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事而发 缘情不丽
——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评析

2020-02-24 10:16金建锋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曲江韶关典故

金建锋

(韶关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冼玉清(1894—1965),别号“碧琅玕馆主人”,生于澳门,广东南海西樵人,是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学者、教育家、书画家,有“岭南第一才女”之美誉。她先在岭南大学国文系任教,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后,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兼任岭南大学博物馆馆长;退休后,曾任广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冼玉清著述颇丰,不论是自己的诗文创作还是有关研究和编撰著述,在当时和后世影响广泛。著名作家秦牧评价云:“我们虽然不必推诿冼玉清什么‘一代大家’,但说她是近百年岭南杰出的女诗人、国学学者、广东文献专家,却是恰如其分的。我想来想去,想不出有哪一位妇女在这方面的造诣超过了她。”[1]诚如斯言,评价十分中肯。当我们去研读有关冼玉清研究或概述的论著时,冼玉清的诗人身份始终是一个标签。

关于冼玉清的诗作创作分期,莫仲予云:“她的全部诗作中,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抗日战争前为初期,抗日战争时至抗战胜利后为中期,解放后为后期。”[2]“大村岁月”出版组《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在粤北》在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题解下云:“在1942 年寄与其高足李剑秋学长,嘱予唱和。李学长现在多伦多,将珍藏多年的冼诗见示。”[3]7此组诗也收入冼玉清《碧琅玕馆诗钞》中“曲江诗钞”,题为《岭南大学迁韶书事十首》[4]49-50。由此可见,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无疑属于她诗歌创作中期的作品,而且此组诗的创作时间是1942 年,正是她刚到韶关曲江岭南大学时期之作。另据庄福伍《冼玉清生平年表》记载:“1942 年9 月27 日抵粤北曲江岭南大学。1943 年在曲江岭南大学,2 月14 日与麦华三、黄文龙等书画名流于韶关河西茶座雅集,以宣传抗日,宣导书风。1944 年6 月9 日曲江告急,疏散至坪石岭南农学院。7 月19 日从坪石转徙连县。11月从连县返回曲江。1945 年1 月19、20 日,坪石墟、乐昌城相继失陷,岭南大学停课疏散。23 日,曲江失陷,避地黄坑。”[5]557-558可见冼玉清从1942年至1945 年,大部分时间工作和生活在韶关曲江岭南大学。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冼玉清创作《迁韶校中书事十首》的时代背景。

一、缘事而发: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的内容

一般而言,文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是她迁居韶关曲江岭南大学工作和生活的呈现,表达出特殊时期一位女教育家坚守教书育人和安贫乐道的诗人情怀。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评价汉乐府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6]大致意思是指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笔者认为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即是“缘事而发”之作,内容主要是就具体现实生活的事件而抒发感情。

(一)学校之事

历经日寇入侵广州和香港等事,岭南大学先后迁播,在韶关曲江得以重建和开展教学,可以说岭南大学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教师命运和学生命运紧密相连。冼玉清作为岭南大学的一员,辗转多地到达韶关曲江岭南大学,心系学校、心系学生。冼玉清对学校之事十分关注,《迁韶校中书事十首》 中《迁校曲江岭大村》《图书馆书籍缺乏有感》《校园》三首,分别涉及到学校环境和图书馆条件。如《迁校曲江岭大村》云:“播迁始到武江滨,竹屋茅堂结构新。辛苦栽培怜老圃,一园桃李又成春。”[3]7此诗第一句描写学校的地理位置。第二句描写学校的办学条件,竹屋、茅堂,虽然条件有限,但毕竟是耳目一新。第三句描写校园的树木花草得到精心栽培怜惜的老园丁。最后一句展望桃李花开之日又是满园春色。此诗无疑是就学校的环境而写,当时条件比较简陋,但是诗人在诗中表达出的更多的是对学校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其中,辛苦栽培的是园丁即指教师,桃李即指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校,有教师,有学生,那么即使办学条件相对艰苦,也有美好的未来。

(二)工作之事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冼玉清作为岭南大学的一名教师,热爱她的工作。《迁韶校中书事十首》 中有《授课》《写志》二首抒写工作之事和对工作的情怀。如《授课》云:“不须纱幔障宣文,受业多于百二人。虞溥著篇先劝学,一生砥砺在精勤。”[3]7第一句写自己不必如晋代宋氏宣文君那样隔着纱幔授课。第二句写自己授课的对象即学生数量有一百二十之多。第三句写自己授课的内容如晋代虞溥那样教导学生内正其心,外修其行。第四句写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授课教师需要一生勤劳才会学识精湛。诗中通过对自己教学工作之事的描述,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需要一桶水。

(三)生活之事

在抗战的特殊时期,身处韶关的岭南大学,生活条件有限。冼玉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读书、做饭、洗衣服等生活之事在《迁韶校中书事十首》都有所体现,分别有《油灯昏暗有感》《日常生活》《下厨》《淀衣》《寂坐》五首。如《日常生活》云:“买菜清朝驰远市,拾薪傍晚过前山。执炊涤器寻常事,箪食犹勘勉学颜。”[3]7第一句写早上去买菜要到很远的市场。第二句写傍晚捡拾薪柴要经过前山。第三句写做饭洗碗本来是寻常之事。第四句表明即使是如箪食一样的艰苦生活也要学习颜回的安贫乐道精神。此首诗,前面三句描述当时在岭南大学的生活艰辛之事,最后一句是升华之句,表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二、缘情不丽: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的艺术特点

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8]大致意思是诗歌是因真情而发的,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要辞采华美感情动人,这是针对六朝诗歌而作出的总结。就解读而言,有学者认为:“绮靡并非仅仅指辞藻华丽,……其中亦包括情感的动人。”[9]故笔者用“缘情不丽”来概括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的艺术特点,“缘情”即指有感而发之作,“不丽”即指语言通俗平实不华丽。

(一)平常事寓非常情

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主要就学校之事、工作之事和生活之事而写,这些事说起来都是平常事,但有的诗作中却蕴含着非常之情,涉及到思母之情和家国之情等。如《油灯昏暗有感》云:“添膏不粲寒檠焰,凿壁难偷隔室光。恍似儿时侍宵织,恨无慈母在灯旁。”[3]7此诗第一句写天气寒冷,油灯添油也不亮。第二句化用“凿壁偷光”的典故,进一步说明灯光昏暗。第三句联想到小时候陪着母亲通宵织布的温馨场景。第四句因“恨”即遗憾,诗人饱含的思母之情由此油然而出。此诗通过描述当时生活的艰辛,抒发了天下人皆能有所共鸣的思母之情,有如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效果。又如《写志》云:“孔席不遑一朝暖,周公吐哺讵云忙。含辛茹苦缘何事,欲为宗邦树栋梁。”[3]8第一句化用孔子、墨子的典故,表明诗人忙于世事,到处奔走。第二句化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明诗人岂敢说忙忙碌碌?第三句用一个设问即诗人扪心自问忍受千辛万苦为了什么事?第四句是回答即想要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此诗是诗人对自己近年来颠沛流离生活的回顾,让她坚定信念、无怨无悔的就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为家国的非常之情。

(二)情景交融

当时在韶关曲江的岭南大学虽然偏居一隅,物质条件艰苦,但正因如此,反而具有山水田园的景色,别有一番风趣,因此自然而然进入了诗人的诗作之中,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也有几首情景结合的诗。如《校园》云:“冈陵环抱翠痕新,鸡犬相闻鸟雀亲。松柏不凋樟树绿,此中应有岁寒人。”[3]8第一句是远景,写校园山陵环抱,放眼望去翠绿清新。第二句是近景,写诗人居住地鸡犬相闻、鸟雀成群,和蔼可亲。第三句写特定景物,松树、柏树和樟树在冬天寒冷之时不凋谢,依然翠绿。第四句承第三句,化用典故,来赞颂历经岁寒之人即学生们经历国破家亡、校园播迁等艰苦环境仍能傲然挺立、坚持为国学习。此诗前三句都是乐景,第四句抒发的是乐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即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与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结合。

(三)俗中见雅

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总的说来是描述自己到韶关曲江岭南大学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之事。诗中,诗人描写了大量俗事和俗物,所用语言十分通俗平实,如竹屋茅堂、买菜、拾柴、做饭、洗衣、沾泥、鸡犬相闻等,而诗作的题目题意明晰,如《油灯昏暗有感》《日常生活》《下厨》《淀衣》等,这些很容易让读者想起一位农村村姑的日常生活。但是诗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利用典故中的丰富内涵,转化俗事、俗语,提升诗作的高雅情趣,从而俗中见雅。如《下厨》云:“伯鸾灶不因人热,络秀刀还自我操。谁惜玉堂挥翰手,丹铅才歇俎砧劳。”[3]8此诗的诗题《下厨》,无疑是围绕日常生活中到厨房生火做饭做菜之事。第一句写诗人生火起灶,化用“伯鸾”典故表明不沾别人之光。第二句化用“络秀”典故,指自己这样的才识女子,就下厨而言,也需要亲自动手。第三句用“玉堂挥翰”的典故,指谁来怜惜或知道我这文采飞扬之手。第四句用“丹铅”即写作,指写作之后还有切菜做饭的劳苦。此诗从意义上来说,表达了诗人苦中作乐的思想。综合来看,诗人不仅在诗的内容上围绕下厨来写,而且在词语上也有如“灶”“刀”“俎砧”等通俗词语,但是因为诗人句句化用典故,将一次日常的普通下厨做饭呈现出文人的雅致之美,特别是女性文人的雅致,可谓是俗中见雅。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迁韶校中书事十首》是冼玉清在抗日战争时期迁居韶关曲江岭南大学而写的诗,因为这组诗作主要是就学校之事、工作之事和生活之事而作,所以可谓缘事而发;因为这组诗是诗人有感而发,而且辞采通俗平实,所以可谓缘情不丽。冼玉清《迁韶校中书事十首》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这组诗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岭南大学迁播韶关曲江的历史,为我们了解当时岭南大学的办学情况提供了文献史料。第二,这组诗体现了冼玉清作为一个岭南女诗人兼教育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坚守教书育人和安贫乐道的情怀,展露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陈永正评价《流离百咏》为“史诗式的抗战长卷”云:“冼玉清先生遭逢乱世,流离道路,艰苦备尝。在千难万险之中,恪守厥职,不废吟咏,写出百首史诗式的不朽作品,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流离百咏》中没有直接描写英勇杀敌的抗战场面,也没有激昂慷慨的革命言词,组诗只是平实地写一位学者在抗战时期的生活经历,展露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10]此评价可谓一语中的。《迁韶校中书事十首》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迁居韶关曲江岭南大学相对稳定阶段,而不是颠沛流离时期的生活经历,因此它展露了当时知识分子另一种状况下的另一种心路历程。第三,这组诗隐含了冼玉清希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即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爱国思想,由此充分体现了个人命运、学校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曲江韶关典故
那拉提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曲江春晓
闻鸡起舞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曲江花生分段收获试验成功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游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