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编辑的先驱
——《生活》的编辑特色分析

2020-02-24 07:31周思邑
视听 2020年4期
关键词:模态交际文字

□ 周思邑 孙 晨

1936年11月23日,美国新闻界巨头亨利·卢斯继《时代》和《财富》之后创办《生活》画报。《生活》的创刊宗旨是“看生活、看世界”。《生活》曾风靡无数美国家庭,成为了无数美国人的家庭相册。1939年,《生活》的发行量已达到200 万份。从那以后,它就一直朝前飞奔。1954年,《生活》销数超过 500 万份;1968年达 850 万份,在发行数量和广告数量上,超越了全美的其他杂志,它的读者占全美国10 岁以上人口的20%。《生活》的“图片故事”富含摄影图像、文字和色彩,革新了叙述故事方式,率先开创了多模态编辑报道。

一、多模态编辑

模态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多模态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复合话语,或任何由一种以上符合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生活》报道富含文本、图像、色彩等元素,具备显著的多模态特征。编辑是根据一定宗旨,对作品进行策划、选择、加工、编排,以供传播的文化活动。本文选取1936年《生活》创刊至1945年二战期间对中国的报道为样本,分析《生活》多模态编辑特色。

二、多模态编辑的先驱——《生活》画报

(一)摄影技术的革命催生了《生活》的多模态编辑

乔治·伊斯曼于1888年推出了傻瓜式盒式照相机。20世纪30年代,大光圈镜头特别是高速感光胶卷上市后,那些“微型相机”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过去摄影必须预先约定好或摆好姿势才能照相、摄影机体积庞大不易挪动、易破碎等缺点,使得摄影师可以到全球迅速地捕捉瞬间的图像,拍摄到各种不同的活动和人们的表情以及行为。

(二)主编的敏锐洞察和耐心细致的市场调研确定了《生活》的多模态编辑

《生活》创刊前,主编卢斯经过耐心细致的出版市场调查,发现出版市场还没有出现过类似刊物,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把图片编辑成为前后连贯的故事,更清晰更生动地向人们揭示充满生机的人世间的本质。《生活》以别具一格的摄影与深度文字相结合的多模态编辑形式,革新了美国杂志的叙述方式,多模态报道刺激了读者的视觉和感官,不知不觉被杂志吸引。

(三)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独特视角和深度剖析践行了《生活》的多模态编辑

《生活》在刊物发行的头12 个月内雇佣了13 名优秀摄影师,在50年代约有40 名摄影师。他们热衷于摄影,用独特的视角拍摄高品质照片,用创新的编辑方式带来最鲜活的报道。许多优秀的摄影师如卡尔·迈当斯、罗伯特·卡帕等,来到中国抗战前线和大后方,用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视角拍摄了中国抗战影像,向西方世界介绍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抗战贡献。除了优秀摄影师,《生活》还有许多调研员、文字记者和编辑。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编辑的深度合作,践行了《生活》的多模态报道,使之成为一门艺术。

三、《生活》的多模态编辑特色分析

本文结合多模态和编辑理论从杂志的编辑核心、模态组合和生产机制三方面分析《生活》多模态编辑特色。

(一)《生活》多模态编辑的核心是深度报道与多元图像的“图文双构”

《生活》的编辑核心是深度报道与摄影图像的语态结合以及专题与快讯的灵活使用。《生活》的战时中国报道视角独特,既有宏大场景,又有小人物的悲喜。图像或配有简单几行说明文字,或配有生动小说般的故事专题叙述。如1943年3月1日的《蒋介石夫人发表国会演讲》图片特写,宋美龄在众议院话筒前发表演讲,议员们认真聆听,配有一句文字解说:“蒋夫人在众议院话筒前演讲”。1937年 3月 8日的《中国新娘》展现了 26 对新人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主持下集体结婚的照片,简单描写了集体结婚的缘由。1941年7月28日《4000 重庆居民在防空洞窒息》用简单的语言和惊人的图片展现了1941年6月5日日本对重庆大轰炸后防空洞外尸体累累的惨剧。1941年3月31日《自由中国被轰炸的首都重庆继续抗战》用近10 页的篇幅图文报道了大轰炸后人们生活生产商业继续、轰炸预警和在防空洞生活的深度解说。

(二)《生活》模态间关系多为“互补型”图文关系

编辑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以在整体上构成新作品的著作活动及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员。如果说《生活》的优秀摄影师拍摄了扣人心弦的战争场景,那么把摄影故事娓娓道来则是编辑记者的功劳。《生活》编辑通过文字和图片的组合关系讲述图片故事。《生活》对中国报道的图文关系多为互补型,体现为强化和补充。在图文互补组合方面,多采取“上下”组合方式,下方一般是信息补充。

在《生活》对中国的专题报道中,图片是最主要的交际形式,文字多为人物或事件的说明或补充;在社论中,文字是最主要的交际形式,图片则强化人物或观点。如上海南站被轰炸后的站台哭婴,近一版面的摄影下配上几行文字说明背景和强化数据:“摄影来自于华人摄影师王小亭,他是美国米高梅公司《今日新闻》电影摄影师,经转载这张照片约被1.36 亿人看到。”

(三)《生活》多模态编辑的生产机制受到文化和语境的深刻影响

文化是多模态编辑选题的关键层面。文化背景包括人的思维模式、处世哲学、生活习惯,以及一切社会的潜规则组成的意识形态等。一直以来,由于地理、语言和宗教习俗的相似,美国对欧洲战场关注较多,而卢斯的中国经历和情结使《生活》对中国战场高度关注,他努力通过新闻媒体在美国公众中炮制“美国化”的中国形象。在卢斯的影响下,一大批编辑略带审视和猎奇的西方视角对新奇的远东战争持续关注,写出了大量生动的报道。战时《生活》对中国的报道既有对战争中民众的灾难报道,又有对中国多样地貌和人文风情的探索。

语境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报道与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密切联系,不同的交际目的必然要涉及选择实现这一交际目的的编辑模式。亨利·卢斯的《生活》是面向所有大众的杂志。《生活》的多模态报道以焕然一新的摄影照片加深感观印象,小说般的体裁叙述形式,以言简意赅的方式分析复杂的事件,可读性和趣味性强。到1938年,《生活》已经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大型杂志,读者人数达到1730 万人,平均每本杂志有14 人传阅,精美的彩色印刷也吸引了大量广告客户。

四、结语

亨利·卢斯用《生活》的多模态报道满足了读者的视觉期待,创造了《生活》杂志的辉煌成就。《生活》率先创新了多模态编辑方式,让报道新奇有趣、观点明确并剖析深刻,为无数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模态交际文字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情景交际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文字的前世今生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交际羊
热爱与坚持
两块磁的交际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