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理论创新及其时代价值

2020-02-24 23:22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全党延安

(1.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1;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开辟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边区军民关系、党群关系融洽,延安城处处弥漫着团结、民主、进步的浓厚氛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一批革命领袖围绕加强党的建设作了大量理论阐述,为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当前,在全党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洁净的政治生态,仍需要从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汲取营养。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历史背景

首先,党员队伍数量的迅猛增长迫切要求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随着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迫切要求发展壮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数量。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目前党的组织力量,还远落在党的政治影响之后,甚至许多重要的地区尚无党的组织,或非常狭小”,明确提出“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1]466。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38年底,党员人数从抗战初期的4万多人发展到50余万人。党员队伍的大发展,使党的组织从狭小的圈子走了出来,成为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党员数量的迅猛增长,亟待加强对新党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党员思想理论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其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迫切要求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随着抗战的到来,边区改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构成的复杂化,国民党采取的溶共政策及边区相对和平安逸的环境等,都给我们党带来了严峻考验。然而,大批的新党员还没有受到教育,很多的新组织还没有巩固,大批新党员、新干部还没有足够的革命经验,而且过去发展党的组织工作中混进了许多投机分子和暗害分子,统一战线中的大资产阶级时时刻刻企图破坏我们的党。为了应对这些考验,集中全党的力量,确保组织战斗力和清正廉洁的形象、彻底的革命斗争精神,赢得更多人心的支持,必须健全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

再次,延安时期党内矛盾和斗争实践迫切要求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长征途中,张国焘自恃兵多,无视党的纪律,违抗党中央的命令,擅自调离红军南下,甚至同中央公开对抗,企图篡夺党和红军的领导权,我们党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7年4月,张国焘拒绝党对他的教育和挽救,叛逃国民党,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对我们党造成了严重危害。1937年11月,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回到延安以后,以“钦差大臣”自居,批评党的正确路线,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挟长江局与党中央分庭抗礼,争夺党的领导权。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全党的团结统一,克服党内错误思想对全党造成的危害,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迫切要求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二、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理论创新的内容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政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阐明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动力

政治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是各种政治要素的关系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以及政治发展环境,其实质是一种“软环境”。[2]各种政治要素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政治生态系统。政治生态系统的运行,必然有其内在的动力,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而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奠定了基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成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动力。我们党对此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及其成员的精神命脉和灵魂,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内在驱动力。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高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旗帜,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了大量理论阐述,更加坚定了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3]686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而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则是漫长、曲折和艰辛的。作为一名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永久奋斗”,“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4]191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此,他要求共产党员要下定三个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4]119在延安,连空气中都充满着为理想而奋斗、为革命而献身的气概,全国各地青年向往延安,奔赴延安。

坚定的理想信念内生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5]1094他在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就是要倡导全党要像张思德那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医生在抢救伤员中不幸牺牲后,他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以及“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3]659在党中央大力倡导下,在陕甘宁边区形成了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一心一意干革命,党内朝气蓬勃,社会风清气正,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

(二).阐明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规范

首先,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1905年,列宁在俄国布尔什维克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概念。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起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延安时期,针对党内长期存在家长制作风和中国社会缺乏民主传统的情况,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党内生活民主化的任务,把扩大党内民主看作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同时,鉴于党内发生过的严重破坏纪律的行为,毛泽东还概括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原则,确保民主集中制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对新生政权的组织原则作了清晰的描绘:“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毛泽东从哲学高度阐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只有把握好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是共产党人的学风,是党性的表现。延安时期,我们党确立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优良学风,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在思想理论层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它为我们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内优良作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针对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对党造成的严重危害,毛泽东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3]533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一系列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应具有的科学态度,批评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的错误态度。他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5]800那么,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5]801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并指出这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由此可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功的思想保证。

再次,密切联系群众是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对此,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1096他谆谆告诫全党,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要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而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毛泽东指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不好,这类弊病之所以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由此可见,坚持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生动写照。

最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武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品格,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5]1095这就要求在党内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目的。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5]1096他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比作经常洗脸、经常打扫房子一样,用这样的方法来清除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对党员的思想和党的肌体的侵蚀。1942年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通过自上而下开展全面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使全党的思想统一到正确路线上来,从而增强了全党的凝聚力,达到了全党的团结统一。

(三).阐明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整风运动,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延安整风之前,我们党的政治生态建设在学风、党风和文风方面“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毛泽东指出:“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5]812全党整风的内容就是要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一系列著作中,全面阐述了整风运动的目的、任务和方针,为全党整风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延安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学风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而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5]815通过延安整风,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破除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思想,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是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的生动实践,它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安整风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一种好形式。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党内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毛泽东指出:“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6]306在如何对待党内矛盾问题上,我们党曾经采取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斗争方式,给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延安整风过程中,毛泽东总结以往党内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他指出,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绝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而应该通过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助,以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这两个目的。1944年4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强调,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应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我们党对党内矛盾采取的正确态度,使“一批人解脱了,许多人心服了,大家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7]59,从而对全党的团结和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阐明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保障

严明的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陈云指出:“十八年来党的斗争经验,证明了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8]139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指出,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9]1480延安时期,我们党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是同这一时期严明的党规党纪密不可分的。

首先,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建设。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根据张国焘和王明违反党的纪律的事实,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和《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会议重申了党的纪律,特别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四个服从”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规定不得发表与中央委员会决定相违反的意见,亦不得有任何相违反的行动。同时还规定,党员对各级党组织有不同意见,可以向上级组织申诉,但在上级没有指令改变前,仍须服从原来的决定,不得在党内外有任何反对组织的言论行动。这些规定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有利于党的团结巩固。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遵照党内民主的原则进行工作,才能发扬党员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与巩固党的纪律,并使这种纪律成为自觉的而不是机械的纪律。对于自觉执行党的纪律,陈云论述道:“纪律虽然带着强制性,但必须自觉遵守。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不可动摇的、有效的东西。”[8]128

在廉政纪律方面,党中央刚刚到达陕北,就公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3年制定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在中央机关进行检举贪污运动,开展反贪污浪费与反官僚主义斗争。抗战开始以后,陕甘宁边区把反对贪污、杜绝浪费、保证政府工作人员清正廉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逐步完善了惩治贪污、防止贪污腐化的法规。1938 年8月,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规定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939年颁布了修订后的《惩治贪污条例》,要求政务人员“公正廉洁,奉公守法”,倘有违犯政府法令、徇情从私及滥用职权者,一经发现,严厉处分。1939年4月,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要求发扬艰苦作风,厉行廉洁政治,肃清贪污腐化。1941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边区政府又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其中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延安时期,我们党把加强纪律建设视作保证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对党的纪律建设作了深刻的阐述,严肃查处了黄克功、肖玉璧、刘振球等违纪事件,彰显了法纪的严明,确保了廉洁政治建设,促进了党内良好政治生态建设。

三、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理论创新的时代价值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旧社会、旧政党的政治生态建设道路,使延安时期出现了毛泽东所讲的“十个没有”的社会新气象,也才出现了朱德所说的“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景象。正是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得到全国人民的真心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当前,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仍需要从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概括起来说,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理论创新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确立了基本规范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谈到党内民主生活时说,必须在党内施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做到一方面确实扩大党内民主,另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极端民主化,走到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延安时期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规定成为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10]352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中违背民主集中制的现象还屡见不鲜,有的领导干部只讲民主不讲集中,班子讨论问题时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就很不高兴,或者脑袋长在屁股上,为了自己的那点权力争得不可开交。有的领导干部只讲集中不讲民主,习惯于逢事先定调,重大问题不经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和讨论就拍板,甚至对多数人的意见也置之不理。这两种情形都会严重影响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就要在讨论研究工作时充分发扬民主,鼓励每位同志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作出决策,决策作出后,全体成员都要严格执行,不折不扣贯彻到底。只有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够形成心齐气顺的政治氛围,营造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

(二).为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明了方法途径

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过程中,始终把思想建党和作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党在这方面的理论阐述,也为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明了方法和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政治生态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暴露出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仰缺失,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不强,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行其道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疑难杂症,就要全方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从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经验中汲取力量,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11]107全面从严治党还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四风”问题;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思想、作风、党性方面集中为党员干部“补钙”、“加油”;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形成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

(三).为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确立了评价标准

党内政治生态的评价标准,不同于对自然生态的评价,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环境评价指标直观地得出结论。对一个地方党内政治生态的评价,除了看该地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情况、政务公开情况、官员违法犯罪情况等指标外,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延安时期,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着彻底地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我们党把自己的一切行动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最高标准。美国《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在目睹了延安的各种事实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是货真价实的。”[12]28改革开放以来,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仍然是检验政党先进性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11]113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至上的标准也是评价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定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幸福和满意为目标营造更加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理论勇气,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绘制了一幅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美丽画卷,向世人回答了为什么“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成果,也为新时期营造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全党延安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