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解决

2020-02-24 06:13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谷 磊

(徽商职业学院 商贸系,安徽 合肥 230000)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至此,“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引发强烈的反响,高校思想德育工作开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嵌入成为可能。此外,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工作推进以及社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高要求,均使德育教育在高校专业教学改革中显现出重要地位。由此,除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及实践活动方面外,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些重要性,高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应加强对“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分析及价值应用,克服改革中出现的短暂困境,打造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专业课程创新体系,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一、“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以“知识、技术、素养、数据”为支撑的新生产要素正在悄然形成,这必然引发就业观、人才观的巨大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融合“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全力推进。分析“三全育人”理念对教学改革的内涵价值,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拓深、加速、完善改革进程。

(一)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需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落实,正值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进行到纵深发展阶段。它的提出和落实,迅速传播到社会阶层的各个角落,为处于改革中的社会提供了价值目标、取向、原则等理论基础,开始协助社会整体意识归于一体,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当代青年正处于国家政治经济全力开拔的历史潮流中,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其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的树立对社会、行业等具有重要影响力。尤其处于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并作为一份子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他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成型和发展需要具有正能量、正确导向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正是促使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群体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的具体代表,可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理论层面拥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思想根基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科技的快速崛起,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推进,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素质、综合实力、专业型、创新型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愈发强盛。这些客观需求的存在,也促使高校及教育部门不断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新需求。高校通过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与实践,可帮助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即全员参与,形成人才培养共识;全过程系统设计规划,分阶段分层次达成育人目标;全方位培养综合性人才,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从点到面落实育人工作。“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中作为重要思想方针,有着其特殊作用及价值,可具体落实思政工作,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政意识贯彻始终,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可激发教师活力,促使其育人水平的提高,积极指导学生专业学习,提升人才专业技能;可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质量教育的熏陶,进一步成长为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创新之门

以往高校对学生素养及思想意识的教育,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程及选修思想教育等教育方式,但由于这类课程难度系数不高,所占教学比例不重,以及学校对这些课程的常态化管理和传统意识,导致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各类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想冲击不断加大,使得国家及高校越来越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视,对价值意识的培育。而“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恰好在适当时机满足了国家及高校的育人战略需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打造育人体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形式和手段上实现了全面创新和提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通用课程均可实现思想意识的培育和践行,真正让思想无处不在,随处可寻。构建“三全育人”教育机制对高校学生系统、全面、立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助于四立教育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树立正确、高尚教育目标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及激励作用。高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教育目标模式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标教育模式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而“三全育人”理念是目前高校推动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育人模式。在开展育人教育目标过程中渗入“三全育人”理念,有助于四立教育目标获得更高质量的实现。首先,立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可应用“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方位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其次,立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可应用全员参与理念,使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共同为学生学业专业提供指导帮助,从而实现职业规划的高品质完成。第三,立能教育目标的实现,可应用全过程理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级逐段的帮助学生训练专业能力,逐步完成能力培养。第四,立身教育目标的完成,可采用三全教育理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提升自身素质及心理建设,进行自我剖析、自我管理。

(五)有助于深化调整高校专业课程体系

“三全育人”理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及支撑,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内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可推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向纵深调整方向迈进。首先,全员育人理念可规划专业课程师资体系,使专业教师、非专业教师明确主体责任,协调共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规划,服务好学生群体。其次,全过程育人理念的指导可以时间为轴距合理规划深度调整高校专业课程时间表,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合适时间学习更贴合的专业课程知识,掌握适度技能,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成长。最后,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施行可为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多种形式的模式创新,构建多元化改革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突破改革瓶颈,在创新中挖掘更具实践价值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丰富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路径,深化调整高校专业课程体系。

二、当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均处于摸索前进中,没有可供参考的数量可观的理论数据分析及实践经验总结。虽拥有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但各高校专业课程特色不同、种类繁多,这也造成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难度较大,存在的现实问题容易凸显出来。高校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做好现实审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全员参与育人体系建设困难系数大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全员参与育人体系建设需专业教师、行政力量、后勤力量、家长方面、社会方面给予共同支持,一同参与建设,但在现实教学中各主体力量因种种因素无法形成合力,全员参与育人体系建设困难。主要体现为:第一,专业师资队伍对育人工作存在主体作用缺位。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授课过程中,多数精力依然集中于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等,对学生心理及品德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课堂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第二,其他非专业教师群体对学生育人工作的开展,流于表面,无法深层次实现育人作用。第三,家长、社会与学校在育人合力上发挥的融合作用有限,没有找准相互间的和谐点,使得育人工作依旧集中于学校范围,无法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目的。第四,全员育人的理论指导相对较多,而实践方面育人案例缺少,也延缓了合力育人目标的实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牵扯多方主体,形成合力相对复杂多变。

(二)全过程育人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孤立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塑而进行的,课程改革目标应建立以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为主的三维目标。而在具体改革进程中,多数高校依然集中于对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培养,思政教育目标一直未受到重视,处于“摆设”状态。高校目前无法明确厘清专业教育与思政素养教育两者关系,也会间接影响高校专业教学课程改革。而且,专业课程教学安排与思政教育课程安排相互孤立,专业课程中没有合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此加强学生品格教育,思政教育也固守传统教育模式没有从专业课程教学案例中总结育人理念强化思政教育。两者间处于相互孤立状态,不利于思政教育在学生专业学习中实现长久潜入和实践,而稳定且持续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鉴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有互通性,如果高校孤立看待两者关系,既不利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也影响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全面育人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度不高

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需结合多种教育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构建专业学习体系,创建浓郁学习氛围,而在实际育人工作中,尤其专业教学育人工作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依旧关注于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强调知识本位作用,依旧通过阶段性理论知识考评作为专业能力掌握的主要指示标。即使是专业技能培训也主要集中于学校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中,与企业、社会的联系相对表面化。其一,教师群体作为学生知识及能力的最前沿参与者,对社会企业专业技术及最新市场需求无法及时掌控,也就无法与学生建立前沿专业技能及信息的共享平台,影响学生教学实践化水平。其二,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双方本质属性的差异,合作存在一定局限性,高校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往往没有实质性效果,实践基地及实验经费均存在短缺现象,使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无法均衡化发展,结合程度低。

(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匹配度较低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努力借鉴国外产教结合的经验模式,并通过200 多所高校开展人才产教模式结合发展规划,但整体模式依然处于浅层发展阶段,无法实现真正的产教结合。这也促使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依然依赖于自有的教学模式,以学校单方面主导进行教学安排,存在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教学课程设计以学校设计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授课机率较低等历史问题。高校根据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停留于形式层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产教融合,同时也造成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传统与守旧,强调对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要求,忽略了产业、职业岗位需求,两者之间匹配度较低。高校人才教育模式与专业课程教学无法形成有效衔接,既不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向企业输送符合产业需求的岗位人才。

(五)学生主体专业学习主动性发掘不足

长久以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固定,习惯于教师主体灌输式授课方式,学生群体被动接收知识阶段,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多数依赖于课堂有限时间内,课后对专业知识的回顾及反思较少,对技能的培训也显惰性习性,由此可见,学生在固有教学模式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此外,高校育人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评价依旧集中于对知识成绩的量化考核,而对专业素养、职业品德的考核采取温和测评手段,没有合理的量化显性标准激励学生主体提升专业素养和思政意识,育人评价功能的激励及自省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也造成学生主体的不积极作为。同时,学生主体专业学习的创新性意识培养也处于缺失状态,外界缺少构建开阔眼界、勤于动手、乐于思考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思维模式开发处于停滞状态,也造成学生内生动力不足,无法紧跟市场需求步伐,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响应度不高,让自身处于改革的边缘地带。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依据“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对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内涵价值分析,结合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及困境,高校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究,构建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机制,推动高校职业教育发展迈入新征程,深化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优质人才。

(一)“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参与主体队伍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向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高度迈进,构建全员参与的专业主体队伍。首先,明确专门的顶层设计改革部门,确保课程改革有综合性指导方针,做好课程改革方案、目标的制定工作,保障改革的顺利、高效运转。其次,围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选择专业人才队伍,促使专业教师将传道授业解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除了应对传授专业知识以外,也兼具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第三,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党政部门、招生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相应的辅助工作,力争让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第四,家庭主体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工作,保持与学校的动态联系,确保随时了解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程,方便参与指导学生专业课程学习,随时与教师沟通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让学生获取改革益处。高校各部门、专业教师队伍、非专业教师群体及家庭的合力参与,可使“三全育人”中全员理念实现最详实落地,助力改革创新路径的建设。

(二)实施课程思政战略,全过程全时段同向同行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均有其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专业教师应从整体角度考量本学科知识结构关系,并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内涵价值,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的有机结合,使育人功能实现最大效益的发挥,进一步提炼出对学生专业教学有积极影响的资源。首先,高校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战略,确保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作为重要内容穿插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里,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有所明悟,真正实现专业知识与精神价值的统一。其次,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涉及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从低年级阶段到高年级阶段均应考虑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处理好思政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安排时段的关系,确保思政教育课程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能在同一空间中实现时间上的同步性、内容上的关联性、方向上的一致性、育人工作的合力性,使二者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共同前行共塑育人体系,形成协同效应,确保社会主义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

(三)加强校企合作,整体协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社会需求复杂、学生个性差异明显、教学目标多元化等现实状况,因此高校对于教学改革应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和兴趣,不断适应外界环境。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课程学习依旧集中于理论知识构建的传统教学模式,高校应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实践操作实习平台,促使高校与企业信息互通互享,从就业源头、市场需求展开双向合作,创建人才输送便捷通道。此外,高校也应适时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力量,由企业专业人士定期向高校学生讲授市场专业前沿,传播最新专业经验,与高校教师队伍展开科研交流与研究,共同合力为改革提供新鲜血液。同时高校应积极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促使学生积极提升实操能力以便获取较高评价,也激发高校教职工积极协助学生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并提升实践环节在教学改革中的比重,整体协调好理论与实践关系,确保教学效果实现质的飞跃。

(四)依托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化立体化专业教学模式

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应依托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多元性、立体性及混合发展模式,以培养经济发展、行业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的专业型复合人才、技术综合型人才,坚持产教融合、精细化教学改革之路,选取专业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教学模式,为改革创新提供全面保障。首先,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建开放式教学模式。打破课堂、教师、实验室等封闭式教学方式,将课堂向企业需求发展延伸,促使课堂教学与社会教学等融为一体,搭建课前、课中、课后开放式学习环境,使教师通过开放环境将静态知识灌输转化为动态实践教学活动,全面扩容学生学习空间,开阔其知识体系。其次,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征,创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应强调自身兴趣及爱好,可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及未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高校依据学生意愿及学习能力等划分进不同专业教学班级,进行个性化培养。第三,基于现代信息科技发展,构建混合式教学,在改革进程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及信息通信资源辅助传统教学模式,更好服务于学生群体。

(五)激发学生主体,运用自身内涵动力提升专业能力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应强调学生主体的作用性,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作用,最大化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使其乐于学习、勤于研究、主动反思,运用自身内涵动力及素养意识螺旋提升专业意识及技能技巧。首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挖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兴趣,教师处于引导及参与地位,推动学生主体全过程、多形式展开教学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验、仿真课堂等多类活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对专业课程的领悟能力。其次,高校教学改革应配套立体化、多层级、多主体的科学评价体系。根据素质育人及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日常关注、成绩分析、考核表现等形式,开展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教师结合学生测评能力表现及相关指标达成度,动态监督学生专业行为。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加强自我认识,修正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由此通过科学有效、持续不断、结果反馈、针对性调整等措施激发学生内涵动力从而实现能力育人、素质育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