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熹“德育为先”理念及其当代启示

2020-02-23 01:48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朱熹道德教育道德

王 萍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修德是本,为要修德,故去讲学”,[1]朱熹沿袭了儒家学者注重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指出书院教学的中心任务便是“修德”,整顿伦理道德秩序。所以朱熹从适应南宋社会整顿伦理纲常和规范社会秩序的实际需要出发,在继承和发扬前人德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创办学校、授课讲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学校教育之根本在于德育。

一、朱熹倡导学校教育“德育为先”

内忧外患,官学没落,科举腐化的社会现实是朱熹“德育为先”理念形成的背景条件,朱熹渴望通过重塑学校育人之基,扭转士无所学、道德沦丧的不正之风,重振儒家伦理纲常。他指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无违也。然后从而教之格物致知以尽其道,使知所以自身及家,自家及国而达之天下者,盖无二理。”[2]“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物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3]“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皆人所不能无者,但学者须要穷格得尽。事父母则当尽其孝,处兄弟则当尽其友。如此之类,须是要见得尽。”[4]20

总结朱熹“德育为先”理念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道德教育为培养圣贤之才提供了根本的德性保障和知识基础,所以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传道”“明道”的办学宗旨在道德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培养德育兼备、德艺兼修的醇儒。第二,求学的目的不是面向科举制度培养辞章训诂之才,而是以“明乎人伦”为道德根基,对学子进行孝悌、义节、诚信的人伦教育,使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为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明理修身磨炼形成高尚人格。第三,不仅要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的道德品质,还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落实,通过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传道济民、经世致用,这是朱熹“德育为先”理念的最终价值取向。因此,朱熹“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宗旨,指明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5]的问题。他承认个体修身进德、为圣成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认为通过“明理”“修身”而后“躬行”的道德教育能够使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朱熹“德育为先”理念的实施途径

纵观朱熹几十年创建书院、授书讲学的教育实践活动不难发现,朱熹重道德、重精神的“德育为先”理念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廉吏清官、孝子烈女、醇儒贤才,这对封建社会后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对个体的道德教化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礼仪活动、环境熏陶和道德实践来贯彻落实的。

(一) 课程设置

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朱熹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朱熹结合南宋社会重伦理纲常的现实状况,建立起了以儒家经典著作为基础,以史书典籍为补充的课程设置。为了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整顿科举制度选才无德的情况,朱熹以儒家经典作为书院课程的“入学之门”和“修德之本”。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不仅蕴含着修身养性的道理和齐家治国的智慧,也能够体现儒家积极入世、修身立德的道德追求,自然而然成为了学校培养个体德性的主要教材。其次,经史并学、以经导史是贯穿朱熹书院德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理念。朱熹将道德教育与封建政治紧密结合,把史学作为辅助课程,精选了《春秋》《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典籍作为学子们学理明义的课程内容。他注重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以正其身,在书院讲授的过程中经常将史实典故与时事政治相联系,以纵论古今,褒贬时政。总之,朱熹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和日常化,渗透到了学校课程设置中,有助于生徒领会明晓和积累道德知识,培养德明行修之才。

(二) 礼仪教育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传统德育的一贯主张,朱熹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行礼践礼的礼仪教化,倡导通过祭祀活动和习礼活动使生徒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伦理纲常的教化。如朱熹在创建竹林精舍期间不仅建造了孔子庙堂,还以颜氏、曾氏、孔氏、孟子配享,以周敦颐、二程、张载、李侗等人从祀,亲率领门人行释菜之礼以强化生徒尊师重道、标榜先贤的道德修养能力。“先生以坐中多年老,不敢居中位,再辞不获,诸生复请,遂就位,说为学之要。”[4]15朱熹在祭祀习礼过程中制礼严谨,行礼谦逊,其尊重礼仪规范,崇尚先贤哲人的亲身示范行为有着直观生动的感化作用,不仅能够增强生徒对于儒家伦理观念的认同感,也能够启发引导学子超脱功名利欲,追求圣贤人格。可见,礼仪教育其本身所蕴含的榜样示范、尊师重道的含义是所谓“格物致知以穷理”的重要教育过程,其所渗透的内省体察、立志克己的主体精神也是门人学徒“笃行践履以修身”的重要体现。

(三) 环境熏陶

朱熹深受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重视发挥外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学子德性培育的作用。据黄干《朱子行状》记载,朱熹在书院的选址上无一不是选择依山傍水、幽深清静的自然清雅之地,“每休沐辄一至,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退则相与徜徉泉石间,竟日乃返”。[6]朱熹在授课讲学的过程中真正将治学求道与修身养性结合在一起发挥了自然环境涵养心性、陶冶情操的作用,达到了深层次的德育效果。其次,朱熹十分注重书院的建筑布局与内部装饰,以朱熹主持修复的岳麓书院为例,书院以悬挂着朱熹所题“忠孝廉节”的讲堂为中心,以匾额、楹联、碑亭等辅助性建筑为点缀,将自然环境与人为建筑统一为整体,这些都凝聚了朱熹以德育人、涵养性情的人文关怀。此外,朱熹还通过开创会讲制度和导师制度渲染了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著名的会讲活动诸如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白鹿洞书院的义利之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德育的门户之见,冲击了官学教育“钓声名,取利禄”的不正之风,贯彻了“德行道艺之实”的学风精神。

(四) 道德实践

朱熹在对门人生徒进行人伦教育和修身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通过道德知识内化个体的德行修养,更注重的是通过道德实践外化个体道德行为的落实。“某此间讲学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某只是作得个引路的人,作个证明底,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4]22在朱熹看来,老师在促进学子德行发展的过程中所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穷理”固然重要,但“笃行”才是“穷理”的根本所在,道德实践就是让学子通过躬身践履的道德行为去领会事物之理。所以,朱熹经常采取游学式的德育方式带领学子们走出书本课堂,深入自然山川,游览名人古迹,体察民情世情,通过各种渠道洞悉社会百态,将道德知识真正地应用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以此贯彻“经世致用,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这种重视道德实践的实施途径充分体现了朱熹“行重知轻”“知行相须”的道德知行观,即掌握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的起点,而对于纲常伦理的道德实践才应该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和归宿。

三、朱熹“德育为先”理念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2019年国务院最新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7]高校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和可行性。朱熹“德育为先”理念受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和阶级观念的限制,最终还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以维护和巩固封建伦理纲常为己任,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德育为先”理念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对封建社会后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德育为先”理念中所体现的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核符合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启迪现代高校明确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选择,培育健全学生的理想人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朱熹将对生徒的道德教化提高到了关乎国家存亡的历史高度,在书院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个体的德性培养放在首位,充分展现了“德育首位”的价值取向。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借鉴朱熹“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摆在教育教学的优先位置,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立德”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挥实践,“树人”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树人”是“立德”的最终目标和实施路径。高校在“立德”的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追求,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职业教育实践的根本原则,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价值判断的道德准则,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8]其次,高校要以“树人”为落实方向,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努力培养德才兼备、情理兼修的新时代大学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道路和理论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二) 强化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

朱熹在践行“德育为先”的理念过程中,不仅注重利用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也重视发挥道德实践的作用促进道德行为的落实。这就为高校贯彻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提供了思路,即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一是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课程要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大学生喜闻乐见和实际关切的问题相接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9]同时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适当增加引导学生立志、慎独、自我调适和自我反思的内容,体现“思政课”的亲和性和针对性。二是高校要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了解世情党情民情,通过实践活动对既有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选择。高校大学生自身要有反思践行的意识,积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在实际践行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树立法治意识、涵养理性精神和强化公共参与。[10]

(三) 挖掘仪式活动的德育价值

朱熹在学校教育的过程注重挖掘祭祀习礼等礼仪教育中的隐性德育价值,其本人制礼问道的德行示范也对学生“尊其师信其道”的道德信仰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展现了仪式教化对学子们润物细无声式的道德影响。而反观当前高校开展仪式活动的现状,其中不免存在着商业性、娱乐性浓厚的问题,所以高校要重视挖掘礼仪活动中的育人本质。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仪式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渗透力,反映高校德育的内容和目标,弥补大学生课堂教学中所缺失的道德认同和道德追求。如高校可以通过规范礼仪章程,完善升国旗奏国歌,入党入团等仪式规范,增强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高校利用网络媒体、校报专栏等宣传渠道扩大校园仪式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运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高校教育者要发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主导作用,通过亲身示范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进而落实到个体道德行为的施行中去,这样高校仪式活动才不会流于表面、存于形式。

(四)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朱熹重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主张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个体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同化与鞭策,丰富个体的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长期以往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提高。所以为了挖掘校园环境中的德育元素,高校要注重对于学校内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创设。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创建优美静谧的校园环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的馆史雕塑等,展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独特气质,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的熏陶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以此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目的。除此之外,朱熹所营造的宽松自由、平等互助的人文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学子修身进德、治学问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高校要把“文以载道”的理念落实到人文环境的创设中,培育优良校风学风。高校可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优势,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以此营造催人向上、奋发求实的文化氛围,努力创建文明和谐、互动共享的人文环境。总之,高校要注意协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以潜在无形的力量发挥良好环境对道德的感化作用。

猜你喜欢
朱熹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子深衣”与朱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