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功能逐步凸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基于“德育”与“体育”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新时代学校体育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的新要求,肯定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立德树人不仅是当下构建“以体育人”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实现德育价值追求的客观要求,亟须从价值原点、时空方位、实践路径几方面予以梳理与研究。
一、价值原点:立德树人与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在耦合
(一)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
学校体育作为“五育并举”育人方针的重要内容,其追求身心全面发展的育人指向与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趋于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四位一体”目标,深刻指明新时代学校体育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囿于唯分数、片面应试等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发生偏移,导致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心理疾病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探讨体育独特的育人价值,亟须凸显其所具备的区别于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对于人的德育价值,即以体育心的价值追寻。所谓“以体育心”是指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 以及在参加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中, 体验成功和失败, 独立与合作,丰富作为“社会人”角色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智力,提高社会认同感、团结意识和人格独立等。[2]首先,要从培育“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学校体育应紧随时代变迁的潮流,结合政治发展、经济进步、社会变革等因素,帮助学生锻炼和储备能够担负社会运动和国家建设的身体素质。其次,要从“铸魂育人”的高度审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完善人格,首在体育,通过学校体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体質、掌握运动技能,还能帮助其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具备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品质,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生产”[2]。
(二)德育是构建“以体育人”教育体系的必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这为德育引领新时代学校“以体育人”教育体系的建构指明了方向。
1.德育为构建学校“以体育人”教育体系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从他对“时代新人”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看,时代新人应当具有自觉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对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土化、时代化的结果,为新时代学校“以体育人”夯实了理论基础。
2.德育为构建学校“以体育人”教育体系提供强劲内生动力
“四位一体”育人目标,确定了以德辅体、以体育人思想的核心内涵:“享受乐趣”凸显体育的娱乐价值,能够促进学生爱学、乐学、勤练、常赛;“增强体质”体现体育的健身功能,是学生德育养成的基础;“健全人格”强调体育的社会功能,帮助学生通过体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锤炼意志”突出体育的心理功能,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体育活动,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掌握适应社会所需的心理素质。“四位一体”育人目标将人的知、情、意、行进行有机协调与统一,构建了体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全部内容。
二、时空方位: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逻辑定位
(一)纵向时间轴:在历史演变中找准学校“以体育人”方位
学校体育育人目标及定位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学校体育的思想理念与基本观点,集中体现特定历史时期对于学校体育育人的特殊需求和具体规定,具有稳定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育人价值的逻辑起点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在教育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育人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为劳动生产和社会建设服务”。[3]1949年10月26日,朱德副主席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中明确指出:“体育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4]同时,受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提出的主智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我国体育教学还强调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了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价值。强调办好学校体育对于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作用;1985年中共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在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基础上,开始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开展终身体育”[6];1993年起,我国对学校体育育人定位开始聚焦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上,提倡体育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直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体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从“健康第一”到“立德树人”,这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更体现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愿望。
(二)横向空间轴:在综合育人要求中找准学校“以体育人”定位
从历史演变的过程来看,学校体育主要有三层主要的育人任务:一是“育体”,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二是从综合育人的要求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体现“育技”,即通过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三是“育心”,即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意志品质。以上三个方面形成了对人的身体、技能、心灵等各方面的综合培养。在立德树人的理论框架下,分解来看,就是在“育体”与“铸魂”、“育身”与“育心”、“育体”与“育技”三个方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促使体育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强化了学校体育独特的德育价值。
1.“育体”与“铸魂”互构中找准学校体育的核心指向
学校体育最基本的价值是对“体”的培养价值,养护和发展学生身心的健康状态。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育体的价值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训练和教育,更多的是通过体育促进身体的整体活动能力。所谓整体活动能力,主要是协调“德”与“体”的关系,意在强调完整的体育是个体整体性的身心发展而不是仅限于对身体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的“育体”功能,展现在帮助学生形成应对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体力和身体素质的路径中,使其在体育学习中建立生命体验和社会认知,[3]更是通过体育活动行为展现国家、民族、个人的价值观,诸如平等、公平、纪律、荣誉感、责任感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四位一体”育人目标,就是强调在“育体”与“铸魂”互构关系中,要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置于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通过体育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身体锻炼与人生奋斗信念之间的良好通道和联结:一是以体凝心。“四位一体”育人目标“铸魂”与“育人”是新时代学校体育育人工作的纲领性指导,促使学校明确时代使命,凝心聚气为时代培养人才。二是以体聚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促使学校体育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打通通道,形成同向育人、共同育人的合力。
2.“育身”与“育心”兼进中找准体育全面育人的学科优势
综上所述,体育与其他学科育人的價值相比,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更加强调以身体为载体和通道达成对体育知识、道德品质、精神塑造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就是主张发挥体育学科促进学生“育身”与“育心”全面发展的学科优势。
3.“育体”与“育技”融合中找准体育育人的独特价值
技艺(skill)和技术(technic)的教育是体育的主体部分,“育技”是体育的核心基础。体育课程中的“技”既包括运动技术与技能,也包括身心健康、技术与技能。体育“育技”就是让学生掌握身心一体的有规律、有章法的操作方法和艺术。“技”的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超越先天的身体限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实现对身体自由的追求目标,超越他人和自己身体的疏离和限制,建立身心一体感。通过“育体”与“育技”的有机融合,能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运动的技能与技巧,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情感体验—价值认同—行为养成”,遵循从“育体”到“育技”,再到“育心”的路径展开,实现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升与身心和谐发展相统一的目的。学会通过体育掌握的运动技术越丰富,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和自信心就越高,身心一体感就越强烈,精益求精、合作互助、勇于担当的品质就越明显。从现实的角度看,“育体”与“育技”有机融合能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形成学会、勤练、常赛的完整育人体系。
三、实践路径: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现实诉求
(一)围绕“立德树人”搭建“大中小幼体育一体化”培养路径
1.为建立大中小幼体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打开局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针。201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此看出,针对体育“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德体结合,不仅强调“育体育心”的综合育人价值,更强调“以体树人”的持久性与阶段性。新时代体育加强德育创新与实践,就要遵循人才的培养规律、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和广大青少年对优质丰富体育资源的期盼心理,整合大中小各学段资源,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整合体。
2.为构建大中小幼体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基于此,体育课程分阶段设立育人目标,层层递进设置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确保各学段螺旋上升、有效衔接。此外,要搭建大中小幼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模式,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二)围绕“体教融合”构建“体育竞赛与人才培养”兼顾的组织体系
贯彻落实“体教融合”,亟须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一是强调发挥学校体育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课内外、校内外联合,学、练、赛形式多样,实现家校共育、共促学生健康发展。二是通过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比赛体系,将全员参与竞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每名学生学习掌握1~2项体育运动,并经常参与到学校体育锻炼和竞赛中。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资源,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构建分学段、跨区域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三是加强体育与其他四育的渗透融合,确保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从资源、条件保障等方面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帮助、给予指导、引领方向,助力培养有担当、能力强的新时代合格体育教师。
(三)围绕“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动体育考核评价模式改革
继续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精神,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构建适切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推动育人评价由注重“分数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积极落实《意见》,深化教育评价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从“知、能、行、健”系统优化中考体育方案,大力推进高考体育制度化建设。此外,学术界要高度重视并加强体育在中考、高考中计分的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实践调研等,尽快研制出适合我国体育考核评价的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2018-9-1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3]李晋裕,滕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39.
[4]陈融.新中国体育发展的阶段特征[J].体育文史.1999(1):4-8.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0.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第一版,1985-5-29.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会项目“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课题编号GYJ2020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