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与以体育人效果直接关联,提高学校体育质量能促进其更有效地以体育人。然而,用什么衡量学校体育质量与发展水平,换言之,如何对学校体育进行精准评价,如何改进与完善现有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并以此提升以体育人功效,这既是国家所关心的全面育人问题,也是学校所需要的以评价促发展的方向引领问题,更是新时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国家对学校体育评价改革有了更新、更全、更具体的要求
学校体育评价如同指挥棒,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重点的指向。因此,学校体育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速度、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学校体育评价问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中都有明确的新要求。说明了国家对学校体育评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希望更全面、更具体地开展学校体育评价工作,更好地发挥体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在《评价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文件中强调了要在评价机制中融入对学生“日常参与”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并保障持续参与锻炼,促进体育精神的塑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考试制度方面还提出了:“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中考体育制度的改革,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备受学校、家庭的关注和关心。对中考体育的改进和完善,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真正扭转中考体育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意见》中,对学校体育评价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改进完善的新方向。在纳入考试制度方面,《意见》明确指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其中,提出并探索高考体育评价,既是新时代明确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强化学科地位、更加保障全面育人的重要举措。在完善已有考试制度方面,再次和更具体地提出了中考体育的改革方向,《意见》要求:“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中考体育改革力度之大、方向之明,近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体育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方面,《意见》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依然将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质量与实有效果,《意见》提出:“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从注重教授内容与施教时间到倾向“教会”的水平,更加强调要全面衡量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重视从课时数量向教育质量转变的评价观念。《意见》在学校体育评价方面的改革力度更大、方向更明、可操作性更强,以体育人的效果也能够更好地体现。
二、提升以体育人功效要精准把握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国家文件不同程度并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学校体育评价,反映出改进与完善学校体育评价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时代感。但要将学校体育评价改革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以体育人功效,需要抓准抓好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首先,日常参与、体质监测与技能测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有效促进运动习惯养成、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需要强化平台与标准的建设。就评价而言,一是要有完善而科学的标准,二是要有能够进行过程性评价记录日常参与的体育活动大数据平台,否则难以使评价改革落到实处。当前,就评价标准而言,体质健康测评工作已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尤其是达到了何种运动能力水平,缺乏科学、适切、具体的评价标准,使得该项评价工作难以量化、难以推进;日常参与情况的评价也同样需要进行标准化建设,参与到什么程度算是达标了,目前还未形成定论,因此,当务之急要研制标准,尤其是专门用于评价学生并与课程学习紧密关联的运动能力等級标准体系的建立已时不可待,该标准的建立还是真正实现体育课程教学前后学段衔接的重要突破口。就平台建设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过程性评价是需要通过大数据反映其结果,因为过程性评价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而是需要记录学生日常参与锻炼情况,目测与手动记录都难以实现,因此,建立能够记录学生体育学习、锻炼信息、健康状况等大数据平台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是家庭体育锻炼更需要平台化建设,从而实现日常化记录和追踪性评价。
其次,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习惯,有效增强体质和掌握终身锻炼技能,真正消除过去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化现象,需要建立一套指向体育素养的更加全面的评价内容体系,需要引入更加客观、精准的智能化评价系统。凡提及考试,无论是哪类考试,以往大家更关心的是分数,尤其是如何才能考高分,而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导向,总体上是要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就中考而言,假如既能提升体育考试分数,又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将是中考体育改革的理想目标。目前,中考体育评价各地的考评内容类型基本相似,多为体能测评加上个别项目的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的测试;考试方式和计分办法上也多为人工记录测试结果,并且在统一安排的测试时间段内完成整个考评工作。完全采取人工测评的方式一方面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误差也难以消除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难以达到更加公平的测评。在统一时间做终结性评价,难以真正系统全面地评价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业质量水平。缺少过程性评价,容易造成中考前突击性锻炼、中考后即停止锻炼,从而出现学生体质在初高中像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的不良现象。
中考体育评价方案假如能够从学生体育素养的角度进行改进和完善,采取体育课程一体化所提出的并与学段目标相对应的“知、能、行、健”综合评价,既能检验学业水平,还能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知”即知识,重点指向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借助平台通过线上测评的方式,便捷开展测评工作。“能”即能力,重点包括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建立其等级标准,中考体育假如既测评基本运动能力又测评专项运动能力,这才是更加合理与全面的能力测评,也是基于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内容的综合评价,能更好地促进体育课程的实施,实现学什么、考什么,消除过去中考体育考什么、学什么的弊端。“行”即行为,重点指学生具有体育与健康行为和良好品行等,开展具有可操性的测评,如果通过平台记录学生日常锻炼尤其是家庭体育作业的大数据,中考体育中占一定的比例,则是对学生日常参与锻炼的有效促进。“健”重点指的是健康,就中考体育评价而言,继续沿用以往的体能项目测试的基础上,融入和调整更适切、更安全和更科学的评价内容与手段也十分必要。如用15m往返跑代替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测试项目等,在测试学生的耐力方面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假如中考体育测评能够采用智能化测评系统,富有客观性、精准性、公平性等特征的中考体育就更能够得以实现。
最后,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以体育人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系统和成效显著,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使得新时代体育教师评价更具方向性、引领性和激励性。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优劣与教师的发展水平有关,对体育教师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直接影响其发展方向与速度。尤其是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更新更好的组织方式之后,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更加具体和更具方向性,假如过去注重教师的“教”,尤其是教的是什么、怎么教,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那么,新时代的新要求聚焦在能够“教会”,因此,考评依据不是“教”了多少而是“教会”了多少,意味着课时工作量的大小并非是教師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教”的结果“会”与“不会”逐渐成为重要的评判指标。为此,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假如“练”与“赛”是体育学习的重要形式,那么“勤练”“常赛”加上“勤”和“常”2个程度副词,一方面说明对“练”与“赛”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能组织学生达到“勤练”和“常赛”,以及通过“勤练”与“常赛”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对教师的评价,也会因此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着力点就自然转向了如何将学生“教会”,如何组织学生“勤练”,如何精准把握“常赛”。那么,何为“勤”,课堂上要求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练习,适当提高练习密度;课外或校外就是要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练习密度大小和锻炼习惯养成与否是衡量“勤”的结果。何为“常”,其程度如何把握,自然也会备受关注并引起重视,“常赛”意味着“赛”不仅要有,而且要适当增多,因此,赛与不赛,赛多赛少,一方面决定着以体育人是否因赛而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如何组织赛以及如何组织更有效的赛,教师关注、学生关切。“教会”“勤练”“常赛”对体育学习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体育的评价改革步子迈得越大、涉及面越广,影响就越深远。新时代无论对常规教学,还是对学业质量,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完善学校体育评价,要把握好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着力点,真正推动学校体育快速发展,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以体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