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钦先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培训教学实践中,随着培训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变革,“学教翻转”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教翻转”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课堂学习与知识内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和创新,它融学员自主学习、交流分享与教师催化于一体,可以使学员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参与分享,再通过教师的点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讲解、知识体系提升等方式,更好地帮助学员实现培训目标。
“学教翻转”教学模式是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以“讲”为主,学生“听课”是其主要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滞后的。“学教翻转”教学模式突破传统做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的查、找、看、记、听、说等行为,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构建新的知识结构。通过任务引导下的参与和体验,强化知识记忆、深化理解认知,从而促成良好的培训 效果。
“学教翻转”教学模式的开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皮亚杰、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因此,教学不应是简单传递客观而固化的现成知识,而是创设一定学习环境和支持因素,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合及知识结构的重建与优化,促进能力的“生长”。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培训教学过程,探索应用以学员活动为主体的培训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主动学习、接收与重新建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无疑是强化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培训要达到好的效果,任课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认真设计。一是做好课堂运行模式的设计。摒弃课堂授课的模式,突出对学员活动的设计,结合培训课程内容、学员具体情况设计一套科学的学习活动组合。按学习活动安排顺序,把培训内容转化成一个个需要学员完成的学习任务。二是做好对学员活动方式的设计。设计好每项学习活动的引导词、控制节点、高效学习方法。例如,针对阅读型知识内容,要引导学员采用高效阅读方法开展,如提纲浏览法、跳读阅读法、写读阅读法等。三是做好对突发状态应急预案的设计。在学员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例如研讨中的争论不休、多重疑问、学习超时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培训教师应提前做出应对方案,使课堂控制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课堂场面失控,保证学习活动按计划顺利推进。
课堂组织学习活动,是做好培训的关键环节,也是操作难点,具体操作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分组。要组织学员进行适当分组,每组6 ~8 人最佳,应尽量照顾到每组学员的年龄比例、男女比例、性格搭配等,使每个小组大体保持一致或平衡。二是明确要求。任课教师向学员明确交代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及时间要求,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三是稳妥导入。采用灵活的开场技巧,引导学员进入学习状态,让全体学员“动起来”,带着求知的欲望和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四是持续深化。学员刚开始学习会热情高涨,但随着时间推移,学习热情递次减退,就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学员持续的学习动力。五是引导把控。引导学员控制学习节奏,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当学员对活动进度把控不准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员调整节奏,保证准时完成任务。最后经全体成员讨论优选,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学员个人完成学习任务,并不代表学习活动的结束,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把学员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内化吸收、分享提升。一是做好学员个人学习成果的分享。学员对个人成果的分享过程就是本人对学习知识二次整理、固化和吸收的过程;同时,在倾听别人分享时又是对知识的一个再思考再优化的过程。二是做好小组成果分享。小组学习成果是本小组内全体成员学习成果的总结,小组成果分享展示是将优质学习成果进行二次分享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员深化知识分析、思考、领悟的重要步骤。三是做好互评反思。各组分享后,抽样选择两名以上其他小组成员对该小组分享的知识进行讲评,包括让本人领悟到什么、有什么提升、该小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有什么不足、深化学习的建议等。四是做好总结提升。学习项目互评结束,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对学员学习成果中的闪光点进行梳理表彰,激发学员继续学习其他项目的热情,同时对学员还没领悟到的方面,给予恰当补充,并引导学员尽快进入下一学习活动。下课前5 ~10 分钟,教师适时结束讨论,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性总结,将实践提升为理论,对有关问题给学员以明确的结论或 思考空间。
培训课程设计中,要结合教学目标及学员能力提升需求(或学员的认识偏差)将学习内容模块合理分割,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学员学习活动中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在活动方式设计方面,汲取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精华,注重激发学员的认识内驱力及自我提升内驱力,通过“任务安排”与引导激励,激发学员求知欲,推动学习活动的高效运行。在学习中开展形式灵活的个人比学、学习擂台、小组竞赛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将学员置于学习的具体场景中,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推动学习活动高潮 迭起。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学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接收新的知识,并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重构,因此培训教学必须以学员学习活动为主体。在学习活动组织过程中,首先要开好局,因为开局开得好,学员很快就会进入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在学习过程中,当学员出现心理压力,怯场紧张,或思路没厘清,不知从何处切入的情况时,任课教师就要发挥引导纠偏作用,通过提问、启发的方式将学员思路引入正确途径,帮学员疏解心理压力,高效开展学习。当遇到学员遇难而怕(退)的情况时,任课教师就要主动和学员一起面对困难,寻找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帮助学员重树自信,保持高昂的学习 状态。
怕批评、怕出丑,担心别人耻笑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心态,教师应尽量多用正向激励的手法为学员鼓劲打气。在学习交流或分享经验的过程中,要对学员的观点、学习中的付出及学习活动中的亮点及时予以肯定;当学员有创新的想法、较深刻的理解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提振学员信心;如果有学员出现错误或失误,也应委婉指出或课后个别提醒,避免影响正常的课堂 秩序。
“学教翻转”教学模式是调动广大学员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每个学员应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作为学习团队中的一员,每个学员的学习质量都会影响“团队声誉”,这就需要激励学员必须为团队荣誉而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并不需要由每个学员独自面对,学习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义务帮助其实现目标。这也减轻了每个学员应对学习困境的压力,使其能够依靠团队力量克服困难。这样的学习模式,渗透了团队学习、需要层次理论、行动学习等多学科的先进理念,对课堂培训教学效果改善特别明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该模式通过理念、方法的创新,实现了课堂上“学”与“教”活动的翻转,从教师“讲课”活动为主体转变为学员“学习”活动为主体,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学教翻转”教学模式,使课堂上的学员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退居引导、激发和催化者的角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引导学员的学习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把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交给了学员。学员被安排学习任务,从中既获得了教师的信任,也被赋予一种责任,让他们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激发起他们克服困难的斗志。所以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人独大,占居课堂主导地位的局面,学习任务的完成变成学员活动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团体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自己的任何一分努力,都能在个人的学习成果方面得到体现,让学员获得了非常完美的学习体验,强化了学员学习的获得感,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学教翻转”教学模式,是基于先进培训教学理念而开发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多期培训班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一是通过对近两年组织举办的“三基”工作、培训教师论文写作班等多期培训班的应用,学员对所学知识点记忆比较牢固。很长时间后,学员遇到老师,还能回忆起诸多培训学习细节。二是在组织学员学习的过程中,处处能体现出对学员的倚重和信任,学员参与积极性很高,师生关系也十分融洽,学员对课堂组织的评价较好。三是该教学方法不仅在班组长、专兼职培训教师培训中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油田基层领导班子管理创新能力培训、青年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班等培训班应用中,也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