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东 杨丽萍
摘要:本文收集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数据,构建综合引力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值,通过网络分析法对其一体化演变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准确测度。发现:1.长三角城市间的经济互动越来越频繁。2.长三角地区省会及发达城市对其它城市的影响较大、受其他城市的影响也较大、在经济关联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3.长三角城市形成了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浙江省内经济相对较弱城市的、皖南沿江一带的经济圈。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经济一体化演变;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3.010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力匹配与行为协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研究”(18BGL043)
0引言
在全球化格局转变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时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赋予长三角一体化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更深刻的战略内涵和更广阔的实践舞台。未来,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落地落实,并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战略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对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资源要素以及人员要素的流动,使得长三角整个区域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尤为突出,传统的等级结构正在被打破,网络化的特征渐渐显露出来[1]。然而,区域内部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各成体系、网络结构松散、开放性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为有效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厘清长三角区域的网络化结构特征,是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学者们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看。盛斌等[2]从国家层面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认为未来亚太伙伴之间具有整合、趋同、互补和竞争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的一体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演变特征与规律。孟德友等[3]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何冬梅等[4]运用经济重心法、泰尔指数及ESDA等方法,对2000—2015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驱动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2)影响因素与制度体系。毕秀晶等[5]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与空间溢出效应作了分析。沈飞等[6]通过选取长三角地区相关因素对应数据,对长三角地区粗放型产业经济逐步向集约型转型迈进提出对策建议。曹宏苓[7]论证了以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推动长三角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了相关的制度创新体系;(3)一体化程度与趋势。Jing Bai等[8]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总结沿海经济对内陆经济的推动力,进而实现沿海和内陆经济体的区域一体化发展;Ke & Shanzi[9]通过构建贸易壁垒指标,研究了1995年至2011年中国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内生关系;李世奇等[10]通过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指标体系,基于市场统一性、制度一致性等对长三角一体化程度进行了新探索;洪银兴等[11]探讨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路径与机遇、区域协调机制与体制等。
现有文献奠定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基础,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仅侧重于一体化的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演化趋势等,忽视了对长三角一体化空间网络的相关研究。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如网络密度大小如何?中心性如何?经济关系相对密切的城市群体有哪些?找准这些问题,对有效推进长三角城市经济一体化、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此,本文收集了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数据,构建综合引力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值,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一体化演变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准确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顺利实现以及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模型、方法与数据
1.1经济联系模型的构建
经济联系值的获取常会用到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了充分反映影响经济联系的因素,引入了固定资产和年末城市就业人口。用固定资产和GDP以及就业人口来体现城市的发展“质量”。用城市GDP占两城市GDP之比来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在计算经济关系时,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通过两个城市之间的线性距离来测量的,距离衰减系数b是2。其公式如下:
1.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1.2.1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是衡量一个完整经济网络中城市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固定规模网络的密度取决于关联的数目的多少,可用网络中每个城市的关系数之和与网络中理论最大关系数的比率来度量。如果网络中的城市数量为N,那么在整个网络中理论上存在的最大关系数则是N*(N - 1)。假设网络中城市实际拥有的关系数目为L,则可以用Dn表示网络密度:
1.2.2多重中心度
结论2: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影响相对较大,受外部影响也较大,通过各种渠道与周边城市建立经济联系,利用其资源促进本地区发展,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关联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中介”和“桥梁”的角色。
2.3块模型分析
通过区块模型分析,可以发现长三角城市中相对“凝聚力”的群体,即经济关系相对密切的城市群体。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聚集子群并不代表自闭和保护,通过聚集子群分析,可以观察哪些城市和城市群体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强的和弱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如果长三角城市网络中有更多的子群体,则不利于整个区域城市网络成员之间的直接互动,使得每个子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接近,而与其他子群体之间的关联更少,这样的区域城市网络结构影响了长三角整体发展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运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聚集子群进行非重叠聚类的块模型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知,进行二级分类将出现四个凝聚子群。从2009年到2017年,子群内部的成员由于经济联系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子群一内部的成员:2009年由上海、杭州、苏南部分城市及苏中苏北经济相对较弱的盐城、泰州等组成,2017年由上海、杭州、苏南、浙北经济发达城市组成;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经济圈,上海、杭州省会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条状经济联系网络。
子群二内部的成员:2009年由浙江的经济发达城市(嘉兴、绍兴、宁波)、经济相对较弱城市(台州、金华、舟山)组成,2017年由经济相对较弱城市(台州、金华、舟山)城市组成,形成浙江省内经济相对较弱城市间的凝聚;原因是经济发达城市受上海的溢出效应,跃入上海经济圈。
子群三内部的成员:2009年由省会南京、合肥及离其较近的南京、合肥、扬州、镇江、芜湖、马鞍山、宣城、滁州组成,2017年由省会南京、合肥及离其较近的南京、合肥、扬州、镇江、芜湖、马鞍山、泰州、盐城组成,形成以南京为核心的经济圈。南京辐射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对周边城市具有强大的辐射驱动能力。
子群四内部的成员:2009年由皖南沿江的铜陵、池州、安庆组成,2017年由皖南沿江延伸的铜陵、池州、安庆、滁州、马鞍山、宣城组成,形成皖南沿江一带经济圈。这与国家的沿江開发战略有关。
为了更直观看出长三角城市凝聚子群,进一步将块模型进行数据导入ArcGIS10.5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图2)。
从图2知,整个长三角经济联系网络矩阵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凝聚子群内部也有较明显的差距。浙江省和安徽省的一些城市已经与中心城市分离,形成了凝聚子群,安徽省与浙江省大部分城市的互动依然薄弱。皖北城市群与浙中城市群互动逐步加强,凝聚子群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他们各自的行政程度,市场细分和地方保护主义逐渐削弱,同时不对称性也逐渐减弱。综上块模型分析,可得:
结论3:长三角一体化形成了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浙江省内经济相对较弱城市的、皖南沿江一带的四个经济圈。
3结论与政策建议
3.1结论
本文收集了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数据,构建综合引力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值,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一体化演变的网络密度、多重中心度、块模型等特征进行准确测度,得出以下结论:
(1)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加强。
(2)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苏南城市、嘉兴)城市对其它城市的影响相对较大,受外部影响也较大,通过各种渠道与周边城市建立经济联系,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关联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中介”和“桥梁”的角色。
(3)长三角一体化形成了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浙江省内经济相对较弱城市的、皖南沿江一带的经济圈。
3.2政策建议
(1)长三角城市进一步增加经济联系和合作渠道,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1)找准关键点,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势互补、各展所长。(2)要充分发挥区域“排头兵”的带动作用,增大整体网络的联系度。
(2)减少凝聚子群的空间差异,增强子群间的联系。一是以省会城市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经济溢出效应。省会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是经济关系“入”和“出”的集中地,对提高经济网络整体紧密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核心城市所在的子群也要提升自身的辐射能力,子群内部成员需要互相促进,促进子群之间能够产生协同效应。
(3)长三角城市群要根据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融合,科学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一是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所在的经济圈,考虑本地的资源特点与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目标和政策。二是统筹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合理建设、产业结构合理优化等方面,要利用好自身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交错发展,分工明确;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