患防治需求的满足。

1)整体尺度上:良渚地区的河湖沼泽是乌镇自然环境基底发育的基础。乌镇地区是良渚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良渚文化的年代距今4 200~5 000年,遍布中国东南地区的太湖流域[22]35。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经历了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3次海侵与海退的剧烈变迁。距今约5 000年前的良渚地区水环境特点:海平面逐渐趋于下降并稳定,沼泽缩小、平原扩大,整体呈现出丘陵、孤丘、河湖和沼泽并存的自然环境[23]。正是这种稳定丰富的水源环境与平坦肥沃的土地基底,孕育了乌镇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格局。

2)复合尺度上:协同优化形成的稳定自然生态系统是乌镇人民生产生活的保障。约5 000年前海水的消退,在乌镇一带堆积起了地势平坦、一望无垠的平原沃野。虽然地处多水背景之中,但是最外层长江、钱塘江等较为动荡的水环境,经过古镇周边及外围的太湖、京杭运河、白马塘、金牛塘等水体的缓冲与疏通,最终流入并分散于乌镇古镇内部的车溪河、东西市河和众多河流小溪当中,经过了3层水势的转换,外水化为内水、激流趋于平静。多水环境在多个自然生态过程的综合作用下,为乌镇内部形成了稳定、安全的人居生活环境。

3)单一尺度上:人工介入自然过程建立协同安全的“田—河—宅”景观体系。历世历代居民通过人工介入不断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优化了自然生态过程,促进了生产与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更大程度的适应:吴越时期撩浅军疏浚治湖、修筑堤圩、规划塘浦田渠,从而控制水位、避免旱涝,并形成了市镇圩田一体的格局;宋代大兴建设水利工程,整治运河和圩田系统;明代南起运河皂林汤,北至烂溪塘进行水利浚治、加固堤岸,并沿堤岸大量堆土植以枫树,保护堤岸农田、以防水土流失[22]122;近现代对车溪河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截污纳管、围堰沉砂,以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多样性等。

4.2 社会经济过程:产业与水上交通相互促进的催化剂

乌镇地区各尺度上的社会经济过程体现了当地交通与产业彼此间不断地适应与融合。

1)整体尺度上:水上交通促进了乌镇水网体系与聚落格局的形成。人们基于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河流沼泽截弯裁直、疏浚修筑,逐渐形成了岸直连通的河道,作为骨架支撑起乌镇独特的水网体系。聚落、水市不断沿河道两岸生成;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和市镇范围的拓展,乌镇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开浚东、西市河,以连接东、西草市[22]37,51。水网体系大大方便了水陆交通与往来商贸,从而带动起乌镇人口稀少又比较落后地区的开发,使得主、次河道两岸的聚落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向4个方向延伸,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十字形镇区格局(图4)。

2)复合尺度上:产业推动了乌镇的拓展扩张与乡村市镇的联系融合。隋朝时期,江南运河的开通贯通南北,促进经济发展,镇周边人口聚集逐渐出现“四乡”的模糊范围;至唐朝时期,乌镇由“戍”向“镇”转化,使镇区规模向周边草市、水市拓展;至宋朝时期,水利事业大力发展,市镇与其周边乡村腹地之间遍布的农田、桑田、鱼塘加强了二者的空间联系,同时也形成了交易集散和生产养殖的自然区域分工;至明清时期,乌镇已形成广泛的乡脚腹地与辐射范围。乌镇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带来了空间的拓展与连结;而空间的扩大和辐射范围的拓展使市镇与乡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形成了群体形市镇网络[22]283,又进一步促进了乌镇经济的繁荣(图5)。

3)单一尺度上: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下形成了生产功能完善的单元化景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与数量增长,乌镇经历了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交易即贸易的转变,以及经营模式由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经营方式向以手工业为核心的小型工厂或家庭作坊的形式转变[24]12。这一转变使家庭作坊或小型工厂出现,形成了下商上宅、前店后宅的作坊式生产系统;在大量商品交易的影响下,务实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在“适形”和“实用”观念下形成了屋、河、塘共轭的临水居住系统[24]12;此外,也延续了在历史时期逐步建立的江南地区特有的圩田、垛田、基塘农业系统。这些单元化景观空间成为乌镇乡村景观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认知乌镇乡村景观的基本模式。

4.3 人文文化过程:多元文化交融形成江南水乡创新的景观特质

乌镇地区各个尺度上的人文文化过程体现了地方性多元文化要素的综合演绎。

1)整体尺度上:“一水两镇”制度与“四栅”建设奠定乌镇聚落空间基本格局。秦始皇时期将车溪划为界河,形成车溪“一水”而乌青“两镇”夹溪并置的格局[22]52。此后,大运河修建、水陆交通持续发展、商业兴盛繁荣;为了抵御来自水贼与盗贼的频繁侵扰,两镇居民在镇域边界的街路房屋间修建木栅栏作为“陆栅”,并在镇区末端的河道桥洞下修建水栅栏作为“水栅”,皆朝启暮闭,以保障治安。这种民间自发的行为,使四大居住街区从栅门向市中心绵延成片,4个栅头交汇的空间便成为热闹非凡的商业市区,即“中市”(图6)。由此,乌青两镇形成了以中市为轴心,东南西北4栅辐辏的聚落格局。

2)复合尺度上:“坊市”的发展推动了乌镇市井格局的形成与人口结构的演变。隋唐时期,乌镇成为佛教圣地和文化镇戍,草市、水市逐渐形成一定镇戍坊市规模;宋朝时期,经济的繁荣加之厢坊制的实行,使乌镇形成了“六大街三大市七大坊”的市井格局和居民结构;明清时期,乌镇镇内形成了“四门八坊数十巷”的市井格局;民国时期,现代文明的注入再次为乌镇注入活力,工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使乌镇经过拆分扩容,共包含四十七坊和八条大街;1949年至今,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古镇的乌镇,却经历着本地人口的流失与外来人口的增加,以及镇内工商业的几近消失和农副业集散功能的减弱,市河两次拓宽、柏油马路开辟、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混杂、坊市消失或景点化、传统老街的颓损,都让乌镇古镇曾经的市井结构与传统的乡村空间特征逐渐丧失(图7)。

3)单一尺度上:①自发修建房屋实现了乌镇自组织过程与自然生长。在由父系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产生的血缘纽带与家庭观念的影响下[25],对外封闭、独家居住的庭院式住宅成为乌镇典型的建筑空间单元形式。高大的“马头墙”、易燃的木结构、屋顶形式过大过长的建筑平面,以及多水环境中的伸缩和沉降等技术性问题,使乌镇居民回避了以扩充“量”的方式进行建筑规模的扩大,而是采取了平面式“数”的扩展形式[26]。在当地人文风俗的影响下,“后建房屋不能高于先建房屋”的传统理念使乌镇房屋的天际线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生动折线。街区中各种功能的建筑混杂并置,混合化的空间集合塑造了交往密切的人居生活空间;高密度、集约化的空间布局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降低了对快速交通形式的依赖,也减少了对周边耕地的侵占[27]。通过从“建筑要素单体—合院空间单元—邻里空间组团—街巷空间集合—整体空间聚落”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形成了乌镇空间中今日所见的兼具秩序性和有机性的人居空间格局(图8)。②历世历代层出不穷的文化运动与文人活动孕育了乌镇的人文底蕴与风土人情。古时遗留的文化遗产在时间的洪流里得以保存,通过后人的发展与更新形成新的文化[28];正是这些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的文化,使乌镇产生了现有的景观格局与人文风貌(图9)。从吴越文化、宗教文化、隐士文化、结社文化、程朱理学到现代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构成乌镇空间外在表征的精神内核,也是当地风土人情有形表达的人文途径。层出不穷的文化运动与文人活动对乌镇空间的整体风貌以及地域文化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更是需要延续、继承和发扬的宝贵文脉。

5 结论与讨论

基于多尺度乡村景观空间过程的研究,是对景观空间格局时空演变规律的解释及对其演变驱动机制的总结,能够反映乡村景观空间在时间动态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特征,这种变化与特征主要表现为景观空间格局的演变以及不同空间格局之间的转化。研究基于乌镇乡村景观格局的特征对其演变进行了多尺度空间过程分析,针对各研究尺度上不同主导空间过程,从规划设计或管理决策的角度提出不同策略以保护和延续乌镇的乡村景观。

整体尺度上,漫长历史中缓慢的自然生态过程是奠定乌镇乡村景观空间基底的主导过程。维持多水生态环境健康与稳定是保护乌镇乡村景观格局的根本手段,也符合塑造安全人居环境的基本需求。具体策略包括:规划滨河绿色廊道以增加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对河道水体展开净化与修复工程以增加水环境的健康性,以林地、农田为景观要素建设现代与传统空间之间的遗产隔离廊道等。

复合尺度上,曾一度活跃的经济生产过程是促使乌镇乡村景观空间发展和格局演变的主导过程。为乌镇传统空间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刺激经济与产业的再次发展:落实以保护空间格局与更新空间功能为核心的旅游规划,如在乌镇镇区内部的生活空间策划的戏剧节和乌镇互联网大会等活动就是很好的范例;充分利用乌镇外部生产与生态空间,开展休闲农业、绿色田园、农庄农场、康养娱乐等主题旅游,打造“乡村景观环境+镇区服务设施”并存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在顺应当下市场需求的同时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导入,有效推动当地农业、手工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康养等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单一尺度上,持续且快速的人文文化过程是使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向着人的意愿与需求呈现出地方性特征的主要驱动力。如今,应重视激发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性,对最有利于延续与创造空间地方性的文化因素给予支持与激励。通过房屋及基础设施改善措施、社区文化活动站增设措施、乡村环境整治措施等,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避免人们为追求现代化舒适生活的自发式空间改造对传统空间形式的破坏。还可设立一系列原住民经济扶持政策,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使原住民分享新产业新业态下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从而留住并吸引更多本地年轻人在此居住、创业、延续文化,避免乡村古镇空心化发展。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3、5~9由作者绘制,图2由作者根据谷歌卫星地图绘制,图4由作者根据文献[22]整理绘制;表1、2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乌镇格局尺度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论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乌镇隐墅设计师酒店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宇宙的尺度
乌镇五题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