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向京
传统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英语笔试能力,只看重学生成绩的高低,把“中考”“高考”当成教学的“指挥棒”,将升学率视为评判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成为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然而,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人们用以交流的工具,它是有声的,如果只会做题而不会表达,就失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此背景下,时代呼唤真正的“能力英语”“有声英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作为起始年段,七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听、说习惯的养成对他们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实践性强,“遵循用英语教英语的原则”。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是中学英语课实践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决定中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初一新生,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做到全英文教学,重复使用他们曾学过的简单英文,并不断再现新教的词汇、句型,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比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英语课上英语气氛不浓,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影响他们英语语感的培养。因此,如何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每堂课前精心准备各种教具,采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带给学生新鲜感,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度。例如,小初衔接教授音标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音标卡,在早读课上互问互考;进行“抢单词淘汰赛”,学生根据听到的发音把单词卡或音标卡从黑板上快速取下,看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取下的卡片最多;玩“炸弹游戏”,全班起立,教师将一叠卡片一张张抽取给学生,并要求其大声朗读,遇到做过标记的卡片即视为炸弹,学生要马上双手抱头蹲下,未蹲下的学生即被视为被炸弹击中,淘汰出局,以此训练他们的听力、反应速度及语言感知能力;让学生当“小老师”模仿教师讲题,使其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引入奖励机制,每次的课堂竞赛采用积分的形式,累积一定的分值后,可以兑换教师自制的“美元”。到了期末,学生可以用本学期“赚”的“美元”兑换不同价格的学习用品或免作业券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语言的交流是以句子为基础的,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十分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培养他们“说句子”的能力。在单词和句型教学中,教师尝试“融词于句,出口成句”的方法,并将这一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脱口出句子”。早读课要求学生每朗读一个单词就造一个甚至多个句子,并使用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问句等不同句型进行引导、带读。让学生模仿造句,鼓励他们试着采用这个方法给每一个单词造句,每个单元都坚持采用这个方法,持之以恒。这样用理解、应用的方式记忆单词,将词融于句中,不是机械地背琐碎的单词,而是用学过的句型掌握新单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了第一步“脱口出句子”,方有第二步“出口成文章”。通过长期训练,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自主说句子的习惯,碰到单词就会自然而然地造出一个句子,复习之前学过的句型,并不断运用新单词、词组,从而实现“温故而知新”。如单词trousers,就可根据所学句型造出如下句子:Are these your trousers?Whose trousers are they?Are these trousers yours or hers?What colour are the trousers?Are the trousers on the floor?These trousers on the bed are not mine.Those trousers are ours,aren’t they?My mum is going to buy a new pair of trousers for me on my birthday.等。在教授新词时,教师也可采用“融词于句”的方法,将新词放于句中,让学生猜测,通过猜测、揣摩,结合句子的整体含义学习单词,先从听、说入手,然后了解单词的含义、用法。在尝试采用此方法教授新词后抽查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记忆单词时灵活地融词于句比机械记忆的印象要深得多,也更容易记住。“重复就是记忆”,这里所指的“重复”是造句,即灵活地重复单词,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同时,这种“重复”还要有层次地提高,那就是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中应用单词,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在词汇教学时不断升级,例如:列出多个重点词汇,让学生用所学句型造句,鼓励他们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多个重点词汇,并采用竞赛的形式,规定一个句子中使用一个重点词汇得一颗星,使用两个重点词汇得两颗星,以此类推,最后星数最多者为优胜者。此外,要求学生在平时朗读、造句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养成大声说英语的习惯,逐渐克服因害羞而不敢开口的心理障碍,增强说英语的自信心。大声说英语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语音语调不准确的地方。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程晓堂(2018)指出,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而语言学习(包括学习母语和母语以外的语言)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学外语的人来说,本族语思考和外语思考不可避免地会常常交织、交替进行。培养学生不断增加用英语思考的容量,形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其学习英语,从而发展英语思维能力。依据“用英语想英语”的原则,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让学生用英语解释英语,创设大量情境说英语,灵活创新,充分体现教与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思维的创造性侧重于求异、求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想象,善于改变,推陈出新”(夏谷鸣2017)。例1,遇到有些词组,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解释新词、新句型,用英语释义进行同义替换:“Are we all here?”可释义为“Is everyone here?”当学生掌握了较为复杂的词汇、句型后,为其适度添加较高级的词汇、句型,尝试用多种同义句解释:“He was too poor to continue his schooling.”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鼓励说出同义句“He was so poor that he could not continue to study at school.”“He had to drop out of school because of lack of money.”这样既能复习、巩固所学的单词、短语,又能逐渐培养学生从汉语思考过渡到用英语思考的习惯。例2,在教want to的用法时,教师每做一个动作让学生用英语(句子)表达出来。如“把书包放到一个空箱子里”可描述为“I want to put my bag in the empty box.”然后,可让另一名学生用he或she人称转述这个句子,表述为“She wants to put her bag in the empty box.”。例3,在教介词及There be句型时,在课堂上引入角色教学,教师站在门后,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There be”句型描述,“There is a young teacher behind the door.”例4,采用“实物+情境”的立体教学模式,把凳子放在桌子上,凳子正下方放两个球,凳子旁放一个书包等,让学生看到情境直接说英语,以造句的方式,一人讲一句,例如“There are two balls under the box.”“Is there a bag beside the chair?”另外,尝试让学生就看到的场景提问同学。这样形成由实物直接到英语的思维,而不是从实物到中文再到英语的思维。例5,教学hop时,表演单脚跳让学生猜词义。例6,教学现在进行时时,借助矿泉水瓶、可乐瓶、快餐盒、牛奶瓶、篮球、足球、扫把等实物做动作,要求学生迅速用英语描述。例如拿起快餐盒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问学生:“It’s time for lunch.What am I doing now?”学生有时会错误回答:“You having lunch.”教师应指出现在进行时一定要有am,is,are。在说句子的情境教学中巧妙地融入语法纠错教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范文是学习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量背诵是通往真实交际的途径之一,真实的交际建立在背诵句、段、章的基础上,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语言记忆容量,就不可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毋庸置疑,背诵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基石。在七年级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背诵列入作业布置中,并列为期末口试的重要考查项目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狠抓落实,不定期抽查、抽考,使学生养成背诵重要语段的好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诚然,背诵离不开活用,机械记忆的死记硬背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将大量背诵与多种练习相结合,才能达到应用语言交际的目的。背诵与活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可让学生复述背诵的内容,或概括大意,或做值日报告等,在熟练背诵所学句型的基础上,将听与说相结合,如听一段文章,让学生尽可能地针对这段文章进行提问,自问自答、编对话、向全班同学提问,或者改为第二或第三人称转述。比如在教face,ear,eye,leg等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教师将其与所学的一些成对的反义词摆在一起,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向同桌描述自己“I have a long hair.I have a small mouth.”等,然后请一名学生根据同桌的描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同桌,变换人称用he或she,如“She has a long hair.She has two big eyes.They’re very nice.”等。当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句型逐渐增多时,可以鼓励他们“自言自语”讲英语,即自己既是演讲者,又是听众。
经过一年的语言教学实践,特别是“融词于句”的有效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了大胆说英语、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发展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夯实了基础。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以教材为蓝本进行适度拓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新颖的交际任务。当然,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差异,在教材的把握方面、细节方面,教师也应分层次灵活处理,既要因“才”施教,又要因“材”施教,这也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