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文化育人机制研究*
——以上海民办高校名人馆文化育人平台为例

2020-02-24 07:54王松林丁仁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院建桥傅雷

王松林 丁仁娟 陈 萍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上海 20139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对于个人、社会和民族的涵养作用,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1]。其中上海首创的“三圈三全十育人”的“中圈”,聚焦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网络育人的第三课堂,以实现三大课堂的联动育人。为此近年来,上海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高校都在积极整合校内育人资源,调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和服务等所有环节的人员参与育人,以实现课堂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之目标。

本文文化育人中的“文化”特指在高校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环节中打造的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等,如各校开发建设的校史馆、档案馆、专业博物馆、名人馆和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等富有特色的育人平台,并重点以上海两所民办高校的名人馆为例,研究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平台的构建元素、功能及其内外部关系,其目的及意义在于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融入到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容体系中来,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及如何把社会实践全方位地融入到高校文化育人的工作中来,以能对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借鉴。

1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构造元素

目前,上海民办高校名人馆只有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上海工商外院”)于2013年建成的傅雷馆和上海建桥学院于2017年建成的雷锋馆。这两个文化育人平台的文化育人事迹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均得到包括上海电视和报纸等在内的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2]。在英文中,“机制”(mechanism)一词有一定义是a system of parts in a living thing that together perform a particular function。虽然上述两个文化育人平台的建成时间有先后,但其入眼入耳和入心入脑的构建要素(或“基本构成成分”)基本一致。

1.1 入眼入耳的构建要素

与一般高校相同,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入眼入耳的构建要素也主要包括其硬件建设与软件打造。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即文化育人平台的“馆舍建设”。坐落于上海工商外院图书馆楼内的傅雷馆,主要通过傅雷生平陈列室、傅雷译著研讨室和傅雷翻译体验室的三室打造而成。其中,傅雷生平陈列室面积约260平方米,存有傅雷的生平图片、视频和实物等资料等,分别反映傅雷远洋求学、严谨治学、以译为主、多艺兼通的艰苦历程和巨大成就,以及介绍他那三十多部的翻译作品和十多个版本的《傅雷家书》;傅雷译著研讨室面积约260平方米,配置了较为完整的傅雷作品(含其翻译作品和家书)、有关傅雷研究的相关资料以及上海工商外院各语种翻译理论著作和各语种经典翻译作品等;傅雷翻译体验室面积约250平方米,含有如朗读亭、触摸屏等在内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设施。除了上述三大实体平台外,2017年后上海工商外院还先后建成了网上傅雷馆和傅雷资源库这两个虚拟平台。

在雷锋同志牺牲55周年和2017年3月5日“学雷锋日”前夕建成的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馆也坐落于该校图书馆楼内,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展出的内容包括“雷锋其人”“雷锋精神”和“雷锋在建桥”三部分,意在注重弘扬身边可学的、融于日常的雷锋精神[3],并以实物陈列、展板资料和多媒体展示等多元化方式呈现生动鲜活的雷锋形象[4]。

(2)软件打造

一般而言,软件打造即在上述馆舍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各种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上海建桥学院的雷锋德育实践已有十五个年头。早在2005年3月,上海建桥学院就面向全校学生设立了雷锋金、银、铜质奖章,以表彰好人好事、激励全校学生向上向善;一年后,上海建桥学院首次将镶有雷锋头像的金、银、铜质奖章分别授予该校的299名学生,以表彰他们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服务社会和志愿者活动等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2010年9月建校10周年之际,上海建桥学院在该校中心位置的8号楼前树立起地标性雕像“雷锋像”(有关市领导参加了“雷锋像”的揭幕仪式);2015年秋,上海建桥学院将“雷锋像”由上海康桥校区随学校迁移至上海临港新校区大礼堂前[5]。

上海工商外院傅雷馆的软件建设除了印制《傅雷馆简介》和傅雷语录书签供参观者领取外,还重点编制了《傅雷思想录》和《傅雷优秀译著诵读交流资料汇编》,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及校园其他文化活动使用。其中,约15万字的《傅雷思想录》的内容包含“傅雷翻译思想录”“傅雷文艺思想录”和“傅雷育人思想录”三部分;约5万字的《傅雷优秀译著诵读交流资料汇编》与《傅雷思想录》的内容对应,涵盖“傅雷论翻译”“傅雷论文学”“傅雷论美术”“傅雷论音乐”“傅雷论艺术”“傅雷论教育”和“傅雷论人生”七大板块。与《傅雷思想录》里的短文数量、长短不论所不同的是,为方便学生的诵读或交流,《傅雷优秀译著诵读交流资料汇编》里的每一板块均由9篇短文组成,且所有短文的字数均在七八百字左右。

1.2 入心入脑的构建要素

与一般高校相同,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入心入脑的构建要素主要包括其活动开展与课堂教学。

(1)活动开展

文化育人平台的硬件建设与软件打造旨在保障高校各项文化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上海工商外院傅雷馆建成后除了用于接待各级校外领导、评估专家、翻译家协会会员、外国专家、兄弟院校以及本校师生等的参观外,还先后举办了“傅雷杯”大学生翻译奖大赛、开展了“傅雷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以及尝试了“傅雷译著诵读活动”新形式。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上海工商外院傅雷馆还重塑了傅雷读书会、举办了《傅雷家书》图片展以及傅雷爱国情怀讲座。其中,重塑傅雷读书会活动强调新一届傅雷读书会的各类活动主要在于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主体精神,并通过傅雷译著尤其是通过《傅雷家书》等开展的读书活动,使傅雷的爱国情怀真正进入学生的心与脑;举办《傅雷家书》图片展活动一方面使参展者深深领略《傅雷家书》中所蕴含的傅雷对其孩子的浓浓厚爱,更让他们感悟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傅雷精神;举办傅雷爱国情怀讲座活动旨在宣传傅雷一生爱国的赤子之心,他对儿子傅聪“先做人,后做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的谆谆教诲,以及《傅雷家书》对当今社会道德的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所起的作用。

上海建桥学院2005年底首次发文启动面向全校在校生的学雷锋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并于2006年3月5日颁出首批雷锋奖,此后该校团委还先后组建7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总队,向社会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6];从2009年至今,上海建桥学院团委系统分别组织学生每周三下午到阳光之家开展服务智残人员的活动,每周五下午赴紫罗兰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支教共建外语实训基地的活动;2011年,上海建桥学院教务处启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活动,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尊老爱幼、义务家教、法律援助、环保行动和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累计满30小时时即可获得2个学分;2012年春,上海建桥学院校党委印发《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规定每月第一周的周六为“雷锋主题日”,动员全校学生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区街道等场所,广泛开展敬老爱老、知识传播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并策划开展了“雷锋精神与职业精神”大讨论等活动[7]。

(2)课堂教学

文化育人的最高境界是将文化育人平台中的相关内容插入到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中。上海建桥学院思政课教师较早将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破口,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与该校校训相结合,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使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操扎根于青年学子的心灵深处;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上海建桥学院思政课教师让学生走进幼儿园、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和科技馆等机构做志愿者等[8];2017年5月22日,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江彦桥在该校雷锋讲堂面向学校师生开出《奉献中国》课程第一讲——“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青春使命梦想”[9]。鉴于此,由上海市德育中心和上海建桥学院主办、《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协办的“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于2017年9月16日上午在上海建桥学院举行。研讨会主要围绕“雷锋精神与立德树人”“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友善价值观”“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如何有效融入思政课”以及“当前我们如何学雷锋”等问题展开交流[10]。

同样,上海工商外院2019年也决定将该校图书馆在已做过的“傅雷翻译及其精神”“翻译家傅雷及其育人思想”及“活着的傅雷——《傅雷思想录》及傅雷朗读材料分析”系列报告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傅雷精神等内容,纳入学校《开放中国(第二季)》的思政课程体系中。

2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内外部关系

“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与其工作的原理。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机制是指自然界中每个物质的各个结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发生变化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相互变化关系[11]。经过研究同样发现,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关系除了其各构建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外,也存在其与学校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外部关系。

2.1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内部关系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各构建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主要涉及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各构建要素的“先后”和“建用”两大关系。

(1)先后关系

所谓“先后关系”,主要是指文化育人平台的各构建要素先后建设的关系。从前文的论述看,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入眼入耳的构建要素一般应先于入心入脑的构建要素建设(这是一般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建设的通行方法),但在入眼入耳的构建要素之间,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可以是硬件建设在先(如上海工商外院傅雷馆),也可是软件打造在先(如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馆)。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入眼入耳的构建要素之所以既可以硬件建设在先,也可以是软件打造在先,很大程度上是因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紧张而导致。可正因为文化育人平台的硬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也能激发民办高校积极利用政府扶持资金一次性和/或利用其校外项目经费分批次将文化育人平台的硬件先建起来。如前所述,上海工商外院的傅雷馆由傅雷生平陈列室、傅雷译著研讨室和傅雷翻译体验室三室打造而成。其中,傅雷生平陈列室的建设始于2012年的上海市教委的教学高地资助项目,傅雷译著研讨室的建设基于2016年的上海市教委宣传部的《傅雷馆内容建设——傅雷馆二期建设》项目,傅雷翻译体验室的建设基于2018年的中共上海市民办高校工作委员会的《傅雷校园文明项目——傅雷馆三期建设》项目。

(2)建用关系

如果说文化育人平台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打造属于“建”的范畴,那么其活动的开展和课堂的教学则属于“用”的范畴。从许多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实际情况看,“建”的热情往往大于“用”的程度,但随着文化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育人成效的不断显现,绝大部分的高校现在都在逐渐加大“用”的程度。如上海工商外院傅雷馆建成初期每年接待的参观人数总在数百上千人左右徘徊,但是近几年每年接待的参观人数已升至三四千人左右,且其影响与成效还在不断地向校外拓展。如2018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将其列为“首批示范性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2019年上海浦东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又将其列为“浦东新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本文认为,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紧张导致建成的文化育人平台数量本来就不多,所以更应通过活动的开展和/或课堂的教学等方式不断加大其使用力度。在这方面,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馆的许多做法也很值得各民办高校学习与借鉴。

2.2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外部关系

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外部关系主要涉及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本身与学校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两大关系。

(1)与学校的关系

经过研究发现,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尤其是其平台特性的选择如果与学校的性质(共同的职业性)尤其与学校的校训(不同的育人目标)紧密关联,就能始终得到校方的支持和健康的发展。如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周星增曾说:“名牌大学的目标可能是培养类似钱学森这样的领军人才。但社会除了需要这样的精英人才外,同时也还需要一大批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雷锋式劳动者。”[12]众所周知,雷锋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平凡与行善。作为一个平凡人,雷锋长年累月地助人利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也是高校育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更与上海建桥学院注重传承中华民族“善”文化及其“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不谋而合[13]。上海建桥学院自2005年3月起每年都坚持举办系列学雷锋活动并在2017年建起雷锋馆,其目的就在于把雷锋精神深入到师生生活工作的点滴,小到文明修身,大到奉献社会。

上海工商外院之所以将傅雷作为自己的文化育人平台予以打造,除了傅雷在地缘上与上海工商外院同享申风汇雨,以及傅雷的职业特点适合上海工商外院外语见长的职业教育等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傅雷身上所凝聚的“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对事业的认真与执着、对他人的率直与坦荡”精神,与上海工商外院“明德至善、融通中外”的校训高度契合。众所周知,傅雷一生译作宏富,翻译了如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和梅里美等法国重要作家的作品三十多部,成为中国翻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傅雷多艺兼通,在文学、美术和音乐等领域,皆有独特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其中不乏艺术学和艺术教育学的经典文献;傅雷虽然从事教学的工作时间不长,却也始终关注着育人(教育与人生)方面的工作,并为我们留下了与其翻译和文艺思想齐名的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家书》。

(2)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

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是一系统工程,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更需学校其他文化服务机构的支持与配合。与一般高校相同,民办高校的其他文化服务机构也主要包括学校的专业博物馆、图书馆及网络机构等部门,其中图书馆的作用不容小觑,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上海工商外院图书馆在接管学校傅雷馆后,除了配合学校做了大量的文化育人工作外,短短几年还完成了上海市教委及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的两个项目建设和两个课题研究,仅以《打造傅雷校园文化 探索思政育人新路》为名的案例材料就曾多次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乃至上海市委宣传部。

高校图书馆参与学校文化育人平台建设与使用的理论阐述,高林清[14]、周芳和冯国涛[15],以及李萍[16]等人的文章值得一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还在主题书香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有效推动了该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17]。以上这些事例应该说与各校图书馆拥有较多的文化育人方面的文献资源,以及都在积极落实教育部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条“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的规定精神不无关系。

3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育人。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8]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文化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高校理论界更需要从学理层面进一步研究文化育人的基本特征,深化对其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探索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19]。虽然针对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机制已有部分成果[20][21],但专门针对虽属高职院校的民办高校文化育人机制的研究成果至今尚未见到,殷切希望通过本文的发表能够引起业界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外院建桥傅雷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左建桥作品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虫儿飞
西夏《黑水河建桥敕碑》文体性质初探
中铁科工:世界级建桥“神器”引围观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盛宣怀南洋公学外院办学模式探究
盛宣怀南洋公学外院办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