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俊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真知教育培训学校 315100)
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难度较高且知识面较广的一门学科,而且教师在课堂之上也很难将所有的知识全部交给学生,所以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困难且为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部分,需要依靠学生的自学来获得提升.但是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并没有注重这一点,没有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且根本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发掘教材与善于质疑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个名言:“必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学进去,并且学好物理,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而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分析学生的兴趣来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这样才会在学习中收获更多有益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开始的前一段时间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抓住这一课堂导入的机会,利用好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课程引入的有效参考视频,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光沿直线传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光和成像有关的视频,然后为学生提出一个大胆地假设: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光,那么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又是如何能够看到自己的长相?为什么望远镜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这些光学问题既符合学生的好奇要求,同时也足够有趣,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讨论这些课堂问题的同时,整个课堂气氛也被带动、活跃起来.在这种充满了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活跃地思考、能够更加充分地讨论,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被渐渐激发出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喂”给学生,而是应当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初中阶段的教材深度并不高,理解起来也很容易,很多编辑在编写教材时也尽量采用容易理解的方式描述,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调动自己的主观思想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上,让学生也认识到自学的概念,同时认清楚自学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主动研究教材,主动思考教学内容,进而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教材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的教材研究中获得思考的空间.比如在教学一节新课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前的预习作业,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问题,学生为了完成思考问题,必然需要翻阅自己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这时学生就会自发性地思考在之前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某些知识点是否与本节课有联系,然后借用之前学习的知识系统性地消化、吸收本节课中的内容,从而完成新旧知识的统一,同时在心底里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与引导,让学生继续深入教材的理解之中,如果真的无法理解可以尝试与其他同学讨论,看一看他人的看法,或者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这种目标式教学探索中,学生的整个学习动作的发起者都是学生自己,而且学生真正深入到教材理解之中,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只有带着质疑意识面对问题,能有具备能够提出质疑的能力,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教师与学生共同遗漏的知识点,才能在质疑并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结论,才能不依靠教师地进行自主式学习,只有具备质疑意识与质疑能力,学生的思路才能永远保持畅通无阻.
以教学《电阻》一课为例,众所周知,小灯泡是一个纯电阻用电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灯泡制作一个电路,根据电路的特性,设计如下几个颇具深度的思考问题:小灯泡发光的特点是什么?小灯泡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变化与纯电阻电路有何不同?为什么小灯泡能够发光?这几个问题都是直接涉及小灯泡发光原理以及电阻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路,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这几道题目的顺序,一步一步地思考、分析小灯泡为何作为纯电阻电器其电压与电流的变化会不符合其他纯电阻电器的特点,然后通过对小灯泡发光的过程分析出影响其变化的原因是温度.在整个质疑的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出于一个主动地位,经过这种练习,学生便会提出自己的质疑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进而真正走向自学能力所需求的自主质疑.
初中作为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时间,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大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迫学习的“奴隶”,让学习成为学生自然而然且能够自主完成的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