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践应用

2020-02-24 13:11:4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科学

邱 立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214183)

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创设,是通过真实的生活问题来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学习物理知识技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生活背景出发,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可以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知识概念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究和获取知识的发展过程.

一、巧设生活问题,突出概念价值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历入手,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问题转化为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常识和经验,准确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而教师在设计学习情境的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促使学生的思维观念能从生活中直接迁移到课本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乐趣,还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概念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物理情境氛围,鼓励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积极的探索和思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推理、归纳、总结,逐渐形成乐于求知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在情境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能在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获取丰富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声音特性》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发声体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乐器入手,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同学们,听过交响乐吗?你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乐器?请猜一猜以下曲子是用的哪种乐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猜音色”的小游戏,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钢琴、笛子、吉他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引导学生一边在欣赏一边思考“这些音乐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为什么不同的乐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钢琴、吉他、笛子有哪些不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推理和探索中了解”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了声音不同的特色?”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声音特性的了解,教师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他的身份吗?”教师让学生们蒙上眼睛,同时组织三位同学进行交流,让其他学生用声音来辨别同学的身份,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准确理解影响音色的因素和音色的特性.

二、联系生活实践,强化思维能力

物理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自然科学,教师在生活化情境中要强调物理知识的科学性,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创设的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和科学事实的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可以联系自我的实践经验积极的进行探索思考,教师在生活情境中要将自然科学与学生的情感意志、认知行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科学合理安排,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物理思维的创造性,还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情境的熏陶和驱动下,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知识层次递进发展的亲身经历中,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知能力共同推进.

例如,教学《摩擦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现象入手,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从物理角度感受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的科学价值,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坐滑梯和滑旱冰的图片内容,让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践体验进行思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滑过旱冰和滑梯吗?摩擦力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你能结合自己的体验介绍摩擦力吗?”教师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析,现实中物体与接触面间力的作用,并引出滑动摩擦的定义,“滑旱冰与坐滑梯的滑动摩擦力有哪些不同?”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分类,“哪些影响因素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关?教师要直接点明重点,为科学猜想做出铺垫,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和动机,让学生能从科学角度去分析物理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挖掘生活素材,深化知识体验

教师在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中,要深入挖掘物理知识中蕴含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可以在思考中逐渐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走向物理世界,并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教师要最大程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大胆质疑、探索、归纳的学习体验中,深刻把握物理知识技能,教师要利用生活素材,为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出科学的规律和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当学生遇到问题难点时,要启发和引导从生活现象中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物理现象的发现与总结,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例如,教学《力与运动的关系》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现实生活素材,通过典型的生活事例,让学生领悟物理现象中隐含的科学精神,“同学们乘过公共汽车吗?汽车开动时和刹车停止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让学生在生活现象的启示下去领悟惯性,并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的不同的运动现象?”教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去判断力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力与运动状态变化关系的科学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列车进站视频、足球比赛视频等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观察,推理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加深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和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让物理知识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物理世界的桥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概念的生动与乐趣.教师要让学生能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深入的探索物理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让学生在强化自身应用能力的同时,有效实现创新精神和思维观念的发展和提升.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科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处处留心皆物理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科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