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管路意外脱落或没有经过医务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脱管[1]。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因治疗需要留置多条管路[2],若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伤害,增加医院感染的概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导致患儿死亡[3]。因此,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在儿科导管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4],已成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5]。本研究将通过分析25例ICU患儿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找出其高危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6月某医院儿科ICU的215例留多条置管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30 d;有2条留置尿管以上,包括PICC导管、胃管、导尿管、引流管、静脉留置针、深静脉导管等;患儿监护人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全身肌力≤2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Ramsey镇静评分为5~6分[6]。
1.2 方法 参考马惠芳等设计的《PICU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7]和《儿科ICU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8],包括:患儿的入院日期、性别、年龄、体质量、诊断情况等一般资料;置管信息:置管的型号、插管时间与方式、导管材料与长度、导管固定方式等;护士情况:是否接受过关于计划外拔管相关知识的培训、拔管时间、临床工作年限以及看管的病床数量;拔管记录:拔管时患儿镇静剂的使用、肢体是否束缚、拔管的时间、拔管的次数、拔管的原因、是否重新置管、重新置管时间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儿科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表1 儿科ICU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由于患儿自身或医务人员的疏忽,往往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9]。对P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发现,未充分使用镇静剂、护士是否知晓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知识、胶布更换次数是非计划拔管的发生高危因素。
3.1 镇静剂使用 护理人员对患儿疼痛敏感的误判而没有有效的使用镇定剂,从而导致其因产生的疼痛和不适造成非计划性拔管[10]。护理人员应学会使用镇静评估工具评估危重患儿的镇静水平,并给予正确的镇静干预[11],以减轻患儿因插管造成的痛苦和不适。插管后,患儿身体会受到刺激,引起烦躁、焦虑等问题,护理人员应定期抚摸其背部和四肢加强对PICU患儿的巡视力度,及时发现其不良症状,并使用温和的语言让患儿平静,同时为了减轻插管带来的不适感造成的非计划拔管,减少脱管的发生率,在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芬太尼、力月西等药物镇静。
3.2 胶布更换次数 有85%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胶布更换次数大于24 h有关,导管固定不当、胶布滑脱、胶布未及时更换等均会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12],其中胶布的及时更换频次是重要因素。为预防非计划拔管,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胶布的观察以及有效地固定,如果胶带松动,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更换,尤其是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在确定深度后,使用胶带标记导管的暴露比例,常规每24 h更换1次,改善导管的固定方法,可以采用双重固定方式[13],用粘性和坚韧的胶带交叉固定以促进套管的防滑起到了双重保险效果。护理人员可以自制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分表并采取其他相应干预措施。
3.3 护理人员非计划拔管知识知晓情况 护士是否知晓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知识是造成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因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14]。90%的护士对非计划性拔管知识掌握不足,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其不能对导管进行及时的、正确的评估,对PICU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进行预判从而采取措施[15]。为了避免因不了解非计划拔管的护士造成非计划性拔管,医院必须组织培训,以加强护士非计划性拔管的专业知识,以及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的知识,并纳入护士的标准化培训[16-17],通过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评估,不断规范护士的导管固定和导管护理过程。
综上所述,患儿是否镇静、护理人员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胶布更换次数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保证患儿置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