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体验性初中生物课堂实践研究

2020-02-24 02:38:51周喜堂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体验性趣味生物

周喜堂

(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 743411)

趣味体验性的教学内容通常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力,其不仅包括教材当中的科学史、生物知识、实验探究等内容,而且还包含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如疑难知识点学习的方法、眼界拓展的相关知识等,这些属于趣味体验性教学的内容.大部分趣味体验性的教学内容教师都认为是没用的,觉得应该将教学内容用于讲解理论知识上,因此,就淡化了对趣味体验性相关内容的教学,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虽然趣味体验性的教学内容无法替代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可以作为教学主要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得到有效提高.

一、趣味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其年龄的影响,其注意力通常无法长时间集中,只有上课前几分钟由于热闹或新奇,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但是,在进入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走神等现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第一要务,只有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其好奇心,点燃学生内心的欲望,进而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生物教师在对某话题开展教学时,可通过学生的好奇或者活跃程度设置趣味性疑问,并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充分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依据生物教材与课前的三分钟趣味体验性展示,并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设置趣味问题,这种疑问不仅便于学生理解与回答,而且还能以巧妙设置追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课程.例如,在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开展教学时,教师可设置疑问:撒哈拉沙漠作为地球最大的沙漠,而沙漠通常是由碎石与沙子组成的,沙漠既然缺乏水,那么会有鱼吗?如果有,鱼怎么能在沙漠当中生存呢?学生在听到问题后,就会绞尽脑汁的思考问题,但是该答案很难找出,主要是因为该答案是生活于沙漠表层及其以下的暗湖中的鱼,即金鲶鱼.然后将金鲶鱼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追问:通过图片可知,该鱼全身是金色的,且没有眼睛,但是其胡须却很长,需要靠触觉进行觅食,那么,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后,就会回答这是鲶鱼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中出现的进化奇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充分吸引了学生学习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拓展.

二、巧用媒体,展现生物现象

随着科技逐渐发展,教育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在大量的辅助工具中,多媒体设置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并有着独特的作用.现代教学中,常见的媒体设备有幻灯片、电脑、电子白板等,通过多媒体工具将图像、视频、声音相结合,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实现直观、动态、形象的展示,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压力的减轻,而且还将无法言语的知识实现清晰、直观的展示.尤其是对于刚接触到生物学科的初中生,由于其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较为陌生,仅靠生物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通常无法清楚的了解到深层含义,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就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的学习生物知识,其不仅有助于学生轻松理解相关生物知识,而且还能通过情绪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开展教学时,在对生态系统的概念实施讲解时,由于通过单纯的概念讲解学生无法有效理解,教师则可播放“生态系统的组成”片段,对生态系统实施阐述,并通过幻灯片将河流、森林、大山等呈现给学生,以深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三、强化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生物实验通常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且容易操作,这样教师就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试试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相关生物现象,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亲自操作实验二实现好奇心的满足.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与动脑完成实验操作后,学生就会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需为学生构建“自由化”的实验教学课堂,尽可能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拥有足够的自由,充分观察与体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需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实验的趣味性,并爱上生物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还可注重演示实验的开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鱼的形态”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活鱼,带到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对活鱼的体色、结构、外形、运动状态等实施轮流观察;然后,教师将鱼的背鳍剪掉,以此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没有背鳍的鱼会由于缺乏平衡出现侧翻,之后,再将鱼的胸鳍剪掉,学生就会发现鱼的游动速度逐渐变慢,且鱼的身体也出现摇摆.通过让学生观察相关实验现象,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使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产生强烈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植物的演变,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紫洋葱的外表皮包含的细胞壁的分离情况进行观察,对紫洋葱细胞膜进行直观观察;让学生对菠菜叶表皮在不同温度的清水当中,引导学生对菠菜叶的表皮气孔的开闭实施观察等.通过各种类型的演示实验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操作与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四、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知识不仅源自自然生活,而且还能在学习知识后指导生活.将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常可以使生物知识实现“生动化”.实际生活中,通常有各种各样生物,而生物和生物、非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对中学生而言,也是种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与能力进行提升的捷径,教师在将生物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时候,还需要实施价值教育,通常以“社会责任”作为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通过自身已具备的生物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还能使初中生具备的社会责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主要就是将其运用于实践,并在该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此,教师需将生物知识讲解给学生,并将相关方法与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通过学以致用,用生物知识对实际生活当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解释,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例如,在对“生物的特征”开展教学时,其有六大特征,其中的一大特征就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此时,教师则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讲给学生:赤手拿热馒头或者端碗热汤时,会因为烫手立即松手等,通过学生直观的感受,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生物的兴趣.

综上所述,趣味作为催化剂,其不仅能实现教学氛围的活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的乐趣,并成为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生物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促充分运用各种资源与形式,构建趣味体验性教学课堂,以此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生物氛围中实现自身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并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体验性趣味生物
从观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8:01:28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第12话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