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际角活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

2020-02-23 16:59:46王洪霞
英语教师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语言思维英语

王洪霞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把“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教育部 2018)。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英语学习通过活动实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化意识的增强、思维品质的提升及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的目标(高洪德 2018)。当前除了英语课堂以外,校园里能组织的长期有效的英语活动并不多,有些活动流于形式,不仅难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英语能力,还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一、国际角活动的实践

自2018年起,所在学校有了全职外教,除了上好日常的口语课以外,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由学生自主报名,每周定期开展国际角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国际角活动,除了能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提高口语能力外,还能培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师也切身感受到该活动的内涵与价值,现加以剖析和研究。

(一)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的发展由感知与领悟、内化与整合、解释与赏析、交流与创建等能力环节构成。

由外教E组织参加国际角活动的学生开展“口手齐说”“击鼓传蕉”“一句一故事”等游戏,以边玩边学的形式,培养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使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游戏是根据七、八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内容设计的,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其乐于开口、有话可说。例如,学生正好学到食物这个单元,外教E设计了一个“加菜”的游戏,让每个学生用英语说出一种食物,下一个学生在前面同学所说的基础上再说出一种食物,如果说错或重复了即退出游戏。这样,既使学生巩固了教材知识,又帮助其拓展了有关食物的英语词汇,同时外教全英文解释游戏规则、组织游戏的过程能锻炼他们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学生只有在可理解的情境中,才能产生交际的欲望。

又如,“一句一故事”游戏,让每个学生说一句过去时态的句子,一个个奇妙的小故事就出现了,有助于学生及时将过去时态运用于实践,提升语言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及对语句逻辑关系的处理能力。

在教学“喜好”这个单元时,外教E先说自己的喜好,然后让挨得近的学生小组讨论各自的喜好,待他们互相加深了解之后,再让其选择与最远距离的同学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问,最后由外教挑选几个学生轮流说自己的喜好,其他学生同意的站一边,不同意的站另一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表达观点的欲望,还训练了他们大声说英语的习惯。这样,突出真实性交际原则,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意义的表达,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培育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发展由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认同与传播等意识构成。

由外教C及各国志愿者组织参加国际角活动的学生开展“口语风暴中走进美国”“师生共探加拿大文化”“带你走进澳大利亚”“你好!哥伦比亚”等介绍各国风情的活动,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符合学生喜好的、比较熟悉的或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多元化活动,使其通过对比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例如,在介绍神秘嘉宾J时,先让学生猜他来自哪个国家,从而引出哥伦比亚,并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该国家,同时了解一些南美国家的名称,再问哥伦比亚人说哪种语言,由此引出西班牙语的“你好”和“谢谢”,让他们感受外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认知偏差和知识漏洞,通过追问引导其思考,从而推动其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又如,在“带你走进澳大利亚”活动中,学校邀请了澳大利亚志愿者S主持活动。在活动前,先教学生制作桉树叶,再利用澳洲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和从澳大利亚带来的纪念品装饰“澳大利亚角”,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比较澳大利亚在地理、历史、文化、风情等方面与中国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澳洲的理解;在介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生活习性时,配以音乐和打猎时用的工具,让学生充分感受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奔放;在介绍动物环节,用图片、毛绒玩具和图书,让学生在触碰动物的皮毛的同时更直观地了解考拉等动物;还模仿笑翠鸟的叫声,别有生趣,深深吸引了学生。之后,介绍澳大利亚的著名景点,还教学生几句澳大利亚俚语。学生现学现用。

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黄远振 2003)。

例如,在“师生共探加拿大文化”活动中,为了选一首英文歌作为背景音乐开场,主持活动的教师反复斟酌,查找资料,最后选了由宋祖英和席琳·迪翁(Celine Dion)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合唱的《茉莉花》,以引导学生在文化对比中通过甄别和思考,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教师有一双“文化眼”,是保证文化教学的关键(武和平、付安权,等 2015)。教师必须重视知识选择的科学性、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和品格形塑的过程性,找到中外文化的契合点,在实践中着重“知—情—意—行”的道德养成,将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渗透其中。

(三)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发展由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等品质构成。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校邀请了巴哈马联合国国际护水者联盟的使者来学校开展主题讲座。为了更好地学习水资源保护知识,学生前一天便查阅了相关资料,作了充足的准备。探究类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讲座过程中,护水者借助图片、视频,介绍了美丽的国度“巴哈马”,带给学生美的体验。突然,几张环境遭到破坏的海岛照片呈现在屏幕上,这一反差,让学生惋惜不已,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学生马上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一幕?”通过观察与比较,成功地以活动为平台,以高阶思维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护水者继续讲解如何帮助人们参与水下动物保护、水资源保护,以及水体和土壤污染检测等,让学生大开眼界,甚至有学生提出“是否可以加入他们的组织,为保护全球水资源贡献力量”。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纷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有意义的语言表达必定离不开思维。学生只有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才能有效进行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孟碧君 2017)。通过此活动,学生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进行深层次思考,并训练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只考虑口语交际涉及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特别关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 2018)。

(四)发展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发展由主动与进取、监控与调控、选择与获取、合作与探究等能力构成。

在每次参加国际角活动前,教师都会按照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做一些攻略,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次活动的最后阶段,都会安排学生提问、互动,以激发其思考,从而在宽松的氛围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国际角活动开展一个阶段后,还会组织动静结合、紧张刺激、娱乐和知识融为一体的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巩固上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扩充知识,更应是培养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笃勤 2007)。为了提高 STEM 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教学水平,应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学校还邀请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美教育研究与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校开设水下机器人示范课。工作人员带着学生一起认识了水下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然后让其学以致用,制作水下机器人的基本框架。随后,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装上浮力材料,让框架能在水中悬浮。这是一个有挑战的活动,各小组学生开动脑筋,试验了一次又一次,工作人员不时指点学生调整框架重心,启发他们不断反思,调适学习策略,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其小组合作与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校还两次邀请美国心理学教师作“缓解学习压力的‘新配方’”和“人际交往方法与情绪控制”的讲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从而使其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和世界,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除了邀请外籍教师外,还会请学生用英语谈研学经历,与其他学生分享。如在谈论暑假研学新加坡时,A同学告诉大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原因;B同学向大家揭秘了“狮城”这一别称的由来;C同学则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他眼中的新加坡风土人情。学生通过梳理、归纳、整合在研学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深入思考其内涵,并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深挖主题意义,从而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思维能力。教师设计具有关联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理解、应用、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的活动”(梅德明、王蔷 2018),培养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

二、总结和反思

(一)提前制订周密计划,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平时工作繁忙,有时设计了行动方案,却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表,完成研究工作仍很困难。要挤出时间做好国际角活动,需要提前制订周密计划,包括邀请的人员、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时间和时长、学情分析、学生所得、需提前采购的活动所需物品、提前装饰国际角等,越细致越好。若有不可测的问题出现,能灵活调整计划。

(二)实施过程可以调控,兼顾各层面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活动安排要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干预少一些,学生自主性强一些。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态度,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学有所得。

(三)不断改进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对国际角活动的评价应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结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总评,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并为其指明努力的方向。

国际角活动还有许多待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只有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及时总结,才能设计出更高效、更适切的活动。

猜你喜欢
语言思维英语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