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23 06:42谭水泉
英语教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谭水泉

一、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的含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模式,属“任务型”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在学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技术设置上。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学案编写技术和课堂活动重要环节的把握与实践策略,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理论依据

使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教学,学案的“导”是在教师以书面形式的却有别于普通的教案或教学设计的教学指南,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以自主学习方式进行知识构建;而“学”则是学生在发现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以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活动方式主动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以满足学习需要的过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与发现学习理论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对既有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2.发现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在“发现学习”理论中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属于主动发现与探索的过程,而并非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需要围绕认知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从内心激发其自主探究学习的动机。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有的教师认为,英语写作不需要指导,只要让学生多动笔写就有感悟,就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事实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写作水平仍停滞不前,反而逐渐失去写作兴趣。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把语法学好,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能提高。这些错误的写作教学观念大大阻碍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英语写作是动作技能和智力因素相融合的学习结果,在教学实践中二者不可偏颇(关世民2011)。教师应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激发其写作动机着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交流和探究为主要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

三、写作课型的导学案编写原则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教师从学生的写作需求与学习兴趣出发编写导学案,把他们的语言学习经验、材料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既充分估计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困惑,又考虑他们在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后的学习快乐(张兆祥 2010)。编写一个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导学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导学案设计的目标细化与导向性原则

导学案是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活动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从学生的角度编写。首先,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出发,把写作的每一步目标进行分解、细化,让学生一目了然,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堂内,都应具有清晰的导向性与可操作性,让他们在全程活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监视、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以促进写作目标的实现。

(二)导学案设计的建构主义原则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有“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目标指向的学习”“诊断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的特征。导学案教学理念与课堂实施方式充分体现这些特征,导学案按照建构主义学习原则进行编写。

(三)导学案设计的探究性原则

教师编写导学案,学生却是学案的实行者与体验者。教师在设计写作导学案时,需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确定相应的写作方法与实施方式;分析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知能力,以选择相应的活动模式和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探究性”是学案导学的基本原则,需要不断思考与改进设计方案。

四、写作教学课堂实践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写作课前的准备环节

一方面,在写作之前进行相应话题的信息输入是有必要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准备所需的资源,如课前安排与话题相关的1—2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归纳话题相关的词、短语与句子,或者设计成练习形式,课前要求学生完成,作为语言信息输入基础。教师要根据话题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水平筛选其他形式的资源,如视频、音频,精心设计课堂各步骤,包括内容的安排、策略的使用和重难点的突破方式等,并在课前发放导学案,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熟悉与反馈。

另一方面,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写作任务,教师都要让学生提前熟悉基本的写作步骤。即根据写作材料正确审题,进行合理的谋篇布局、安排内容等基本写作步骤。学生只有熟悉这些基本操作步骤,才不至于出现大的写作失误,从而专注于重点写作环节。

(二)教师明确角色地位,有效组织与指导课堂活动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为了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协调与帮助,因此还充当协调者和帮助者角色。如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引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产生讨论的动力。导学案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为特点,与其他课堂模式相比,虽然教师参与度不高,但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固有的观念与能力存在差异,班级规模、环境不同,统一的教学计划下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清楚自己担任的多重角色,把握“干预”课堂的度与相关技术要求。

(三)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语言能力是课堂的核心环节

写作课堂的核心环节是在学生语言输入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分析、加工进行有效的输出。也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语言活动,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输入,合理地整合写作语料信息,从而完成协作任务,并对语言进行优化。如通过小组讨论与探究活动,从遣词造句到成段,完成基本的语段写作,然后通过探究句子内容的逻辑,使用比较复杂的语言形式,如从句、非谓语等,完成句子的整合与优化,再考虑用词与语气的得体性等,更高层次地打磨语言,一步一步完善学生的语言机制。

同时,教师既要让学生思想独立,彰显个性语言风格,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或问答,或选择重点发言人,发表不同见解或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思维碰撞,错误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得以纠正,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得到加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四)导学案课堂的反思改进

导学案写作课堂是一种学生参与度高、开放性强的课堂模式。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以下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1.应重视学生作品的分享与展示环节

小组完成写作之后,展示与分享成果是重要的环节,不能缺少。但大多数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启动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测与自我反思的学习机制。教师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与评价,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同时也获得对小组以外优秀作品进行借鉴学习的机会,进而反思与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法。如果课堂时间不足,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展示作品,或者另外安排时间集中进行,又或者以其他形式如板报形式展示等。

2.作文批改应更具智慧

学案导学写作课堂注重课堂写作过程。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不应限于作文的纠错、打分,而应该使用多种模式。教师可以挑选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作文集中点评,或师生共同批改,有的放矢地解决一两类问题,如针对关键词的选用、句子整合、句子之间内容逻辑的调整等关于语言的处理与提升的角度进行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3.正确处理课堂重点环节深化与完成写作任务的矛盾

深入实施多种课堂活动并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十分不易。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活动各个环节难以深入,一旦深入,时间便不够用,导致不能完成写作的后续环节。导学案下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与学生的现实语言水平和教师协调课堂的能力息息相关。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整堂课的顺利完成。教师应在课前把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与目标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尽可能地协调课堂重点环节深化与完成写作任务的矛盾。

五、“学案导学”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学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教师规范课堂活动的管理、监控与评价,是课堂有效实施的关键。

(一)“兴趣策略”是学生写作的源动力

“兴趣策略”在导学案写作课堂的使用不局限于教师使用多媒体呈现各种形式的资源,如图片、影音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从导学案设计之初,教师就要本着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初衷,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模式中感受快乐,体验一个接一个目标得以实现的成功感。这样,学生的深层次学习需求得以激发,必然能参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活动肯定是高效而成功的。

(二)“资源策略”满足学生多角度语言输入要求

写作是一个高要求的语言输出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写作信息提取难的问题,首先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在写作准备阶段,教师利用“资源策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语言材料,如相同话题的介绍类文章、故事和新闻报道等,视频、短片和图片等其他形式材料,让学生多角度获取话题相关知识作为语言输入储备,帮助他们完成课前的语言基本积累练习,同时为写作活动中语言处理环节作准备。

(三)“交际策略”是实现学案导学课堂模式的基本手段

课堂活动以任务与目标为导向,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学习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开展方式必然是探究式与交互式的。这是“交际策略”的应用(张静 2015)。讨论内容不仅包括写作要求、文章布局、语言组织、过渡与关联等,还包括选词、句式使用、句子整合等更高层次的语言要求。

(四)“情景化策略”是获得与应用语言的必要条件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仅背诵单词、短语、句子或文段,并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词句的使用语境,有效激发语言机制,才能恰当应用语言。相反,教师通过展示案例,创设与分析语言应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语言使用所特有的情境,让他们体会词、短语的真实应用。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语言输出要求时,学生的语言机制自然能得到激发。

(五)“读写结合”策略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综合语言能力提升的结果,不能仅仅依靠写作训练来提升写作水平。学生由于阅读量不足,缺乏语言感悟,加之受中文思维的影响,很难写出地道的句子。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重让学生阅读,提倡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六、学案导学写作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堂学习中,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在当前的分班模式下更是如此。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要求很高的课型,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中这种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基础好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迅速,在合作与探究学习中表现更主动、更活跃,往往会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学习积极性较低,这种差异势必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难以获得整体学生的均衡发展。在学案导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结语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如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愿望、成就感等(陈凤梅 2011)。这体现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案导学的写作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是切实可行的。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合作意识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这些良好的学习素养将对学生的学科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